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既向社会提供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资料,同时又组织着社会主体人群,承担着确定基本社会关系、塑造主导社会精神的任务.因此,企业状况决定社会形态,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构建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2.
张宇 《世纪桥》2011,(13):31-32
现代西方哲学从现象学运动开始到哈贝马斯等,都十分注重对主体间性的生成,主体间的对话与互动等问题的研究,都有以理解或交往为定向的研究理论。从胡塞尔基于"我思"的交互主体性理论,中经海德格尔基于"此在"的共在理论,到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基于语言的语言理解游戏和社会交往行动理论,可以看到现代西方人文哲学已转入人的生活现实,进入了人的生存活动,语言对话与交往活动;转向主体层次上的对话-互动及人的沟通理性的研究。但是其理论前提是先验的、非本原性的,而且忽视了物质生产的实践性、本原性,整个理论构想具有相当浓厚的"方案"色彩。  相似文献   

3.
作为追问"是者"的主体,"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始终是探寻西方哲学的一条线索。马克思在扬弃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实现了"社会性"的转向,并得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结论。伴随着唯物史观的建立,马克思将社会关系追溯到历史的物质生产,提出人的本质在于物质生产这一观点。"物质生产"与"自由自觉的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并不冲突,而是着眼于现在—未来不同纬度对于人的本质的解释。可见,该理论的逻辑进程为感性的个人→一般的人→具体的个人,物质生产是根本立足点,自由自觉的劳动是应然的、历史的本质设定。  相似文献   

4.
作为追问"是者"的主体,"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始终是探寻西方哲学的一条线索。马克思在扬弃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实现了"社会性"的转向,并得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结论。伴随着唯物史观的建立,马克思将社会关系追溯到历史的物质生产,提出人的本质在于物质生产这一观点。"物质生产"与"自由自觉的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并不冲突,而是着眼于现在-未来不同纬度对于人的本质的解释。可见,该理论的逻辑进程为感性的个人→一般的人→具体的个人,物质生产是根本立足点,自由自觉的劳动是应然的、历史的本质设定。  相似文献   

5.
人际交往是与人类同时产生的社会活动,网络人际交往是网络时代人际交往的新方式。按心理学的解释,社会交往是指以姿势、语言、文字、艺术等各种象征符号为媒介,把信息、知识、情感、意义等精神内容加以传达,实现人与人的交往和互动的过程。网络人际交往指的是交往主体在互联网上发生互动并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6.
制度是人类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社会交往行为模式,它是一种规则和规范体系,它包括支配和约束人们社会交往行为的规则、规范,具体是指习俗、惯例、道德规范、法律制度、规定、规章、程序等。本文所谈的制度只是社会制度规范和规则,并不指涉社会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制度是信任的基础,制度的滞后性将造成新的信任危机,在合理范围内对制度的完善将能缓解信任危机。本文认为信任的交往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制度信任的终极目标是人的信任,人的相互信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稳定的社会秩序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社会权威主导形式历史演变的阶段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松玉 《理论学刊》2003,3(2):33-36
权威是人们对某一对象的服从关系。根据权威主体的不同 ,社会权威的主导形式可以分为自然力权威、人的权威、资本权威和制度权威四个阶段。它们分别代表着四个不同阶段上的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权威关系主导形式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类由不平等到平等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0,(5)
伍装、张薰华在1999年第5期《经济学家》撰文提出,在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价值判断,一种是终极性价值判断,一种是现世性价值判断。所谓终极性价值判断,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中,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安排对人存在的意义为标准的判别方法。它认为制度的变迁或替代是必然的。所谓现世性价值判断,是指以稀缺资源配置和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为核心,以“自然形成”的既定制度是永恒合理的作为标准的判别方法。它以理性和实用主义为基础。在经济学中不采用现世性价值判断,就不可能真正构建起经济学理论的大厦,但是经济学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形成世界交往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发展路径由提出阶段、丰富阶段、深化阶段共同构成,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础的后资本主义社会是其三大演变形态,分别体现了三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系统研究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指导社会交往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它必将对人的观念和精神状态产生重要的、直接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主体意识的全面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必须努力强化如下几种主体意识:独立自主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关键在于劳动的解放,劳动解放的目标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独立自主性的确立,这当然是以废除私有制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疑是劳动的解放,但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独立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劳动的解放是不彻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却有利于并且要求实现这种自主性。市场活动的主体之间不存在依附关系,每个商品经营者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生产经营什么和生产经营多少,都  相似文献   

1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认识的客体是进入人的活动领域同认识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物质世界,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在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中,主体的状况如何,对于处理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的人,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和其内在矛盾的作用,往往带有局限性,不能真正做到主体和客体的历史的、具体的统  相似文献   

12.
制度与制度创新制度是为调节人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而自发形成或人为设计的社会交往规则。一部人类史就是人自我创造、自我生成的生产生活过程。人要进行生产,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只有联合起来共同活动,才有人的生产和生活。这种关系,这种联合起来的共同活动或合作,即是人的社会性。然而,人们在相互交往共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彼此之间的社会地位不同,利益不同,价值理念和目标不同,在分工、资源稀缺等因素影响下,必然发生冲突;冲突有一种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倾向,倘若不加控制,就会瓦解对生产生活来说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马荣芳 《共产党人》2013,(20):30-32
社会关系网络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互动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关系脉络。它不仅是人们维持和发展生产的重要社会资本,而且具有社会安全和社会保障意义。造成旧的社会关系网络解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移民工程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迁移,生态移民将无法全部保留除家庭关系以外的其他初级社会关系,在多数情况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旧的社会组织方式的瓦解和初级社会关系网络的解体。因此,  相似文献   

14.
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不是脱离物质的精神实体,也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实体,而是处在由自己的实践活动造成的一定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中具体的现实的人。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早在100多年马克思对“需要”有过经典的论述。本文试对这个范畴作以思考以就教于专家。一、人的需要和…  相似文献   

15.
李晓元 《学习论坛》2008,24(11):27-3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和谐人思想以"社会关系人"论或"实践人"论为方法论基础,以"异化人"论为逻辑起点,从现实社会关系的维度,展现了人的真实本质和存在方式,特别是把和谐人的和谐本质与创新本质联系在一起,并认为和谐人是和谐社会的运行主体和价值依托.和谐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入学体系的价值核心,对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是当代人学理论的发展方向,是当代人特别是和谐社会关系中人的存在指向.  相似文献   

16.
刘智娴 《求实》2006,1(2):8-10
在马克思的解读史上,人们常常以劳动、实践或者社会关系的总和为人的本质下定义,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劳动、实践或社会关系的总和。实际上,马克思并没有追问人的本质是什么,而是通过实践概念来展现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和人的理想生存状态以求现实问题的解决,由此,马克思实现了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消解。  相似文献   

17.
制度作为一种调节主体活动与主体间关系的社会规范,是基于人的交往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最终为人服务的,因而制度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制度对人的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改善、自由个性的实现有重要意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发展也影响和制约制度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为制度发展提供主体条件和不竭动力。制度发展是手段,而人的发展才是目的。因此要促进人的发展,就要在制度建设和创新中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的标准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以及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鸿飞 《求实》2006,66(Z1):142-143
一、社会交往中的不确定与契约关系1.制度与社会交往中的不确定。制度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法律、习俗、道德都是制度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消除或降低社会交往中的不确定”(North,1990)。社会交往中何以存在不确定性呢?简而言之,世界本就是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备的“场域”,这是不确定性的表现;从人类的行为特征分析,又源于人的两种困境,一种是人的有限理性(知识困境),一种是人的投机本能(道德困境),因此本就不确定性的世界增加了人为原因。在Williamson(2002)看来,不确定主要在于缺乏信息沟通或人的理性有限;还有一种是“…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的构成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树青  周晓理 《求实》2007,34(6):32-35
人有物质和精神需要,人通过自身的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关系实现这两个基本需要,确立了构成社会结构的三个要素,这就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政治管理;从社会系统学的角度,对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政治管理这三个要素的内涵作新的界定,为进一步深化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国企改革中应加强企业文化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要走出困境,离不开文化力的支撑。加强企业文化的培育是国有企业改革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它是由核心层的企业精神、中间层的企业作风、外围层的企业形象这三个不同层次的部分组成的。它是支配企业及其职工在从事生产和经营中,在自然求索和社会交往中所持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它能在企业造就一种追求科学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交融的企业境界。因此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