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中村改造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中村改造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巨大的利益关系,而且大规模的改造过程可能对城市房地产市场和居住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对深圳市城中村形成的历史、现状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对改造时出现的法律缺位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建议,对市法院审理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部分民商事案件,提出了整体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2.
2009年底,广州市政府启动了大规模城中村改造,这种“运动式”改造,是在政府与市场合力推动下“改”起来的。以自发流动人口聚居区与非正式经济立足的城中村,区域空间形态与其非正式经济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以空间形态为核心的改造,可能使原有非正式经济体系发生急剧转型或撤退,并给流动人口城市居住及生活以致命影响。由于城中村非正式经济拥有细分市场下的特定指向性,是城市弱势群体的基本经济方式,应拥有现背景下合理性生存空间。结合原有社区基础,引入更具有弹性与社会效益视野的城市更新理念,逐步实现城市改造,并为非正式经济留下必要生存发展条件,会更有利城市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产物且具有普遍性,并与现代城市文明形成强烈反差。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城中村”综合改造已成为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日渐紧迫的艰巨任务,并直接影响到中部崛起的进程。中部地区“城中村”综合改造有着一些共同的历史背景和相似的社会条件,也面临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和矛盾。加快“城中村”综合改造意义深远,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袁春芗  郑林 《前沿》2008,(6):143-145
对城中村改遣问题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化,已经从最初的规划层面、空间层面转向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城中村的改造是一种政府行为,但也有其理论的基础。本文试图从理论的层面探讨城中村,对在城中村的形成、改遣及改遣中出现的问题所用到的理论方法进行认识和归纳,以便能更好地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5.
任飞 《前沿》2009,(13):154-156
"城中村"是在特有的土地所有制和文化背景下,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问题。"城中村"形成原因复杂,其成员社会结构多层,存在社会问题诸多。如何加快"城中村"改造,已成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朱世权 《今日浙江》2009,(22):17-18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建设必须攻克的最后堡垒。是高标准、高品质、全方位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改造的福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问题在国内许多大中城市中普遍存在,深圳市福田区根据辖区内城中村的具体特点,采取四种方式改造城中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郭霞  胡小保 《协商论坛》2010,(11):36-36
10月15日上午,襄城县政协主席吴习敏带领政防常委视察“城中村”改造工作。视察中,委员们就当前“城中村”改造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吴习敏指出:要创新体制机制,以村为主体,区块为单位,  相似文献   

9.
《协商论坛》2014,(5):33-33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我省“城中村”改造取得了很大成绩,提升了城市档次,改变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居民收入,增加了税收,拉动了就业,盘活了土地……但在改造过程中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征收拆迁难度大、开发周期长等问题,如何把“城中村”改造这篇文章做好,省政协委员周戈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改造的杭州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露 《政策瞭望》2010,(3):43-45
所谓城中村,从狭义上讲,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讲,是指在城市高  相似文献   

11.
在"城中村"租房者近一半是毕业大学生,这一现象有着广泛的社会背景.本文基于郑州市10个"城中村"471份问卷的调查,分析了在"城中村"租住的毕业大学生群体的特征,认为:租住"城中村"的毕业大学生在工作、居住环境、收入和消费、人际交往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现实困难,这些困难正在转化为他们内心的不满情绪.  相似文献   

12.
透视"城中村"--我研究"村落终结"的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培林 《思想战线》2004,30(1):21-26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现象,村落终结具有与农民终结不同的特殊机制。[1]村落终结不仅仅是非农化和工业化的问题,甚至也不是变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问题,而是最终要伴随产权的重新界定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在村落研究方法方面,传统村落研究中使用"文本概括法"和"文学概括法"来处理个案调查的访谈资料,当代学者试图提炼出某种村落研究的理想类型或象限图式,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局限性。因此,需要另辟蹊径,建立一种关于中国村落终结的具有普遍解释力和更广泛对话能力的理想类型。  相似文献   

13.
解决“城中村”的土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城中村"的定义入手,分析"城中村"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城中村"的土地利用及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城中村"土地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中村"城市化:问题困境中的悖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中村”问题是我国各地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现实“瓶颈”,而以集体资产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内容的股份公司制改革被认为是当前解决“城中村”问题的良方。然而,由于“城中村”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整体制度环境的不完善,这种制度选择,尚不足以完成“城中村”城市化的使命,其改革的路径仍需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关照。  相似文献   

15.
“城中村”住房问题亟待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中都很常见,并由于其居住拥挤、环境恶劣、治安混乱等问题受到普遍诟病,被视为城市的"伤疤".但是,政府对于是否清除这些"伤疤"一直是比较踌躇的,这是因为"城中村"为城市产业发展容纳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大规模拆除"城中村"势必会减少低技能劳动力的供给并增加劳动力成本.  相似文献   

16.
国有银行的产权改革问题已经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一个统一的意见是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股部分甚至全部退出,让商业银行以纯“商业”的方式运作以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则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在现阶段国家退出国有银行的步伐应放缓,保持对国有银行的控股地位,国有银行在某种程度上也应继续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中“空心村”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勇 《桂海论丛》2006,22(4):19-21
当前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已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建设失去了主力军,产生了“空心村”问题,这是新农村建设必须正视的矛盾。破解这个问题,寻求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童列春 《理论月刊》2001,(11):85-87
企业产权的有效性是指产权的归属便于企业在市场中支配和运用,实现资产的增值。在法律上明确产权归属仍然不够,应该考虑在市场中如何运行、如何推动其利益的实现。产权归属是否有效的评判标准是能否便于实现营利目的,其中关键问题是所有权对经营权能否有效监控。企业的性质、组织形式及企业与市场的互动关系是产权是否有效的决定因素。立法上要求以社会利益为中心,加强私人财产的法律保护,注重市场空间和形式与企业产权形式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9.
吴建东  郭潘 《中国发展》2012,12(4):12-17
该文介绍了琼山区近年来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按照“以海榆东线为轴,建设百里‘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繁荣、生态文化丰富、乡村旅游发展’的文明生态村长廊”的思路,坚持“四个结合、四个为主”的工作方法,全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现状。该文指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文明生态村机制建设与农村形势发展不相适应、文明生态村存在巩固提高和后续管理问题、“农家乐”乡村游缺乏引导和支持等方面的问题。为此,该文从政府和村民两个角度给出四点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民主进程的推进和人权保障力度的加强,沉默权已成为法学界、法律界和普通民众关注的话题,但直言"你有权保持沉默"却过于超前和草率,混淆了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界限.沉默权作为一项诉讼权利应当以刑事诉讼法的确认为底线;沉默权的实现有待于刑事诉讼法的确认和相关规则制度的合理设计.合理地设计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是我们现阶段的研究目标;"有权保持沉默"是在将来,而不是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