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生活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宋池涛  寿伟林 《群众》2008,(2):63-64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生活,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给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对全面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近期,我们就江宁区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这一课题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总体上还处于比较贫乏的状态,影响了他们文化素质以及就业技能的持续提高,地方党委政府应当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面对农民工第二代已经生长在城市这一客观事实,社会政策改革的总体方向是让农民工二代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健康的心理,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让其具备在城市社会中向上流动的能力。同时,城市要向他们充分开放,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与发展的社会空间,鼓励他们通过正当途径去实现个人理想,在社会的阶梯上向上攀登。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在城市处在一个身份认同和自身定位的转型期,本文以W市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和心理融入三个层面来探讨青年与老一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差别,并且得出结论:两代农民工有着不同的社会认同感和生活期望值,导致他们不同的个人行为选择,他们的差异是多方面甚至是全方位的.相较于老一代,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的"嵌入"式和"失范"性程度更加突出,需要从理论层面和制度设计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郑康 《人民论坛》2013,(11):228-22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正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不足,借鉴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经验,探索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代模式,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存,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1].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这个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环境."十二五"期间,城市环境建设不仅关系到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人物档案 黄延信,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 对话背景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新型劳动大军的主体,成为城市新增人口的重要来源,他们生于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城市,却很难获得城市认同,他们想融入城市,只是城市还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小非 《人大建设》2014,(3):36-38
<正>与"啃老族"不同,"老啃族"属于被啃一族,为老所"啃"。他们多是出身农村但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抱着改变命运的梦想,迈进城市的大门。但由于制度的缺失,他们背着沉重的负担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犹如生活在一个漩涡中,他们追寻梦想的翅膀如此沉重……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出现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他们的人数估计接近一个亿.这些相比于父辈,受过更好的教育,视野更宽阔,更期望融入城市,成为"新城市人"的年轻一代,怀揣对于未来工作、生活的美好梦想,源源不断流入城市.他们的成长更多是依靠自身的辛苦打拼,而整个社会却获益匪浅.他们的出现,改善了人口素质,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由于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都高于父辈,因此他们也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9.
周晏如 《公民导刊》2012,(12):48-49
街道因为有了他们而干净,城市因为有了他们而整洁,虽然他们的工作又脏又累,但他们的心灵却很纯净。没有片瓦遮头,没有丰厚报酬,他们被称为"城市美容师",但对于这个光鲜的美誉,他们却更认可城市"清道夫"这个称呼。环卫工人,这个外表不起眼、起早又贪黑、作用无可取代的城市角色,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0.
飘在城市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一个新的移民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校扩招,农村大学生在整个大学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又由于他们在城市缺乏社会关系,所以毕业后在社会上不具有竞争力,他们已经成为城市一个新的移民群体.和传统的民工群体相比,他们具有很多新的特征,他们年轻、文化程度高,有留在城市的强烈愿望,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