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行使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行使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在行使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民族自治地方公民的自治权意识淡簿 首先,民族自治地方的公民,甚至是领导干部对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所在地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知之甚少,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相关自治法规的内容。其次,很多干  相似文献   

2.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是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经济与社会各项自治权的基础和框架下,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地管理和发展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一项法定的权利。对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的研究,实质上就是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规律和途径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也是一项新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地方民族立法工作。截至1986年底,全国137个民族自治地方中,已有吉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省的8个自治州、3个自治县颁布了自治条例。其他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也正在积极慎重地起草和制定。一些民族自治地方在学习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起草、制定自治条例的过程中,对自治条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它的概念、特征、内容和立法原则等,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参加地方民族立法工作实践的体会,对上述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与法学界和从事民族工作的同志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一部很好的法律,从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上来说,贯彻实施这部仅次于宪法的基本法,是有切实保障的.首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委会有权,也有责任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进行监督;其次是国务院和有关地方国家机关有责任保证它的实施;第三是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全面贯彻实施这个法  相似文献   

5.
<正>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专章27个条款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它是这个法的主要组成部分。自治机关的自治权问题,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因为有了这个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才是真正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的规定,保障了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地方经济和文化教育等事业的权利,保障了自治地方各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这对于巩固和发展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和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对于自治机关自治权的归属问题,在一些从事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依法治国的高度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依法治理必须首先落实自治法,而实施自治法就必须首先建立完备的民族法规体系,其中包括修改完善自治法,从中央到地方尽快出台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与此相适应,要努力转变各种旧的观念。另外,实施自治法必须突出重点,这就是用活用够自治权,努力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结合搞好扶贫工作和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7.
李瓅 《法制与社会》2011,(8):183-184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它以基本法的形式把党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是一部仅次于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实旋以来,在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将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提出几点建议,以使《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更好的发挥其法律效用,促进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民族经济法律,主要是指以宪法为依据,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为基础的适用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法规及其变通条例和补充规定。具体地讲,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宪法》对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文化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9.
宋才发 《河北法学》2012,(12):17-25
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使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法制化,是中国民族法学体系的理论基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强大的政治功能,鲜明的中国特色和自己的基本经验。民族自治立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制度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法律与民族政策的集中体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权力配置大于一般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配置。  相似文献   

10.
1984年5月31日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润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至今已整整走过10年里程。1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激发我国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我国已进入全面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时期里,如何客观、系统地总结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发展,更积极地贯…  相似文献   

11.
1984年5月31日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同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至今已整整走过10年历程。1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激发我国各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我国已进入全面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时间里,如句客观、系统总结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发展,更好地贯…  相似文献   

12.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自治权是自治权力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立法自治权是否充分行使是检验自治权落实情况的重要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五大自治区之一,自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以来,广西各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根据自治地方自身特点,颁布实施了20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一批有关民族问题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为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广西的民族立法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广西民族立法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民族区域自治法与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区域自治法与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进步●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谷千一、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前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状况新中国建立以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一部分处于封建地主所有制、封建领主制和奴隶制的社会发展阶段,一部分甚至还残存有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  相似文献   

14.
<正> 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我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我国的基本法之一,它的基本任务是: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区域自治权利;正确处理国家统一和民族区域自治、上级国家机关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加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实现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服务。认真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于加强我国的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年多来,广西在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要求,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老少边山穷地区的扶贫工作、发展民族文化教育等方面,都采取了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目的是研究当前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我国民族自治制度在法制层面有三点不足: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社会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监督机制不健全。在此主要对民族自治法制建设作一定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自治权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才发 《法学家》2005,(2):73-79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自治权,是法律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种民族立法自治权.它是由法律法规确认、保障和制约的权利,是民族本身固有的权利,也是宪法和法律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化.民族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赋予的权限,自主地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变通法律或者补充法律.对于上级国家机关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法律还赋予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的自治权.  相似文献   

17.
民族自治地方的审判工作与内地的审判工作相比,既有相同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点.有的地方往往忽视或不完全了解民族自治地方审判工作特点,执法情况不尽如意,甚至引发过少数民族群体示威事件.另外,民族自治地方法院的上级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死刑复核、民事二审、再审等案件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民族自治地方审判工作特点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民族自治地方组织公安部队权是《宪法》第120条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4条所列举的重要自治权类型,其历史可追溯至战争时期的少数民族武装。但在目前的立法、研究和制度实践中,该权利却被忽视。本质上,民族自治地方公安部队属于公安部队的特殊类型,而非学界通说认为的武警序列,其对于民族地区公安执法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亦具有天然的应对优势。在我国当前边疆民族地区暴力恐怖事件频发的情况下,应明确组建这类公安部队的功能目的、参照体制、法定程序和制度路径,切实激活相关条款,使之在新时期民族自治地方公安执法工作中发挥应有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宪法与民族区域自治法中规定的自治权是我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在民族地区建设中,贯彻落实自治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由于改革开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自治权在行使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虽然民族区域自治法经过多次修改,但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制定完善。本文具体讨论了自治权的一般理论以及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自治机关在行使自治权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现有少数民族人口293.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排第9位,有6个自治县、3个民族县,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110.9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民族自治地方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2007年,《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颁布实施。若干规定的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