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人》2006,(17):42-45
近日,我们深入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吴忠市的青铜峡市和银川市的灵武市部分乡村就基层干部和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进行了专题调研。农民群众热切期盼新农村建设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南部山区虽然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但这里的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对中央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必须引起注意,否则,不仅会背离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衷,而且会使“三农”工作重新陷入被动。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农业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在每个省份确立一个新农村建设联系县,每个联系县确立一个示范村和两个联系村,还在一些垦区确立示范场和联系场,帮助这些地方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指导各地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大力推进“一村一品”,探索主导产业强村富民的有效途径,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新农村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一些初步体会。主要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全部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  相似文献   

4.
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激发起广大农民建设家园的热情。近几年,全国各地涌现出—批特色鲜明的新农村样板,展示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在农村的这场深刻变革中,缺少新思路、新办法,甚至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吕东升同志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我省实际,回答了如何破解新农村建设的四大难题,针对性强,颇有启发意义,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5.
浅谈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中央和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要么夸大,要么缩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走进了一些误区,导致一些地方是非不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严重违背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初衷。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澄清一些错误的认识,重申一下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包办论。从有关调查资料中显示,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由政府包办一切。在他们看来,政策需要政府制定,规划需要政府设计,落实需要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6.
最近跑了一些地方,感觉新农村建设自启动以来,暴露出不少问题。用基层干部群众的话说:“雷声大、雨点小”;用学者专家的话说:“中央热、地方冷、两眼望上”。  相似文献   

7.
报刊博览     
《新长征》2006,(2)
建设新农村不能靠运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真正实现目标并非轻而易举。令人担心的是,中央精神才出来,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运动已经如火如荼。一夜之间,"新农村"之花仿佛已经开遍大江南北。一些地方热衷于"村容整洁";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向农民散发修盖小别墅的范本,似乎只要农村的旧房子都变成两层小楼,新农村建设也就大功告成了。这明显是对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精神的一种曲解,实质是将农村和农业经济的深层次改造当成了一场简单化的运动来对待。不错,多盖点房子、多修几条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急功近利,二是形式主义,三是简单类比.这些问题集中起来反映出我们一些地方在对新农村建设任务的认识上存在重大误区,对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缺乏正确认识.因此,必须针对出现的偏差进行调适,使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促进农村生产力新的解放和发展上.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真正实现目标并非轻而易举。令人担心的是,中央精神才出来,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运动已经如火如荼。一夜之间,“新农村”之花仿佛已经开遍大江南北。一些地方热衷于“村容整洁”;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向农民散发修盖小别墅的范本,似乎只要农村的旧房子都变成两层小楼,新农村建设也就大功告成了。这明显是对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精神的一种曲解,实质是将农村和农业经济的深层次改造当成了一场简单化的运动来对待。  相似文献   

10.
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的认识。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主题,就是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06,(4):34-36
最近.我们深入到哈尔滨、绥化、大庆地区及其所属县市就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调研,并对其它10个地市及部分县、乡、村进行委托调查,就搞好全省新农村建设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的新农村建设精神刚下来,各地都在积极行动.而最近笔者从媒体等渠道获悉了一些令人堪忧的信息:如有的省迅速召开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座谈会,对农村房屋、自来水、水冲厕、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提出了标准建设的模式,并要求一步到位;有的地方领导亲自办样板,确定什么"五化"、"十化"的模式;还有的地方干脆向农民散发修盖小别墅的范本,似乎只要农村的旧房子都变成两层小楼,新农村建设也就大功告成了.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我们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到我省一些市、县进行了专题调研,了解了许多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形成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具体组织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职责。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实现村级有效治理,是进一步激活农民群众和村级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的迫切要求。为谋划和推进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村级组织建设,绍兴市委组织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找准问题,理清思路,并提出对策措施。一、村级组织推进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扎实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我市村级组织建设水平得到了有力提升,但我们通过调研也清醒地看到,一些村级组织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自中央确立新农村建设战略以来,西宁市委、市政府通过全面调研,科学地制定了西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13个村1个镇的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明确提出了建设“家富、村美、民乐、人和”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过程中,特别是深入学习市委书记张高丽同志在市第几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部署要求后.蓟县县委对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反复思考研究,并从县委主要领导做起,县级领导分头到农村基层开展专项调研,深刻感到,要把新农村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关键是要从创新机制入手,把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要求进行深化量化,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一些人包括不少直接服务农民的基层干部,还有一些模糊认识。似乎觉得新农村建设,自然是政府唱戏,农民听戏,因此,有时单纯地热望于来自上面的好政策和好项目、有形的投入和扶持,而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惠农政策,是农村深化改革的强有力的助推器,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最应该是广大农民群众自己。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和具体。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党就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其后,在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中也多次提到要建设新农村。…  相似文献   

19.
当前,各地新农村建设热情高涨,探索出许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建设模式,涌现出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但半月谈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出现了一些偏差,如过于偏重村容村貌等短、平、快项目建设,个别地方  相似文献   

20.
<正>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近10年,但有些地方还是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化为新村庄建设,"钱多盖房子,钱少刷房子,没钱立牌子"。因此,有必要再讨论一下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庄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如果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化为新村庄建设,就会导致人力、财力和物力过多地用在村容村貌的美化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工作。有些地方不顾现实情况、不分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