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刑事诉讼中,如何贯彻落实综合治理的方针?这是公、检、法、司机关在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赵紫阳总理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加强和改革政法公安工作,实行综合治理,是实现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基础一环。”公安司法机关必须把综合治理工作很好地抓起来,尤其是在刑事诉讼中必须以综合治理的方针作指导,在各个诉讼阶段都要按照综合治理的要求,落实与综合治理有关的措施,才能真正完成刑事诉讼的任务。刑事诉讼中如何贯彻综合治理的方针?这是涉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和如何改革公安司法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多次指示我们,对十年内乱遗留下来的治安秩序不好,刑事犯罪突出的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方针。几年来,政法机关和有关部门,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为综合治理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实践证明,解决社会治安问题,采取综合治理的方针,是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实现社会治安根本好转的正确方针。对犯罪实行综合治理是积极治安的方针。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综合性反映。造成社会治安情况不好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因此,争取社会治安根本好转,必须运用社会力量实行全面治理。综合治理包括很多内容,有专政的,法律的,行政的,文化的,教育的各种手段。概括起来是两种手段,即  相似文献   

3.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都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与犯罪进行有效斗争的经验总结,两者在认识、性质和目标上是一致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继承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又要坚持和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质是一项教育人、挽救人、改造人的社会系统工程。一九九一年三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与治奉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监所检察工作是  相似文献   

5.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争取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必须全党动手,实行全面的综合治理。近几年来,由于综合治理方针的贯彻执行,城乡社会治安已明显好转。实践证明,中央确定的这一方针是十分正确的。实行综合治理不仅是变消极治安为积极治安,争取社会治安根本好转的正确途径,而且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我国政法工作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阶段的金融犯罪,在态势、成因上都与西方国家有着显著的区别。因此,不能照搬或片面学习西方国家治理金融犯罪的经验,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犯罪防治体系。笔者认为,应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综合治理是我国治理违法犯罪问题的战略措施和根本方针。所谓金融犯罪的综合治理,是指在党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动员政  相似文献   

7.
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是党中央于八十年代初总结历史经验后提出的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方针。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两个《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对政法机关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在过去十年里,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积极参加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必须明确认识,分清职责,采取积极措施,投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项庞大的社会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8.
<正>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下称综合治理)是我们搞好社会治安的总方针。几年来,综合治理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问题也不少。我们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综合治理方针的贯彻执行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综合治理工作还没有成为社会系统工程。综合治理的基本要求即它的法律化、系统化、科学化和社会化,是目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就此略陈浅见。一、综合治理的法律化这就是指国家立法机构通过法律的创制活动,把党和国家有关综合治理的方针、政  相似文献   

9.
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是实现社会风气、社会治安根本好转的正确方针。当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带动和促进了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一个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的大好形势已经出现。但是,有些同志把综合治理片面理解为只是预防犯罪和教育挽救失足者,因而怀疑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同综合治理方针是不是矛盾?今后还要不要实行综合治理呢?应当指出,前一时期对于严重的刑事犯罪活动打击不力,同这  相似文献   

10.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决策研究提高决策水平姜文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一总方针,其本身就是一项具有远见卓识、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决策。十多年来,在这一总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保...  相似文献   

11.
略论我国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三月二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全议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进一步明确认可,标志着这一方针在深化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回顾这一方针自1981年6月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发展到如今,恰好是十个春秋。十年来它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不断丰富、日臻完善,创造出许多生动活泼的新鲜经验,已逐步形成了与外国刑事政策截然不同的独特之点,强烈反映出其鲜明的中国特色。那么,当前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呢?  相似文献   

12.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相似文献   

13.
二十年前,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新途径的探索。 十年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践推向了新的阶段。 十年磨一剑,光辉照千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功探索和实践,折射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也折射出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前景。一 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新探索。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陷入了“经济发展,犯罪上…  相似文献   

14.
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的方针,是我们党总结过去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治安实践经验的一个新的发展和创造。全面地、正确地解理和贯彻综合治理方针,对于我国的长治久安,对于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都具有重大意义。综合治理的任务非常重大,不是单靠政法部门或哪一个部门所能承  相似文献   

15.
二○○○年,梧州市检察机关在自治区检察院、地方党委和上级综治委的领导下,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两个《决定》,紧紧围绕“公正执法、加强监督、依法办案、从严治检、服务大局”的检察工作方针,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始终把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运用检察职能,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狠抓各项综治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6):116-116
翟中东、孙霞在《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7期撰文《试评当代本土犯罪控制主张》认为,综合治理是我国控制犯罪的总方针。由于这一方针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实践中又有强有力的政治支持,有法律上的保障,所以,在我国犯罪控制理论中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我国当代的多数犯罪学教科书中,往往在详细介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发展、基本内容后,不再介绍其他犯罪对策理论。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从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历程看,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都与我们党从严治党、严格自律紧密联系。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讲话》精神,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纠风治本等措施,努力端正党风,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净化社会环境,特别要教育党员干部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思想上筑起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坝。  相似文献   

18.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当今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研究社会犯罪的理论和维护社会治安的对策,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则是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一种理论和对策,在我国经过将近十年的耕耘和实践,证明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方针和富有成数的经验。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践经验亟需  相似文献   

19.
提高认识通过检察职能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冯锦汶中央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了今后5至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现划,今年3月1日又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  相似文献   

20.
夏林 《政法学刊》2002,19(5):41-42
预防和治理警察腐败,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惩治警察腐败和警察职务犯罪,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政治任务,也将是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长久关注的热点。预防和治理警察腐败,必须采取全民动手、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方针,全面推行打防结合、内外兼治、综合治理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