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起诉决定书是检察机关履行刑事诉讼法赋予的不起诉裁量权,结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证据以及其他法律情节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不起诉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实现法律监督职能而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是检察机关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履行刑事  相似文献   

3.
现行不起诉决定书存在缺乏个性、逻辑性和针对性等问题,其形成既有法律制度上的成因,又有司法实践中的根源。加强不起诉决定书说理有法理依据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不起诉说理内容的对策体现为重视说理、提高说理能力和建立有关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随市院组织的检查组对我市部分县(区)院的不起诉案件进行了检查,发现在制作不起诉决定书中存在一些带普遍性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问题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降低了我们的执法效果。为此,本文就此问题,依据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现状,就制作“不起诉决定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求考同仁。  相似文献   

5.
一、相对不起诉决定书的功能 相对不起诉决定书是检察机关在审查案件之后。依据事实和法律对被不起诉人作出的相对终结诉讼的,承载着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6.
《人民检察》2021,(4):28-28
×检××刑不诉[20××]××号被不起诉人余某,男,××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号码×××,×族,××文化,××市××公司职工,户籍地××市××区××路号××楼××号,住××市××区××路号××楼××号。辩护人×××,湖北××律师事务所律师。本案由××市公安局侦查终结,以被不起诉人余某涉嫌故意伤害罪,于20××年××月××日向本院移送审查起诉。本院于20××年××月××日延长审查起诉期限15日。  相似文献   

7.
赵慧 《人民检察》2021,(4):26-27
不起诉是起诉裁量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对于侦(调)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不同,依法作出起诉或者不起诉决定。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是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充分发挥诉前主导和过滤把关作用的重要体现,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冤假错案具有积极意义。不起诉决定书是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书面载体,是检察机关依法作出诉讼处理决定的法律文书,具有终止诉讼,不追究或免予追究被不起诉人刑事责任的法律效力,其客观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司法公信力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诉讼法上的相对不起诉,指的是公诉机关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所作出的不起诉的决定。相对不起诉决定书是不予起诉决定的文书,作为一种相对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文书,其在功能上类似于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承担着全面反映案件事实、分析案件证据以及陈述不予起诉理由的任务。但司法实践中,该类文书因格式简单、说理不足、证据分析不透等问题,不能完全反映相对不起诉的特点,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引发了不必要的信访和申诉,因而亟待根据相对不起诉的性质、特点,完善相对不起诉决定书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43条规定,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第145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第146条规定;对于人民检察院依照本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作出的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如果不眼,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95条规定,不起诉决定书应当送达被害人或者…  相似文献   

10.
罗少威 《法制与社会》2011,(32):119-120
2011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及草案说明公布,其中有附条件不起诉的相关规定,那么什么是附条件不起诉,与其他不起诉的规定有什么不同之处,设置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适用、是否有商榷的地方,本文将对此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证据不足不起诉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据不足不起诉是新刑诉法增加规定的一种不起诉形式。本文对不起诉的分类,对证据不足可以不起诉的理解和掌握,犯罪事实的证据不足的表现,证据不足可以不起诉的法定条件,对可以与不可以(可以不)的理解和掌握,证据不足不起诉权的行使,证据不足不起诉与不视为犯罪不起诉的异同等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对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改造原则出发,检察机关应积极行使法律赋予的不起诉决定权,发挥不起诉在保护、教育失足的未成年人上的积极作用。对未成年人适用不起诉的标准应较成年人更宽缓。做好不起诉后对未成年人的帮教是防止被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再犯罪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引言 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又称相对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又称存疑不起诉)制度,并不存在附条件不起诉这一制度,但我国学者从上世纪80年代末便开始关注这一制度。在探索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期间,理论界和实务界也曾将该制度称为暂缓起诉、缓予起诉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认为"这种不起诉制度与日本刑事诉讼中的缓期起诉或者起诉犹豫近似,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但是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被害  相似文献   

15.
张莉 《中国检察官》2013,(11):53-56
自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为未成年人犯罪设立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成为争论焦点。作为相对不起诉制度的一种新的类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确立给检察机关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正确理解相对不起诉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具体掌握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对象、条件、程序等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讨。一、起诉便宜主义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确立(一)起诉便宜主义思维下的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起诉便宜主义,是指对于有足够证据证明有犯罪  相似文献   

16.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对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制度作了重大的修改 ,对不起诉的条件与程序作了进一步具体界定。历经三年多的司法运作 ,该制度日益呈现出诸多缺陷与不足 ,严重影响了诉讼程序的公正性与民主性。在此 ,笔者拟对不起诉制度的具体缺陷及其产生的根源作一粗浅的分析、论证 ,以就教于理论及司法界同仁。  一、不起诉制度的立法缺陷依据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 140条、142条之规定 ,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 ,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相似文献   

17.
今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修改后的《不起诉案件标准》,规定对因生活无着偶然盗窃等五种情形将不予起诉。新标准发布之后,法律界的意见褒贬不一。纵观正反两方意见,大多是从法理和刑诉原则进行论述的。本文另辟蹊径,从社会效果角度探讨对新标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治理和预防企业犯罪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合规计划是预防和治理企业犯罪的最佳方式,已成世界性趋势.我国企业合规计划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缺乏刑事法激励措施,现有相对不起诉制度难以起到激励作用,急需在立法上增设企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建构主义系统理论为企业附条件不起诉奠定了理论基础;认罪认罚从宽与合规从宽具有相...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育和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一项重要法律举措——相对不起诉,因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着诸如适用范围过窄,不起诉程序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相对不起诉的准确适用以及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适用相对不起诉的理论支撑、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我国未成年人适用相对不起诉进行探讨,以期更好的发挥相对不起诉制度在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中的作用,从而挽救轻微罪错的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20.
现行刑事诉讼法的酌定不起诉制度,赋予了检察院事实上的审判权,违背了控审分离原则及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与此同时,其对犯罪嫌疑人权利救济不足、实践中适用比例过小等问题也十分突出,引人深思.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现行酌定不起诉制度的理论缺陷与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想了如何改革与健全酌定不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