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强化监督意识提高监督力度黄普一、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的集中体现。任何一种缺少监督的权力,都是不完整的权力;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党领导人民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形式。其主要内容一个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相似文献   

2.
权力与腐败相伴而生,有权力就可能滋生腐败,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就必然走向腐败。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必须重在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要以权力制约监督权力,以民主制约监督权力,以法制制约监督权力,规范领导干部的权力运作行为。  相似文献   

3.
杨维立 《辽宁人大》2008,(11):20-21
我们知道,任何权力的行使都是有边界的,健康有序的权力运行离不开有效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发生懈怠、寻租、变异,手握监督、选举任免等权力的人大代表们也不例外。提请罢免是选民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这种监督就像人大代表对经其授权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样,既有必要性,更具正当性、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监督是一种普遍的权力现象,一切权力都需要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民主监督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监督,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监督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柱.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主监督的制度建设,目前已经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监督体系.民主监督制度在预防、惩治职务犯罪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监督效果不尽如人意,新世纪亟须完善我国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5.
试论监督的权力滞后于对权力的监督王际会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正如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有句名言: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因为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会遭到滥用、亵渎和侵犯,必然导致权力走向专制和腐败,这是非常严酷的现实。纵观历史发展进程,朝代更迭...  相似文献   

6.
翟立军 《人大建设》2012,(10):27-27
悍匪周克华被击毙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质疑他并没有死,有传言甚至说死者是长沙警方派往重庆的一名便衣民警。重庆和长沙警方不得不拿出证据进行辟谣。有媒体对此评价:过度质疑折射出民众对权力的不信任。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现代社会普遍认同的真理。而民众监督的原动力,正来自于这种对权力的不信任。  相似文献   

7.
<正>人大司法监督是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应有职责,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促使人民群众更好感受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当前人大司法监督一直仅仅定位于总体监督、原则性监督,工作力度和深度不够,监督效果不明显,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法律法规对人大司法监督权的具体落实缺乏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权力寻租是涉黑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没有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因此,有效的监督是预防涉黑职务犯罪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盛小伟 《群众》2006,(7):54-55
法国近代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爱滥用权力,直到有限制的地方为止,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建立权力制约机制,铲除因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而导致腐败的土壤,这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首次以法规的  相似文献   

10.
产生腐败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执掌国家权力的机关和人员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权力只有受到相应的制约,才能正常发挥作用。否则,必然导致权力运用中的越轨、滥用以至变质。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民主政治制度,强化监督机制,对保持党和政府的清正廉洁尤为重要。纵观我国目前监督体系,监督机制还显得不够健全,其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C主要表现在:1、自上而下的监督代替了平行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造成了监督环节的空裆和误区。现代政治学业已证明,监督指向实质上与权力指向相一致。任何一个健…  相似文献   

11.
再谈民主监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民主监督的几个前提和原则是 :以权制权 ;监督权与被监督权效力相当 ;监督权与被监督权适当分离 ;民主监督必须有监督动力。完善民主监督的对策是 :对民主监督在政治生活中有严格的恰如其分的期望值和评价标准。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 ,把有关民主监督方面的制度和措施贯彻到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民主监督运行机制需要规范。建立民主监督和其他监督形式的协调互动机制 ,发挥监督体系的整体功能。切实保护民主监督主体的利益 ,调动监督主体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人性善恶,官场是大染缸,任何人一旦进入,如果不能好好把持自己,手中权力不能受到有效的监督与制约,人性中恶的一面就会暴露。缺乏制约的权力终究会腐败,不论是民选还是“钦定”的官员,不论是中国的官员还是外国的官员,这一点已经是有目共睹。为了行贿收买,行贿者花样翻新、无孔不入,贪财的送钱,好色的送女人,盛宴豪赌、香车豪宅,无所不用其极,有的则专门走所谓“夫人路线”、“子女路线”、“情人路线”、“秘书路线”。不论采取何种路径和手段,最终都是为了达到以钱买权、弄权生钱的目的。政务不公开、财务不透明乃是当前反腐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检察机关对拘留、逮捕适用的检察监督是以制约机制为基础的,具体监督权分散于检察机关的有关部门.由于立法设计不足、配套措施欠缺,程序要求的多、实体处分权力少,导致检察监督措施不力、监督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检察监督的制度设计上,要坚持三项原则,做到四个结合.三项原则是:坚持宪法原则,体现宪法精神;以完善立法为先导,以制定配套规定为补充;以强化监督作主线,以可操作性规定作保障.四个结合是:监督与制约机制相结合;程序纠正与实体处分相结合;业务工作与监督工作相结合;强化监督与接受监督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宪法监督的主体机构、法律制度不健全,因此,要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应该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在人大之下设立宪法监督委员会,该机构拥有违宪审查权、宪法解释权、受理违宪诉讼权以及裁决国家机关的权限争议;完善宪法监督的法律制度,制定宪法修改法、宪法监督法、宪法解释法。此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提高全民的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15.
民主监督:以民制权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绝对的、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而要防止权力滥用,制止腐败现象的滋生,就要对权力进行制约.要完善我国现行权力制约机制,除了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加强以权力制约权力,即以权制权外,还必须加强人民群众对权力的制约,即以民制权.而民主监督就是以民制权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农飞 《桂海论丛》2006,22(4):47-49
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行政权责相脱节、行政权力利益化、行政运行高成本和行政权力监督虚泛化,是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在权力问题上的四种突出表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促进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规范工资福利制度,消除权力失范的经济根源;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管理,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加快行政法制建设进程,提高权力运行的法制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时聪 《桂海论丛》2003,19(1):75-77
西方文官队伍掌握着国家大部分权力 ,为了防止文官滥用权力 ,以权谋私 ,避免腐败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西方各国从法规建设、管理体制、任用考核、舆论监督等多方面进行制度设计 ,对权力实施全方位的监督和制约。我们需要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 ,加快并完善廉政立法工作 ,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制衡 ,严惩腐败分子 ,促进我国公务员队伍的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8.
依法执政亟需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元庆 《桂海论丛》2002,18(4):89-91
执政党依法执政 ,是实现依法治国关键。执政党依法执政亟需制度创新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执政党的领导权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要法制化 ;对执政党权力的监督要法制化 ;执政党的权力道德要法制化等  相似文献   

19.
2018年修改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将检察建议明确规定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方式,同时规定了相关单位应予配合,及时将采纳情况书面回复检察院,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检察建议“刚性”之提升。此外,《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对线索发现、调查核实、制发、监督落实的每一办案环节进行具体规定。实践中,检察建议仍会面临质量参差不齐、刚性不足、相关单位不配合难落实等窘境。检察建议制度的改革,应当把握事中监督、参与式监督、动态监督的大方向;办案方式上探索“案件化”工作模式,方能做到每一办案环节的规范高质,助推检察建议的刚性效力实现,切实发挥法律监督之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搜索引擎竞价排名进行规制的法律规范还比较混乱,既有直接针对性的,也有在适用上存在争论的,还有应该适用而实际上并不适用的。对搜索引擎竞价排名进行规制的法律规范规制的混乱和滞后,其深层原因在于我国对虚拟社会监管的种种不足,如:监管者对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足;全能型监管模式下非重点监管领域的应急性监管成为必然;监管者专业知识优势的弱化等。完善对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的法律规范规制,应该进一步明确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的资质要求;确认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与网络商业广告之间的关系;细化信息搜索服务商在提供竞价排名服务时应当承担的义务;确定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能否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