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把反贫困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是宁夏扶贫攻坚的新思路、新策略。西海固地区的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总结宁夏反贫困的经验教训,分析反贫困的实践过程,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最终彻底消灭贫困,走向富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反贫困,就必须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人口、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切实做好反贫困的长远、总体规划;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多渠道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切实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中央要求,决定用5年时间把西海固地区近35万生活在不适宜居住、不适宜发展环境里的贫困群众搬迁出来,再用5年时间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西海固地区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素有"苦瘠甲天下"之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海固的发展。据自治区移民局副局长郭建繁介绍,1983年以来,这里相继开展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  相似文献   

3.
正2011年3月,全国"两会"在京召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海固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消息传遍了山川大地,感动了宁夏。宁夏沿黄经济区写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宁夏六盘山区列入国家"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  相似文献   

4.
西海固地区面临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脱贫时间紧、任务重,产业扶贫见效慢,扶贫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难。新形势下,宁夏西海固地区脱贫攻坚应该从转变思想观念、紧盯致贫原因精准施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区域协作、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10,(12):F0004-F0004
宁夏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地区,也称西海固地区,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多年来,国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西海固地区给予了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数字看宁夏     
《共产党人》2016,(4):10
290万人从"三西"扶贫开始,截至目前宁夏已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90万人。"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通过近5年来的生态移民、就地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101.5万人下降到5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6.6%下降到14.5%。(邹欣媛)52%经过多年努力,宁夏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截至2015年年底,全区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达到52%,比"十一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天然草原干草总产量达到  相似文献   

7.
一、贫困与城市贫困贫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但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可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贫困的存在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因而,贫困又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贫困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区域型贫困和个体型贫困,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城市  相似文献   

8.
六盘山区位于宁夏中南部,是传统意义上的西海固地区,是宁夏8个贫困县(区)的总称,面积占全区的56.2%,堪称宁夏的"半壁江山",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的52%,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是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也是宁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自1983年宁夏组织实施吊庄移民以来,成功地将山区特困户逐步搬迁  相似文献   

9.
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的类型划分及治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21,(2)
随着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我国进入以相对贫困治理为重点的后脱贫时代。依据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关系,以及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的新表现,知识贫困、精神贫困、隐性贫困和代际贫困是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的主要类型。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促进相对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需树立相对贫困治理理念、制定相对贫困治理标准、整合相对贫困治理路径、完善相对贫困治理制度,确保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按理办事、有据可循、有路可行和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0.
兑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消除贫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河南作为人口大省,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城镇贫困问题。伴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了解贫困、治理贫困、预防贫困,是河南省防治贫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改善和优化农村人口环境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当前影响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 人口环境因素,主要是农村人口数量大,整体素质低,人口结构不合理。因此,必须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控制农村 人口数量;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劳动人口充分就业,增加收入;努力提高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 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这是我们党和政府走向21世纪作出的重大选择.在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诸因素中,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详尽阐述了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强调指出必须通过拉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办法,使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在宁夏,60岁及以上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10.98%,和7.20%,说明宁夏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2%,意味着宁夏农村养老以及养老模式的构建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宁夏需要从限制开发区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会越来越多,农村人口梯度转移模式就是适应这一变化的一种农村人口转移模式,它对促进农村人口职业转变和空间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地区城镇化步伐,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口发展的地区差异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对云南省人口发展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和适当调控,以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女性人口迁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女性人口迁移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山西省农村女性人口的迁移与流动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既有观念的束缚,也有城市产业结构的制约。为加快女性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大中城市要调整产业结构;制定地区发展战略要有性别意识,要充分考虑女性农村人口的迁移;要加强对农村女性的职业培训;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为农村女性人口提供更多的城市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7.
宁南山区的生态环境退化,主要是近代以来人为破坏造成的。人口增长越快,环境退化越迅速。要充分认识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只有把退耕还林与控制人口相结合,才能使宁南山区的生态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与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必须以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支付能力为基础,即人口的发展速度、消费和人口结构与分布必须与自然资源保持最优比例,实现最佳结合.人类要摆脱人口增长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必须树立以理性为指导的控制自身数量的意识,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9.
人口素质的提高 ,是唤醒人们生态环境意识、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生态道德观的形成 ;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科技道德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和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本文着重探讨了加快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