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在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的定罪问题,在当前法学界抑或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主张定一罪;另一种则认为应定二罪,这种争论直接影响到是否正确地定罪量刑。因此,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贯彻“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加强同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重大刑事犯罪作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强奸犯罪是严重侵犯妇女人身权利,摧残妇女身心健康的犯罪行为,也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行为,是刑事犯罪中打击的重点对象之一。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强奸罪量刑幅度的最低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根据当前治安形势,贯彻依法从重精神,如无从轻减轻情节是不应判处三年以下徒刑的。但据某省部分地区对一九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刑罚目的之取向鲜铁可刑罚目的的取向,一直是世界各国刑法学界争论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从社会犯罪学和经济犯罪学等角度,对一般预防的实效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到底一般予防和特别予防何者为主,直接影响到刑事责任大小和量刑轻重的确定,因此,...  相似文献   

4.
抢劫犯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必须依法从严惩处。刑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犯抢劫罪情节一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抢劫罪情节严重的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在该条第二款中,“情节严重’和“致人重伤,死亡”属于后果加重,刑法规定了一个较重的量刑幅度。但对其中何  相似文献   

5.
自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斗争开展以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贯彻依法“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方针,对刑事犯罪分子给予了坚决有力的打击,已经取得了重大胜利,社会治安、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但是,斗争的发展还不平衡,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旺盛的斗志,再鼓足气,毫不松懈,乘胜前进,把这一场斗争进行到底。为了继续打好第一战役,积极准备第二战役,在总结前段审判工作的基础上,搞点专题调查研究,极为重要,已事不宜迟。 专题调查研究,应根据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如何坚定不移地贯彻依法“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方针,正确适用法律,提高办案质量,突出一个“准”字来进行。 急待研究的课题很多,如司法实践中碰到的一些应用法律的疑难问题,定罪量刑争议较大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如何更好地打击和预防严重刑事犯罪,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成为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对威海市在无期徒刑以上量刑的刑事案件进行了调研,并以严重刑事犯罪产生的原因为基点,对我市当前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7.
刑事司法公正的核心是量刑,其科学、正确的标准为是否公正,是否完美地体现了刑罚目的的要求,是否能有力地发挥刑罚的功能。本文提出了依法量刑原则是我们量刑的基本原则,报应与预防相统一原则和刑罚个别化原则是依法量刑原则的具体化。为了正确、科学量刑,必须树立正确的犯罪观、刑罚目的观,重视量刑偏差问题,采用正确的量刑模式和量刑方法,禁止重复评价,并应当借鉴外国立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量刑情节是案件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被告人刑罚的重要因素。运用量刑情节对基准刑进行调节并依法确定宣告刑,是量刑的重要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9.
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时,量刑的轻重是否一定要考虑形势,这是审判实践所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过去封建统治者提出了刑罚要“以时而定”,实行的是封建重刑;现在根据形势提出对现行重大的刑事犯罪分子实行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的方针,反映了封建重刑主义的刑罚思想。我认为,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似是而非的逻辑推理,必须澄清。近年来,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文章,围绕着适用刑罚和适应形势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被告人赵某故意杀人一案已经开庭审理,相对于对本案犯罪事实及性质认定的关注,量刑问题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显然要低得多,虽然相对于把量刑当成附带解决问题的时代有了很大的进步,[1]但仍与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不相符合。笔者认为,本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中对刑事犯罪的量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刑法中量刑原则的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学相 《法学评论》2005,23(1):87-92
我国刑法第 6 1条关于量刑原则的规定存在明显不足 ,一是未能体现量刑的特征 ,二是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作为量刑的原则必须同时具备专门性、指导性和一致性。由于罪刑相适应原则在理论上存在诸多缺陷 ,该原则不能作为量刑原则 ,所以我国刑法中的量刑原则应当是责刑相适应原则和依法量刑原则。  相似文献   

12.
刑罚,是刑法的两个基本范畴(即犯罪与刑罚)之一。刑罚的轻重,应当与刑事责任的大小成正比,应当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及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应当适应法定刑的幅度。我们注意到,在贪污贿赂案件中,存在着宣告刑“轻“这一普遍现象,宣告刑多为法定刑的下限。我们称之为贪污贿赂案件的“轻“量刑。本文拟通过分析侦查部门收集证据对量刑的影响,及研究量刑这一动态系统来摸索一条科学的量刑之路。关于量刑概念,在国内各种著作中表述不太一致。有的认为:“量刑是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分子依法裁量决定刑罚的活动。“有的认为:“量刑是人民法院在定罪的基础上。依法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  相似文献   

13.
对盗窃罪量刑时应掌握的量刑标准刘道朋盗窃犯罪在我国刑事犯罪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可达70─80%左右。盗窃犯罪活动不仅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经济生活,而且严重扰乱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工作和学习;不仅使国家的财产直接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而且也严重危害了我...  相似文献   

14.
AFEWPROBLEMSSHOULDBEPAIDATTENTIONTOINTHESTRUGGLEOF“SEVERESUPPRESSION”“严打”,是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简称。‘手打”的核心内容是依法“从重从快”惩治刑事犯罪。为此,1983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分子程序的决定》,分别为“从重”和“从快”制定了法律依据。此后12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对刑事犯罪进行了三年战役性的“严打”和之后的不断打击,实践已经充分显示了依法“从重从快”方针的正确性、必要性及其威力。但是,近些年来,在组…  相似文献   

15.
一、量刑的一般原则刑事案件中的量刑,就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依法判处适当刑罚的一种审判活动。量刑,是审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审判活动的完成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最近以来,政法公安部门和各级政府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坚决贯彻执行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爭,依法惩处了一批作恶多端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鼓舞了人心,震慑了罪犯,收到了扶正压邪的社会效果,社会治安、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司法改革进展的加快和人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刑事审判中的量刑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量刑问题历来就是刑法理论研究中的尖端课题。本文指出为了更科学、合理地量刑,更好地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坚持依法量刑,积极探索,以期早日实现量刑平衡与公正。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量刑程序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刑事立法对量刑程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反映了社会对定罪与量刑的态度差异。近年来的量刑程序改革富有成效,但有关量刑程序的认识、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歧也不少。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立足我国实际,应当从建立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保障被害人和社会力量依法参与量刑活动、完善量刑证据规则、建立量刑说理制度、完善量刑监督制度、建立庭前定罪量刑协商制度或者信息交换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量刑程序。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些地方人民法院,在学习、贯彻中共中央中发[1987]17号《全国政法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17号文件)时,对文件中阐述的关于“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必须继续执行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的方针”,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对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的方针,应做全面的理解,即对于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应当坚持依法从重从快予以打击,这是不能动摇的。但是,对于其中有依法从轻、减轻处罚条件的,亦应依法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这样,才能全面体现政策、  相似文献   

20.
量刑改革取得成效,新刑事诉讼法确认改革成果并发展完善了量刑程序。但是,量刑改革中检察职能作用过于被动,新刑事诉讼法关于量刑检察监督程序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亟待修订司法解释,建立、完善检察监督程序和相关配套机制。当前,检察机关需要在观念、制度和运作三个层面予以加强,保障法官量刑裁量权规范行使的前提下,努力推进量刑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确保各诉讼主体有效参与量刑程序,促使量刑的公开、公正和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