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上一次来深圳是在去年二月。一年多来,深圳又发生了很大变化,再次证明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兴办特区的政策是完全正确和十分成功的。深圳的发展充分显示了四个"窗口"的作用。有的同志讲,特区还应该是宣传祖国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是对外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窗口"。这个提法很好。总之,深圳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2.
我是深圳一名政府机关干部。也许因为是在深圳,我对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感触并不十分深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深圳基本上没有农村了,带给我们困扰最大的是外来的大量移民。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外地人口迁入深圳。这些迁移人口成为深圳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以社会财富创造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推动了特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区区不过  相似文献   

3.
80年代谈深圳,人们会想到政策,是特区拥有的特殊政策,使深圳神话般地崛起。到了90年代,当特区的政策不再“特”的时候。深圳依然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国大中城市第7位,进出口总额连续5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是什么撑起了深圳一片新的发展天地?用现代企业制度激活国有企业国企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在这方面深圳走在了全国的前面。1994年以来,政府先后选择了35家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997年进一步制定和推广实施了五个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条例”,即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党组织和工会的…  相似文献   

4.
特区文化的新觉醒──从深圳“渴望文化大师”说起闫焕东不久前从报纸上读到一篇文章,说深圳“渴望文化大师”。文章谈到,前些年一位文化名人到深圳,很受冷落,墓至有人说:什么大作家、大学者,深圳都不稀罕,深圳的英雄是老板和大款。而今天,深圳人变了,发出了“深...  相似文献   

5.
一切为了特区增创新优势──沿海五特区人事工作交流会纪事本刊记者自从我国决定在沿海开辟经济特区以来,深圳、厦门、珠海、汕头以及后来建省的海南,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都取得巨大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跨世纪的到来,如何保持特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的形...  相似文献   

6.
1997年12月,我从部队退伍后,满怀激情地南下深圳,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保安员,从此便与特区保安事业结下缘分,这样一干就是14年。从保安队员到班长、分队长,再到公司培训部军事教官、公司监察室纠察员、巡防中队长,无论走上哪个岗位,我都能按上级领导的要求干出成效,工作中经验的沉淀和积累,使我不断地成长为基层管理的“多面手”。  相似文献   

7.
建立适应特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圳人事局机构编制处深圳过去的十五年,举世瞩目;深圳未来的岁月,更加令人关注;深圳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姿态,仍将成为中国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一大标志,深圳改革开放的脚步不可停,改革开放的试验效应是古老中国迈向现代中国的驱动力。为加速...  相似文献   

8.
深圳经济特区创新20年来,国了“孔雀东南飞”的灵活机67万,实现了人才资源到51800多名博士、2万多名硕区发展的根本,没有大批人才积聚,没有人才资源的开发,就不会有今天深圳的辉煌。步入新世纪,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我们将直接受到海外企业人才本地化战略的挑战,全国各地已经纷纷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来开发,深圳人才资源开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为在新一轮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制高点,我们确立了构建深圳人才特区的发展战略。所谓构建人才特区,就是要以开阔的视野识才选才,以特殊的政策引才聚才,以灵活的机…  相似文献   

9.
《黄埔》2009,(4):64-64
30年改革开放,30年历史巨变。时代选择了中国,中国选择了深圳。深圳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特区自成立以来,GDP年均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4.3%,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7%,出口年均增长超过36%。是改革开放创造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和“深圳效益”,是改革开放使深圳GDP从不足2亿元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人均GDP排全国第一、出口排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划出一块地方,搞经济特区,始于深圳。随着深圳和东南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一个时期曾出现“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局面,大量资金流向特区;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孔雀东南飞”的壮观场面,人才、技术纷纷迁入特区。由此,许多人曾认为会扩大东西部的差距。因此,有人曾怀疑我们的特区政策是否成功。  相似文献   

11.
郭宣 《协商论坛》2011,(9):46-49
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 关键词:对外开放 事件回溯:1979年,中央决定在毗邻港澳台的深圳、珠海、厦门和侨乡汕头试办出口特区,后改称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政府划出的开展灵活多样的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享有特殊对外经济管理权的特定区域。特区内,  相似文献   

12.
从创办深圳经济特区到今天,深圳走过了飞速发展的十年。十年的风雨里程,十年的巨大成就,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而且其经济开发速度、政治建设框架也引起了世界的惊奇和关注。在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中,深圳青年伴随着特区的诞生而诞生,伴随着特区的发展而发展,在特区政治、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今天,特区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世纪最后十年是深圳发展史上从开发奠基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深圳市接待办坚持“热情接待,宣传特区”的方针,充分发挥接待部门的窗口和桥梁作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接待任务,为深圳投资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李殿仁 《时事报告》2010,(10):22-24
深圳经过30年发展,用事实充分说明了中央办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深圳走的道路是正确的,所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邓小平理论指导和推动了深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圳的具体实践又验证和丰富了邓小平理论。深圳经济特区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从理论上、实践上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特区建立市场体系中几个问题的认识──访深圳市副市长朱悦宁本刊记者刘荣荣,李庆华记:十几年前,深圳还是一个毗邻香港的边僻小镇,如今却已成为一座令世人瞩目的新兴的现代城市。特区改革与建设的实践,不仅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窗口”、“试验”、...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圳到内地投资热正在兴起。深圳到内地投资,已从原来的设门店、办小厂,转变为涉足房地产、金融、商贸等广阔的领域。北京、武汉、南京、西安、沈阳等地成为深圳在内地投资的重点地区。这些特区企业以其市场信息灵通、管理先进、具有一定经济技术实力的优势进军内地,把特区的优势转化为内地的优势,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特区优势回流”。  相似文献   

17.
广东,一个连续二十三年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的省份.一个财政收入占全国七分之一的省份,一个最早成立特区.最早改革开放的省份,一个穷则思变,富而思进的省份。如今.再次举起解放思想的大旗,又站在了改革的最前沿。 曾以“深圳建设”而成为改革前沿的深圳,而今又站在了“政改”的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8.
繁荣的经济为打击犯罪添翼──深圳、珠海、汕头采访记(之二)本刊记者杨屹泰,罗炳益特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的期存在着犯罪增加的问题给繁荣的特区煞了一遭风景。但经济的繁荣为警方提供了先进的装言、技术和充足的富力,力n击、防范、控制犯罪提供了坚实的后...  相似文献   

19.
从事教育工作后,我曾先后担任九年的班主任。1986年调入深圳,任全校政治课教学,1987年第一学期接任高三级的班主任工作,从中得到了不少的体会。八十年代的特区中学生,正处于改革的历史潮流中。改革给学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特区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学生们的思想、学习。他们勇于接受新事物,思想开放、敏感。但毗邻港澳,国外资产阶级文化的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0,(4):52-55
近20年来,中国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已成为沿海地区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这几个特区的经济发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