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10,(4):58-59
推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 6月24日-25日.全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辽宁营口召开。全总明确要求,各级工会要加大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力度.力争到2012年基本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对未建工会的小企业,通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努力提高覆盖比例。全总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推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将是全总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转型时期中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实践推行中面临着企业整体性抵制、工会独立性缺失等阻碍因素。工资集体协商的愿景需要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才能实现,应从工会管理体制、工会经费来源制度安排等多方面进行制度性变革,建立符合工资集体协商特征和内在要求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工资集体协商是企业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当前在员工参与不够、且工资集体协商流于形式、协商作用不大的情况下,应大力加强企业民主制度的建设,加大工资集体协商等相关制度的建设,并通过发挥各级劳动关系的协调作用,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社会环境,以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决定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黄林毅 《当代广西》2013,(24):61-61
2011年初,自治区总工会根据全国总工会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制定下发了《2011-2013年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三年规划》,确定了到2013年在全区建立工会的企业实现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目标。截至2013年9月,全区已建立工会的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达到84745家,  相似文献   

5.
谢玉华  郭永星  张媚 《湖湘论坛》2011,24(2):100-102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增加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收入,而历史经验表明,工资集体协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步推行这一制度,集体合同的覆盖面不断加大。但同时也出现集体协商"走过场"、集体合同形式化等诸多问题。要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提高劳动者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需要在工会改革、三方机制完善、劳资协商制度创新等方面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2010年南海本田事件后,因工资增长诉求引发的一系列工人行动表明,传统的党政主导下形式型集体协商已经无法解决工人的工资增长诉求,自主工资集体协商成为解决集体争议的必由之路。在我国,自上而下党政主导型和自下而上工人行动推动型是工资集体协商两种主要启动形式。对中国最大的挑战是工人行动之后,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2 010年南海本田事件的传导效应下,瑞鸿企业通过工人行动实现工资集体协商。随后,在工会努力下,通过工会民主制度的构建、工会代表性构建以及协商流程化与规范化构建,形成了每年一次的工资集体协商惯例,建立起工会主导下制度化的工资集体协商,为解决集体劳动争议,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10,(16):53-53
我国的功资关系或将迎来变局。7月20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透露,今年全总将投入1000万元,先在10个省市总工会、城市总工会开展试点,聘用专职工会人员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力争到2012年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  相似文献   

8.
对湖北省部分行业一线职工初次分配状况的调查显示,湖北传统产业一线职工工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部分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现象依然存在。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通过工会与职工的积极参与,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与支付保障机制,以确保企业一线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龙雯  邹津宁 《求索》2011,(6):173-174,197
从形式上,我国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已经有了相应的依据,但在现实中由于企业、职工、工会三方的原因造成该制度在实施中并不尽如人意。我们在此针对该制度在实施中的困境对上述三方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并着重强调了工会在解决该制度实施困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飞 《北京观察》2015,(6):56-57
<正>工资问题是与劳动者利益攸关、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今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健全各层级职工沟通协商机制。积极推动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就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等重要决策事项进行集体协商。  相似文献   

11.
工资集体协商——将劳资双方摆在正面对垒的谈判桌上,工会代表的劳动者坚持工资上涨应该达到一个标准,而用工单位则或软或硬、或拒或躲,退无可退者则硬着头皮当众答应一个数,内心里则是心不甘,情不愿。是什么使工资集体协商让用工单位这么惧怕?工资集体协商,说了这么久,现在到底还在等待什么?  相似文献   

12.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与工人代表通过协商,以决定劳动者工资以及其他劳动条件与待遇的一种制度。 调研发现,在政府推动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正在推进,工资的增长可以由企业方和职工方协商决定,而不完全是老板说了算,工资集体协商的积极作用日渐凸显。  相似文献   

13.
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日前透露,目前全总正积极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加紧制定《工资条例》。此外,今年全总将投入1000万元在10省市试点聘用专职工会人员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今后职工加班工资、奖金分配、福利补贴和薪酬制度设置等应纳入到协商之中。(2010年7月22日《京华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进一步深入推动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组成的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全面实施“彩虹计划”,此计划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我国计划从2010年到2012年,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对未建工会的小企业,则通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努力提高覆盖比例。最终使得集体协商机制逐步完善,集体合同的实效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5.
协商民主理论强调基于理性的公共协商,而这正是目前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不能起实质作用的症结所在。从我国实际出发,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培育协商主体、充实协商内容、规范协商环节以及建立履约监督检查机制。  相似文献   

16.
关怀 《民主与法制》2008,(22):17-17
不久前,沈阳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工会首席协商代表孙海军和沃尔玛行政方代表陶洁相互交换了已签好字的工资协商协议.这是世界500强企业之首的沃尔玛在中国签订的第一份集体合同,经过两年的工资谈判.2009年以后的两年职工工资都有8%的增长。沈阳沃尔玛建制“工资集体协商”的样本效应正逐渐在全国外资企业中显现。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南海本田事件后,因工资增长诉求引发的一系列工人行动表明,传统的党政主导下形式型集体协商已经无法解决工人的工资增长诉求,自主工资集体协商成为解决集体争议的必由之路。在我国,自上而下党政主导型和自下而上工人行动推动型是工资集体协商两种主要启动形式。对中国最大的挑战是工人行动之后,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2 010年南海本田事件的传导效应下,瑞鸿企业通过工人行动实现工资集体协商。随后,在工会努力下,通过工会民主制度的构建、工会代表性构建以及协商流程化与规范化构建,形成了每年一次的工资集体协商惯例,建立起工会主导下制度化的工资集体协商,为解决集体劳动争议,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1,(20):23-24
"我们这个企业现在有120多名员工,每年都会召开职工大会,大会上宣读由工会代表与企业管理者初步协商达成的集体合同内容,主要包括职工的月度工资、绩效工资等。当然,这里讲的只是工资标准和制度标准,不会涉及到每个人的具体工资,因为还要考虑到岗位、级别等,最后职工在职工大会上投票进行表决,决定是否通过。在集体协商这方面,总体来说,还是非常透明的……”  相似文献   

19.
《今日上海》2008,(5):60-61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市总工会、市企联等部门日前联合发出《关于2008年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2008年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主要目标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覆盖的劳动者人数同比增加10%;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比例达到75%以上;在已组建工会的非公企业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比例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14,(11):61-61
正贵港市覃塘区山北乡板材加工行业是我区发展较快、职工较多的行业,但由于企业规模小,单独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比较困难。近年来,覃塘区总工会指导山北乡工会在板材行业探索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合同文本覆盖22家企业336名职工。协商工作中,覃塘区山北乡坚持"围绕企业发展中心,服从工会工作大局,依法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