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邓子恢关于解放农民、让利农民、调动农民、教育农民的 农民观,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郭云 《新长征》2000,(1):13-14
我国是一个农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业大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是一个牵动全局的战略问题,也是我们党制定农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农村实行改革,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下放给农民,实现了“生产者有其权”,使农民摆脱了极“左”路线的束缚,又一次获得了伟大解放。这次解放不但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丰富了农民的生活内涵,开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一、从盲目拔高生产关系到大力发展生产力──解放农民的理论基础 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并且各个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 ,中国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历史性奋战已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 ,大批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的非农化转移 ,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然而 ,当前农民非农化的历史进程还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和障碍 ,而认识上的巨大障碍则是源远流长的传统农业文明积淀下来的乡土意识。不突破乡土意识这道陈旧观念的封锁线 ,就会大大阻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因此 ,变革农民的乡土意识 ,已成为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大课题。乡土意识是指农民对于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和乡村生活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强烈依恋心理。以农为生、以乡…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逐步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把握农民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性,采取与农民特点相一致方法手段,抓住解放农民的任务与马克思主义本质相一致的特性,在农民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5.
彭建伟 《广东党史》2016,(11):44-49
彭湃是我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农民运动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开创性地提出很多具有前瞻性的革命思想,并付诸于实践。本文从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根本问题、农民武装问题、农民政权建设问题、土地革命问题、工农武装割据等方面阐述彭湃的前瞻思想,有助于探求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中国农民运动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农民生态意识在我国的生态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文章着重从生态伦理、哲学和宪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民生态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有效途径。这对中国当前的环境现实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把农民解放和农业发展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民主革命时期,是领导农民群众进行反对和废除封建主义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新中国建立以后,是在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领导亿万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通过对合作制经济制度的完善与改革,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一直到现在,这场变革还在深入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把农民解放和农业发展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民主革命时期,是领导农民群众进行反对和废除封建主义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  相似文献   

9.
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优先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成 《求实》2005,(11):92-94
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从根本上讲,取决于7.57亿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在抓好农村"普九"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民、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让更多农民更快、更好地走出土地、走出农业、走出农村,让更多农民在观念上得以转变,在知识上得以提高,在技能上得以加强,从而推动"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农民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民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根本的实践问题;农民群众具有丰富的首创精神;农民的积极性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重视农民物质利益;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加强对农民的教育。邓小平农民思想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深刻而重要的启示,这就是: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必须创新制度机制,激发农民群众的活力;必须优先发展农村生产力;必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1.
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中共早期领导人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没有认识到农民的重要地位.没能团结无产阶级的最忠实可靠的同盟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党继续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开辟了广阔前景。新时期重温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邓小平江泽民都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研究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调动农民积极性、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等问题,从而解决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难题。这些体现我们党的宗旨、符合我国国情而又十分管用的指导原则,对于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左派代表人物邓演达在中国革命处逆境中奋进的关头深入了解农村情况,了解农民疾苦和要求,从中国革命战略高度认识农民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农民问题的主张,这些关于解决农民问题的主要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左派代表人物邓演达在中国革命处逆境中奋进的关头深入了解农村情况,了解农民疾苦和要求,从中国革命战略高度认识农民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农民问题的主张,这些关于解决农民问题的主要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谭德宇 《学习论坛》2006,22(12):64-67
没有正确的农民观,中国的农民问题就解决不好。而能否成功解决这一问题,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农民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农民观中国化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结晶,对于科学地指导中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民市民化必须突破五大障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 ,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农民市民化仍面临重重障碍 ,主要有认识障碍、政策障碍、制度障碍、信息障碍和农民的素质障碍。只有全面推进改革 ,努力突破上述五大障碍 ,才能让我国大部分农民最少痛苦地、平稳而又较快地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7.
《发展论坛》2000,(5):37-38
近年来,沂水县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加快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针对山区农村影响市场农业发展的思想障碍,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与农民切身利益最密切的问题入手,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把农民群众作为思想教育的主体,把组织群众走出“山门”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作为重要教育形式,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在全县开展了“万民思想大解放”活动,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农民的心坎上,把党委、政府的决策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  相似文献   

18.
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而教育农民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革命年代,党在教育农民改造农民思想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尊重利益是基本原则;组织起来是主要手段;围绕中心是重要指针;灌输改造是根本方法.总结和借鉴党教育改造农民思想的历史经验,对搞好当前的农民思想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与中国农民非农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非农化是农民从第一产业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并且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待遇,具有和城镇居民相呼应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对中国农民的非农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领导中国改革开放为中国农民实现非农化找到动力;他大力倡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国农民非农化提供物质基础、营造社会环境;在实践中农民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实现非农化。  相似文献   

20.
罗其芳 《党史文苑》2004,4(2):35-37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得到正确解决,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认识到中国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认为解决中国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成败的关键,农民是中国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基本和决定因素,并将解决中国农民问题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开展农民运动,制定土地革命路线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