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社会风险的表征、根源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全球化和国内社会转型的双重推动,社会风险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社会风险的突出表征为:社会极化现象明显,进一步加大了社会风险累积的力度;意识形态内生弱化凸显,加剧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任危机;社会结构紧张,潜存着社会结构风险和制度风险;风险分配不公平,增加了转型期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性;公共服务"内卷化"问题显现,极易诱发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失范;自然生态风险增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压力。当下我国社会风险的诸多表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究其根源,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独特性、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失衡多为经济利益牵导、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伴生高社会风险、中国社会存在诸多使风险放大的要素、全球化风险带来的冲击等是其根本原因。应对我国社会风险的出路在于:树立正确的现代风险理念;建立社会风险预警机制;创新公众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加强自然生态风险治理;积极参与全球风险治理等。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的迅猛推进,使中国社会风险遍地丛生。社会风险及其在中国的演进研究历程可以划分为萌发期、生长期以及成熟期三个时期。当代中国社会风险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风险概念及本质界定、社会风险属性及特征描述、社会风险成因及类别分析、社会风险意义及治理探究等领域。预判中国社会风险研究的未来趋向,必须从研究形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三个维度进行纵向拓展,这对中国社会风险的有效规避和社会转型的顺利达成将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探索》2015,(4)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安全风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表征,表现为信息安全风险、环境安全风险、反恐安全风险、公共安全风险和政治认同风险。社会结构变迁脱节、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民族分裂势力抬头、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多元意识形态冲击等构成了政治安全风险产生的诱因。政治安全风险直接威胁着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秩序、民族团结和政府信任,针对政治安全风险的不同表现和产生诱因,采取措施规制政治安全风险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透过德国社会学家贝克的"风险社会"的视角来审视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众多风险及其背后存在的治理难题,通过分析风险在现代社会所表现出的种种特征指出要建立与现代风险特征相适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必须在风险界定、风险临界阈值、责任分摊以及社会正义等方面有所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建立和完善现代社会预警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有政治学中相关的风险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视角切入,即生态视角和社会视角.这两种视角的研究只是把风险作为政治的一个外生变量来看待,考察生态风险和社会风险的政治后果问题,而没有涉及对风险领域内部政治现象和政治机制的探讨,也无法体现风险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和理念.基于此,以风险分配作为切入点,提出风险政治学的基本框架,建构起风险政治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冲突激烈化等特征,这势必导致利益表达公开化和多元利益阶层的政治诉求愿埋激增、如果政治系统对公民基于利益而产生的高涨的参政诉求吸纳力不强,没有弹性纠错能力的话,将蕴涵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因此.必须有效防范和化解因扩大公民经济参与带来的政治风险,从而避免政治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确定性的终结,人们对知识表现出一种爱恨交加的复杂情节,尤其是风险社会的到来,知识的运用使社会取得巨大的进步,但也产生无法预测的风险、灾难。因此,在承认知识有限性的同时,应把知识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重视人文知识的反思性,增强民众面对风险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当前师范大学生不良心态主要表现为自卑与抑郁、冲动与脆弱、烦恼与焦虑、浮躁与近利等.师范大学生不良心态的产生,有社会、家庭、学校及本人的原因.我们必须从师范大学生存在的不良心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入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矫正.  相似文献   

9.
周立军 《探索》2012,(5):153-157
失地农民的生活风险问题已日益凸显,主要表现有:基本生存风险、教育与发展风险、社会交往风险和心理失衡风险等,其成因既有政府因素和社会因素,又有失地农民自身因素。因此,为了有效防范和治理失地农民的生活风险,需要政府、社会和失地农民三方共同努力,形成有效合力。制定和实施相关对策,确保失地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收"、失地不失"身"、失地不失"望"和失地不失"保"。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风险性特征和中国社会加速转型期的高风险性,迫切需要加强对风险的研究.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邓小平不仅敏锐地预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必然存在着风险,而且指出了对待风险的科学态度以及防御风险、战胜风险的基本策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风险思想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