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但也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双重挑战。在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依旧的双重压力下,探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是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2009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报显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领域有:公共财政(第1位)、就业(第2位)、经济内需(第2位)、国际贸易(第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得到了迅速扩大,所有这些使得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特别是引起了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度关注。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正在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同时也在深深地影响着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4.
步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成为了世界公认的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加强。国际社会愈来愈加期待聆听中国声音,看到中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中国外交"朋友圈"越来越大,绝非一日之功,守原则和平共处,促改革壮大经济,扬文化重塑形象,惠世界引领合作,内外兼修,以德服人,这正是中国外交"朋友圈"越来越大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GDP总量排名只具符号意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去年的GDP总量以国际汇率计算,为5.75万亿美元,非常接近于具有指标意义的6万亿美元大关,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国际舆论界认为,今后,中国的追赶目标将是雄居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之位长达116年之久的美国。不过,在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对国际经济秩序主导权以及重要产业控制力争夺的今天,简单的GDP总量排名至多具有符号意义。况且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3,(6):10-10
孙久文在《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3期撰文指出,2012--2013年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转换时期。东部沿海结构调整正当时。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的三大增长极,以外向型经济为引擎,拉动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部地区总量增长,出口起伏。东北地区投资高速增长,外贸遇寒冬。西北地区经济增长最稳定。西南地区出口高速增长对外开放潜力巨大。区域差距缩小,“重心”仍在东部沿海。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上,从来不缺乏唱空的声音。近期,中国宏观经济局面较为复杂,有关中国经济硬着陆,中国经济崩溃等论调甚嚣尘上。一些国际机构刻意夸大中国物价上涨、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地方债务、银行呆坏账增加等问题。国际空头大师唱空中国,意欲何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周明生、刘振毅在《中国经济不会崩溃》中对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我国近2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国际竞争力的增长,从区域划分看,最有力的贡献主要是东部地区.然而,在21世纪中国要继续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从而继续保持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其主要依据是:第一,我国经济的增长不可能长久建立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十分脆弱的基础上;第二,中西部地区可能成为下个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源;第三,当前拉动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必须同中长期的地区发展战略相结合,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才能充分发挥其效力.  相似文献   

9.
<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影响中国,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产生积极影响。中国社会越繁荣,中国经济在法治环境下进行的改革和转型越成功,亚洲地区就会越受益。中国正处于向更为成熟的经济体制迈进的转型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能够确保中国经济转型成功。2015年,中国制定了7%的中高速增长目标。中国经济转型还表现在消费与投资结构调整上。当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时,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0.
作者:钟心出版:武汉大学出版社开本:787×1092毫米"1/16字数:290千字内容概要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学家的注目。本书谈论得最多的是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几乎涉及到了目前中国经济最敏感的绝大部分问题。通过对诺贝尔奖得主卢卡斯、赫克曼,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巴罗等15位国外经济学家以及郎咸平、邹恒甫、曹凤歧等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的访谈,把不同的经济学家对待同一个经济问题的不同观点原汁原味地传达给读者。书页片断卢卡斯:中国这20年来的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但是,我不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会给别的国家带来什么威胁,…  相似文献   

11.
《党风建设》2002,(12):21-21
13年来,一是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增长。13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比改革开放前3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3.2个百分点。二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90年增加近两倍,排名也由1990年世界第10位、发展中国家第2位,跃升到世界第6位、发展中国家第1位。外汇储备1989年只有55.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正"十三五"规划纲要,以20篇80章、25个专栏、148页、6万多字的篇幅,细致描绘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大发展图景。经济更强:增长保持中高速创新驱动见成效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会呈现怎样的面貌,举世瞩目。"十三五"规划纲要在"主要目标"一章中,描绘了五年后中国经济的"预期模样":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质  相似文献   

13.
申远 《求贤》2009,(11):42-43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区域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天津滨海新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国际产业向滨海新区转移进一步加快。天津开发区必须适应“全球化”与“国际化”的趋势.把加快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8年位居全省"十强县"榜首,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百强排名跃升至第18位;连续3年荣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称号;入选2012中国县(市)级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要夯实底部基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构筑多点多极支撑的牢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是中国迈入WTO门槛的第四个春秋,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中国经济的脉搏同世界经济心脏的跳动将更加和谐、同步。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向的影响也与日俱增,世界经济在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中将成为举足轻重的参数。 2004年,"高速"和"共享"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关键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04年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6.
盛来运 《求是》2013,(19):29-31
从2011年1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增速连续7个季度下滑,去年4季度略有加快,今年又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季度回落至。如何看待增速下滑以及未来走势,关键是理性把握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变"与"不变"。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结构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不断发展形成的中国经济三大增长极,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发展还需要依靠另一个经济增长极的出现。从全国来看,有多个区域有实力来争夺这个第四级,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中部地区强有力的支撑,"中三角"的崛起必然会带动整个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因此,在中部地区构建"中三角"城市群将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级。  相似文献   

18.
正多项指标创下近年来最好成绩,整体形势好于预期"中国赢了"。2017年,美国《时代》周刊亮出了写有这句话的中英双语封面,并将中国这个经济大国称为"后来居上的巨人"。回眸2017,中国经济的确赢得漂亮:逾80万亿元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全世界GDP排名第五至第十位的总和;6.9%的增速,在全球大经济体中仍是一枝独秀;1300多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和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更让中国的现代  相似文献   

19.
谈镇  陈冬梅 《唯实》2003,(10):17-20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 980年至 2 0 0 2年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实施卓有成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 9.3%。然而 ,跨入新世纪后 ,越来越多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就像患了流行性病症一样 ,接连对中国经济增长数据进行质疑。本文在全面指出“质疑”方法和证据错误的基础上 ,讲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故事 ,并给出了下一步促进持续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偏离了西方主流经济学首肯并得到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推崇的"标准"改革方式——激进式改革,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绩效,这被称为"中国之谜"。对"中国之谜"的诠释主要有四种观点:初始条件说、双轨制说、发展战略说及自由改革说,这四种观点分别从初始条件、改革策略、发展战略及改革方式的视角刻画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破解"中国之谜"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分析,但又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遗漏和不足。事实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根本原因在于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找到一条切合自己实际的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