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性质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本质特征是大社会主义学,从发展趋势看,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主义内容越来越突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苏联为什么会失败?“新”“老”社会主义的区别何在?“新”社会主义是否就有前途?在俄罗斯的社会民主主义流派中发生了什么?左翼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遗产持何态度?社会主义思想的批评者和反对者错在哪?为了回答社会主义理论和历史的这些迫切问题,著名政治学家、政论家鲍里斯·斯拉温教授撰写了<社会主义和俄罗斯>一书。 该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社会主义的性质,第二章:社会民主主义流派;第三章:从左的角度分现实的俄罗斯。第四章:俄罗斯和人类未来。第五章: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应当继承和屏弃的是么;第六章:思想的砧污(争沦性文章)。 斯拉温认为,在只有一种社会主义模式,而这种模式几十年后又遭到失败的国家里谈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又不能不谈、因为必须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消极后果。在作者看来:(1)社会主义的一种国家模式在历史中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具有国际性质的思想会消失;(2)现实社会主义的其他模式仍然存在并得以发展:(3)人类的厉史没有终结,实现社会主义思想的许多新的形式和模式会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作为"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其建设所遵循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是破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然而现实的社会主义更多的是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合力作用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前"的社会主义,两者有必然联系又有关键区别;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实践进程中出现的挫折与失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经典社会主义的三大特征来指导现实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厘清了两种社会主义建设路径的异同,开创了一条建设现实社会主义的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路径解读对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9年,全世界目睹了苏联和东欧现实社会主义的崩溃.我的文章在于分析和解读这一历史事件.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现实社会主义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的衰落 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尽管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居于统治地位,但经济自由主义遭遇失败已是不容置疑的现实,而社会主义又似乎逐渐占据上风,无论在政治层面还是学术层面,社会主义的发展似乎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 在大萧条时期,正是经济自由主义将世界经济带入灾难.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体系的核心遭遇了最强震.但是这种灾...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论断与现实生活相距遥远,不应被用来裁定现实;应当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代西方国家的现实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大不相同,它们在经济上实行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政治上实行民主宪政;因为历史发展的不可测性,对于资本主义之后的社会形态,不可能作出准确预见;作为制度的社会主义没有统一的模式,没有必要在社会主义的定义上作无谓的论证。民主社会主义与我们所称的科学社会主义本是同根同源,都信奉马克思主义,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从社会党国际的政治实践看,它们历来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左翼政治力量,以劳动者、社会的中下层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和依靠力量。民主社会主义不失为坚持社会主义的一条道路,一种明智的选择,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论"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概念策略突出地表现在:它全面质疑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并消解其主体承担者的本体论规定,同时它又坚定地捍卫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力图以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念来延续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批判精神.在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社会主义事业不再是由普遍主体宰制的特定的阶级政治,而是以等同逻辑为链条的对抗性民主话语的不断阐发与建构.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的人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出发,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历史的产物,是具体的、现实的人。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真正地认识人,从而实现人类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因此,社会主义的人本主义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人本主义,是一种原则和方法,也就是在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充分地重视人,发挥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是当代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有深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长期的革命实践经验。他站在时代的高度,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对七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社会主义事业的暂时受挫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的失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思潮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有所复兴,古巴社会主义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顽强的生命力和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也是我们研究一切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我们要从共性与个性、现象与本质、对立与统一、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研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始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流派,二战后欧洲民主社会主义与苏东"现实社会主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这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民主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关系;民主社会主义在苏东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中的影响;民主社会主义与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关系;民主社会主义对苏东剧变的...  相似文献   

13.
百年革命和建设历史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走向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解放,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并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与此同时,现实社会主义实践因国际和国内的特定历史环境而面临重重考验,其中包括如何处理几个方面的重要关系: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经济建设与理想信念的关系;改革创新与弘扬传统的关系;国际接轨与坚持自己的关系;社会主义与民族传统的关系;个人权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党和政府的无私性质与党员干部的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4.
西方马克思主义以现代西方某些唯心主义哲学"补充"和"改造"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性的"复归"和人的自由解放,社会主义变革的途径只能是主观革命,无产阶级不能继续担当革命的主体。它反对暴力斗争,主张利用资产阶级政权所承认的合法手段,始终认为社会主义应采取"工人(厂)委员会"的模式。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宣扬抽象的人性论,提出乌托邦的社会主义道路和以文化意识革命为中心的变革战略,忽视政治经济的因素,抛弃现实的斗争和政权的建立,最终使它走向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实施好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从事社会主义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各自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推动国内理论界认真研讨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和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现实问题,2006年9月25—26日,中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理念,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理想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现实的社会主义是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而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凝缩着一个较大的历史跨度,其中必然包含着前资...  相似文献   

17.
单向度的视角不能解释世界范围内复杂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问题。如果说,20世纪现实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率先出现是世界社会主义在“多维”空间进行的历史表现,那么,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在“多维”空间进行的现实表现则更加突出。这既与马克思主义“一元多线”的历史观相暗合,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题中应有之意,具有合规律性特征。世界社会主义在“多维”空间进行必将进一步发展出社会主义的新形态。这将从思想观念上克服过去那种曾一度出现的“惟我独尊”、“惟我独革”的不良状况,在世界社会主义不利的情势下形成社会主义的整体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指针,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产生了教条式的理解,并一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消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进一步澄清和梳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有关论述,对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表明列宁改变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和途径,并非表明列宁改变了社会主义观。列宁的社会主义观中存在理想与现实的交织。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如果不能科学地把握传统的社会主义观与新社会主义观,就会导致在发展的旗帜下牺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新型社会主义(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自动化、机器人化的发展,结构性失业将是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社会主义运动也正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同教条主义做斗争,同时必须革新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已经不能反应现实的基本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