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丸子 《两岸关系》2001,(3):46-47
前不久,台湾《CHEERS》杂志做了一项调查,台湾大学生把王水庆选为最喜欢的企业家之一。大学生偏爱王永庆是因为王永庆具有韧性和精明的管理头脑。 事实上,大学生们所了解的是现在成功后的王永庆。从白手创业到主持台湾规模最大的集团;从贫穷得无立锥之地到台湾首富;从一个米店小伙计到拥有如此盛名的世界华人10大富豪之一。王永庆成功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7种武器”。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石化行业,一提到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今年88岁的王永庆从白手创业到主持台湾规模最大的集团,从贫穷得无立锥之地到台湾首富,从一个米店小伙计到享有世界华人十大富豪之一的盛名,他成功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成功六字诀”。勤“一勤天下无难事”,王永庆的这句话贯穿了他整个奋斗的人生。王永庆常说:“要常常警惕自己,稍一松懈就导致衰退,经常要有富不三代的警觉。”有了这种危机意识,便能常常以勤俭来做事,这也是后来台塑企业一直坚持的经营理念。王永庆年幼时生活贫困,15岁小学毕业后,开始在一家小米店当小工,次…  相似文献   

3.
谌彦辉 《台声》2004,(5):44-46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近十年来投资两岸,在石化、电厂、医院等多个领域砸下6000亿台币,却一直未能打开大陆医疗业。“3·20”台湾大选后,两岸关系微妙,王永庆能否踢爆冷门到大陆设独资医院,各方为之关注。  相似文献   

4.
提起台湾首富王永庆,人们会联想到他的巨大财富。然而,王永庆却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一次,王永庆对他的秘书说:“我用的牙签只有一头是尖的,而市  相似文献   

5.
盛志耘  亢霖 《台声》2004,(9):60-61
台湾台塑关系企业创造了很多产业龙头的传奇故事,而台塑关系企业的创始人王永庆先生更具传奇色彩,被人誉为“经营之神”。这些年来,王永庆在大陆的投资布局,显现了台塑关系企业不凡的经济实力;这些年,王永庆对于台湾政局敢于针砭时弊,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多有建言,显现他在台湾企业界的地位及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盛志耘 《台声》2001,(10):18-19
提起台湾台塑关系企业董事长王永庆,台湾岛内无人不晓。王永庆做过米店学徒,又曾经营过碾米厂、砖瓦厂、木材行,后又生产PVC,从而建立了台塑石化王国,这些经历使王永庆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传说中的王永庆严肃严谨,一丝不苟,威严有余,让人敬而远之。 久闻王永庆的经营之道和近年来致力于两岸的投资,于是此次赴台驻点采访,拜访王永庆就列入了我的采访计划。把脉台湾 7月20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台北敦化北路的台塑大楼。台塑大楼并不高大,造型也不特别,仔细观察,就是简单的线条和纯白的色调,显示了王永庆的风格──勤俭朴…  相似文献   

7.
面孔     
王永庆 10月16日,王永庆在美国病逝,享年92岁。王永庆在台湾有“经营之神”之称。他15岁辍学当学徒,1954年创办台塑公司。今天的台塑集团员工超过7万人、资产总额高达1.5万亿新台币,是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8.
石齐平 《两岸关系》2002,(12):19-20
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不久前自大陆访问回台时说“台湾已经在吃老本了,(台湾)政府必须要拿出对策,实事求是,不要再说那些空洞洞的话”。 王永庆说台湾已经在吃老本的“老本”指的是什么?他未讲明白,我倒是愿意在此与他的所谓“老本”作一些推断或诠释。  相似文献   

9.
逸斐 《中州统战》2002,(7):34-35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5月21日表示:“我们对高清愿、王永庆先生以及所有台湾工商、航运业者为促进两岸早日实现直接‘三通’所作的努力表示赞赏,欢迎他们尽快受到当局的委托,前来就两岸‘三通’进行协商,争取尽快通起来。”此言一出,台湾政界、民间及媒体一片哗然。 陈云林讲话后,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和统一集团总裁高清愿都作出积极回应。王永庆笑着说:“陈云林先生的反应很好。我们可以想到,我们有诚意,大陆的诚意就出来了……‘三通’由海基会主导实在太慢,应放手由民间企业来做,且最好下个月就能‘三通’;再拖下去,台湾就没有竞争力了;‘三通’后,台湾的股市也会上涨。”至于对股市的助益有多大,他说:“涨到几点不敢讲,不过我敢保证,一定会上涨。”果然,他讲话不久,台湾股市上涨了1.8%,扭转了过去4天持续下跌的局面;航运股全面大涨,有10种上市航运股以涨停板收盘。 王永庆是何许人也,在台湾竞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台湾学生到大陆念书,已经不是为求文凭而已。现在的年轻人,求学大陆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商机、结识人脉。这些来自台湾的年轻人,正以强烈的企图心,想要在大陆寻找成为第二个王永庆的梦想。位于上海市郊华翔路上一家制造汽动机械的工厂老板,是上海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的台湾学生罗群毅。他把父亲的专业搬到大陆来,实现自己事业梦想的开始。脸庞仍有着年轻人的稚嫩,但谈吐却颇为成熟的罗祥毅,说起两岸事务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台湾企业已经进入第二代接班阶段,但大陆严格来说却还没有出现第一代的企业家;在台湾想成为第二个王永庆真的很难,但…  相似文献   

11.
要闻回放     
《台声》2008,(11):4-9
从16、岁带着200元闯荡商场,一直到3年前他领导的台塑集团成为营收破万亿元的“两万亿帝国”。成功非并偶然,王永庆从学会走路起,每隔10年就领悟出一套成功法则,这也将是两岸重要的资产。  相似文献   

12.
(一) 王永庆经营理念产生的背景台湾对王永庆的经营理论,经营经验、经营方法和企业管理的研究和推广,已有将近二十年的历史,扩及高等学府、研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界、新闻界等,不仅在研究探讨方面,而且在企业界造成了学习、仿效和身体力行的风气,从而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出口能力。这种作用确实有其社会的经济效应。台湾对王永庆的研究热潮,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时代背景,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反  相似文献   

13.
人称“塑胶大王”的王永庆是台湾台塑集团的董事长,是全球华人富豪当中的一位佼佼者。  相似文献   

14.
东京有个“经营之神”叫土光敏夫,被称为创造奇迹的日本人.日本人又把这一美名赠给王永庆,这是中国人的骄傲.王永庆,1917年1月18日生,台湾省台北县人,祖籍福建安溪,自曾祖父迁来台湾,定居在台北县新店镇直潭里.他是台湾最大民营企业——台塑关系企业集团的缔造者,现任董事长,被称为“塑胶大王”,是台湾四大富豪中唯一靠制造业起家的人.  相似文献   

15.
冰淇淋哲学     
《时事报告》2013,(10):55-55
王永庆是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的老板,其成功得益于他一直信奉的“冰淇淋哲学”。他向子女传授冰淇淋哲学时说:一到夏天,大街上到处都是卖冰淇淋的商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商贩只能勉强活下来。如果现在你们想进入冰淇淋市场,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之下怎么才能赚钱呢?答案就是在冬天的时候开始卖冰淇淋!他的子女们都惊呆了:这不是明摆着亏钱吗?但王永庆却说,虽然冬天的冰淇淋市场很萧条,但也会有客户。这其中的奥妙是,你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会拼命地优化采购、配送等各个环节,降低成本;还会不断提高营销能力,激发出许多促销的好创意,扩大市场。困境倒逼你提升了生存能力,在冬天能够维持收支平衡,到了夏天自然比一般的商贩更胜一筹了。  相似文献   

16.
台湾的石化工业是在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发展起来的。石化业中,自原油冶拣,到石化基本原料、中间原料生产,直至下游产品加工,各类企业齐全,互相牵引配合,最终产品又与国际销售渠道紧密衔接。为此,台湾政界和企业界一直称石化业是台湾地区发展最为完整的产业部门。王永庆也曾多次讲过,要把台塑石化业上、中、下游产业整合发展的经验推广到美国。  相似文献   

17.
海峡西岸春潮涌,漳台合作春意浓。2007年4月9日,由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先生捐建的漳州华阳体育馆内外,彩旗飘扬,雄狮狂舞,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15日,台湾首富、台塑企业的创始人,被誉为“经营之神”、“台塑大王”的王永庆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然而,这位台湾经济界的传奇人物生前所说的连珠妙语.还在向人们诠释着他特有的成功经验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9.
媒体把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年轻时用200元台币开米店形容为贫苦,当年的200元真的贫苦吗?日据时代,台湾的铁路便当什么样,有排骨吗?虽然不是学者,但是台湾媒体入陈柔缙在《人人身上都是一个时代》里,透过“地毯式”搜寻数据,旁征博引,穿针引线,嗅出日据时代的台湾气味,勾勒出一幅幅日据时代台湾庶民生活史。  相似文献   

20.
<正>8月28日至9月5日,"2019陇台大学生敦煌文化研习营"活动成功举办。研习营以"寻甘同味、舞乐敦煌"为主题,来自两岸60余名大学生参加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台湾体育运动大学、台湾中国医药大学等高校的舞蹈系大学生,以及西北民族大学艺术系的大学生。从敦煌到嘉峪关,从张掖到兰州,两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