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庸之道是其中的经典之一,它以其深邃的大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滋润着绚丽多姿的华夏文化。然而,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这种思想曾一度遭到否定和批判,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它有了新的诠释与发展,并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今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学子们在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时,亦需要一种健康的思想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以促进他们全面而健康地发展。鉴此,学习中庸之道,择其善者而从之,对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管理“无定式”,组织在随着外界的环境发生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也需要改变。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孟的“中庸之道”,为组织管理走向更高的层次提供了丰富的管理思想,推行“中庸之道”将使组织管理达到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当下又重新说起并展开,这就是中庸之道和中国儒学。它是中国优秀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宝贵的思想来源。但从古至今,儒学和其核心中庸之道,也曾多次遭致批判和否定。  相似文献   

4.
“村改居”社区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社区,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形态。目前,我国“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总体较好,但也存在着社区文化形式单一、质量不高、参与意识淡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此,“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应该在加强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理念、加大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重视文化工作队伍建设、提升社区文化活动的可持续性和健全社区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等方面努力,使“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寓言故事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丰富而深奥的哲理.千百年来一直生动地发挥着巨大的讽刺劝诫批判力量。当我们以新课程理念的名义堂而皇之地进行教学时,可曾反思过:其实有时候在思想品德课中,却重复着这些“愚人”昨天的故事,我们的课堂教学竞与这些寓言故事中“愚人”行为有着惊人相似的一幕。  相似文献   

6.
杜勒强 《求实》2005,(Z1):57-58
长期以来,国外的学者和智库往往对中国社会的局势捉摸不透、分析不准以致乱作猜测,那是因为他们只观察到中国社会表面的现象,而没有认识到现象的背后存在着一双影响甚至是左右着它运转的无形之手--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7.
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它历史悠久,词汇丰富,声调优美,最富有表现力。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用它交流思想,协调地从事生产和斗争,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前进。“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和思想界的领导人物一贯地重视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并产生过许多善于使用语言的巨匠……毛泽东同志和鲁迅先生,是使用这种活泼、丰富、优美语言的模范。在他们的著作中,表现了我国现代语言的最熟练和最精确的用法,并给我们在语言方面许多重要的指示。我们应当学习毛泽东同志和鲁迅先生,继续发扬我国语言的光辉传统。”(《人民日报》1956年6月6日《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相似文献   

8.
刘海春  张力一翔 《求实》2023,(6):4-16+10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本质性的内在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文化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又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其“民为邦本”“调均贫富”“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西方现代化的难题,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更是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这与江泽民总书记在“三个代表”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当代中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它代表着我国文化的前进方向。思想文化是社会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思想文化先进、正确与否,不仅对…  相似文献   

10.
当前 ,我国社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高等教育必须审时度势 ,主动推进改革 ,积极促进发展。本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论述了高等教育发展对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推动先进文化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芳  鲁萌 《学习月刊》2010,(18):90-91
近年来,高等教育扩招速度加快,其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地高等教育机会,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以数量为特征的“大众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加强高校成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广开学路、广开才路、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目标,针对新时期的特点和成人大学生的特点,卓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关键。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高校成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弘扬井冈山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①弘扬井冈山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并不是孤立的和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的,两者互相映衬,烘托着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一、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凸现我国古代的优秀思想中,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人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等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重要一环 ,它担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文化、服务社会三大功能 ,已经成为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整个社会向现代化程度更高的阶段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研究也是在逐步深入的。尤其是在对发展的认识有了新的认识的今天 ,更应该对如何在高等教育事业中很好地树立科学发展观作系统的考察 ,以更好地指导高等教育。本文拟就高等教育中的发展观的问题作一梳理 ,以就教于方家。一、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得以确立的哲学基础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 ,树立一个科学的发展观是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沿着正…  相似文献   

15.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意义重大。一、它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指导思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中国人民的理想之源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中国先进文化之根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和宗旨观的源头也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首先,从世界观看,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我国传统文化里有着丰富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文化思想不断得以提升和发展。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的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道路。对新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历程进行回顾,对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思想进行梳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将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推动文化向更好、更快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特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必有着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中国文化伴随着世界文明及我国现代化的潮流,走向现代形态。它既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又吸吮西方文化的精华。 中国古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历时几千年,薪火相续,绵延不绝,其原因就在于它始终是个统一的文化。长期以来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思想上的“独尊儒术”、民族的融合、共同的语言文字等要素,促成了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就是这种统一性使中国在几次文化论战中,都能够守住自己的根,同时又能去同化外来文化。西方文化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崛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猛烈地冲击西方文化传统观念,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近代文化出现在西方世界,而曾一度代表着世界文明最高成就的中国文化在历史的重大转折中却落伍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传统文化发展成为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体,正在广泛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它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网络"趋利避害"地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已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国外的学者和智库往往对中国社会的局势捉摸不透、分析不准以致乱作猜测,那是因为他们只观察到中国社会表面的现象,而没有认识到现象的背后存在着一双影响甚至是左右着它运转的无形之手———中庸之道。一、中庸———华夏大地特殊社会结构的特殊产物与西方的“征服”的方式不同,中国的古代社会在国家的形式和扩张的过程中采用的却是“臣服”的方式。前者是胜方把败方的社会结构完全毁灭,把所存活下来的成员全部作为奴隶;后者则是胜方把败方的社会结构加以改造,派遣(或从败方物色)人员对所存活的人员进行统治,即“招降纳叛”或“以…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思潮的“在野性”问题,即社会思潮与代表国家意志的社会主流思想或主导文化之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当前,在社会思潮“在野性”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思潮之所以称之为社会思潮,就是因为它的主要思想和主张不能为社会主流思想或主导文化所接受,对社会主流思想或主导文化来说,社会思潮总处在“在野”的地位,并对社会主流思想或主导文化构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社会思潮与社会主流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