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教育目的前提的社会和人的既有存在、各种存在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意象性,是教育目的表述自身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只有这样,从这个出发点到目的地的实践过程才可能是一种合乎现实和理想逻辑的在"教育之内"的存在和"不断改组"的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过程也是教育制度与意识形态互相推波助澜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中,必须经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几个过程才能逐步建立起对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建构的关键是利益共享。以利益共享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不仅具有理论和实践依据,还具有现实条件。以利益共享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保障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3.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它作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型是马克思用来批判资产阶级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它表明资产阶级国家并不是什么伦理的国家,它提出的平等、自由、权利的学说也不是为了全体人民利益,而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关系不仅决定了国家和意识形态,而且还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使整个社会"物化",商品拜物教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就是经济关系在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作用的结果。卢卡奇和哈贝马斯虽然都吸收了韦伯的思想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现象,但是,卢卡奇否定经济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并因此把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韦伯化;而哈贝马斯关于系统入侵生活世界的观点则从经济系统对文化领域的决定作用这一维度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并使韦伯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马克思化。  相似文献   

4.
利益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价值认同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必由之路,是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理论在内的先进理论的逻辑必然,也是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经验结晶,更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的传播是价值观的传播。它通过满足利益诉求、提供精神寄托、产生价值共鸣、形成情感认同等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得到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既遵循一般意识形态传播的规律,又有知识传播的特点。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要揭橥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的主旨,满足现实社会各阶层群众在观念层面上对利益、价值、精神和情感的要求,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6.
历史周期率是一种规律性历史现象。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民众对统治者产生价值认同危机、制度认同危机、利益认同危机、公平认同危机,从而使统治者丧失政治合法性所致。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出路在于克服合法性危机:提高理论创新能力,解决人民的价值认同;提高执政为民能力,解决人民的利益认同;提高依法执政能力,解决人民的制度认同;提高构建社会公平机制和反腐败的能力,解决人民的公平认同。  相似文献   

7.
警察合法性就是警察执法必须能够获取社会大众认同,而且能够引导社会大众从行动、态度甚至精神理念上保持与警察权威的一致性。西方早期的工具主义威慑论认为,警察通过使用暴力对个体形成威慑来获取大众认同。这种认同主要取决于个体触犯法律后的风险估算,却不关涉价值。与早期工具主义的解释路径不同,"过程规制"模型认为,以决策公正与执法公正为核心的程序要素,能够带来警察执法的即时认同与长期认同,而且基于程序正义发展出的警察实质合法性对社会大众能够产生更大意义上的价值激励。"共享价值"视角下,"价值冲突论"则呈现出多元社会价值要素的碰撞给警察合法性带来的冲击。在当前中国以规范执法的量变积累推进警察合法性的质变发展过程中,阶层固化引发的"公共权力"与"公众利益"冲突、警察暴力使用中"制度保障"的缺位与"舆论认知"的标签化、公共秩序维护中公众的"盲从"与"搭便车"也同时决定着中国警察合法性构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辽沈大地上政权几经更迭,政治认同经历了复杂的变迁和斗争。辽宁解放后,党和政府从清理旧社会意识形态遗毒、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加强党员干部和全民意识形态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破旧立新",解构了旧政治认同、重构了社会政治心理、建构了新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新社会迅速站稳脚跟,留下了宝贵经验,对于当前巩固新时代国家政治认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社会行为主体日趋分化和多元化,利益格局也渐趋多极化。资本、商品、通信和新闻媒介的全球流动对主权国家的传统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形态形成巨大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要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就必须进行意识形态灌输教育,增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所谓意识形态领导权,就是指特定意识形态由于其理论的先进性和正当性,占据“道德制高点”,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并且以“正确政策”和“模范工作”践行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最终获得广大民众的自觉认同和领导权的地位。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特征表现为:生成的基础是社会认同,作用的方式是说服吸引,存在的状态是权威服从,外在的表现是道德制高点。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准则与内核呈现,对意识形态安全发挥着重要功能,它彰显了主流意识形态自身的理解力和实践价值、增强了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共识、承担着统领多元文化和抵御不良思潮的重任。完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的话语表达,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增强主体价值认同,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是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强化公众认同的实践路径上,要注重对理论的深刻阐释和加大宣传力度,为此,应注重传统文化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的耦合和创新,占领和巩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关注公众利益诉求,用生活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舆论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影响其发挥作用的"变数"非常多,农民是按照他们从组织者那里获益多少来决定其政治参与的程度。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化来积极介入生产活动这一农民生存的"核心地带",带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更主要的是满足并改善了底层民众的物质需求和经济待遇,由此赢得了他们的信念支持与政治认同,最终促成自下而上的"农民革命"。这一过程折射出党或政府的信念、目标或政策在其大众化、社会化过程中如何有效进行社会动员的问题,即在民众这一层面上怎样才能顺畅地让他们实现从"利益认同"到"政治认同"、"制度认同"再到"价值认同"的有效转换。深思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正在进行中的农村改革与发展乃至于政府的制度的有效供给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描绘与论证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景,建构与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感,影响着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行。在当今文化多元化格局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能为当代中国政治提供合法性支持、情感型归属与主体性确证,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本原性基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在多元文化冲突、西方文化入侵和文化话语权疲软下的三维危机呈现,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弱化的现实诱因。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焕发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活力,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是推进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重要进路。  相似文献   

14.
《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探讨了分工理论,将社会分化和社会矛盾建立在对社会分工进行考察的基础之上,将扬弃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全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然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工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主要是由特定的时代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政党的意识形态认同是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思想基础的存在,政党也将不复存在。本文从分析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认同与政党的关系,民主党派产生形成的政治意识及意识形态认同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民主党派意识形态认同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民主党派的政治意识及意识形态认同不仅主导着各民主党派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而且影响着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确立、发展和完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特别是毕业生就业思想工作,各高校已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进行统筹考虑和安排。就业利益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统一。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要在大学生就业需求、就业利益和就业价值阶梯实现的服务过程中,在增强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在就业指导中渗透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并在教育中区分不同学生群体、实现知行合一和主体间性,帮助大学生立足社会实际规划就业需求,统筹就业利益和其他利益的关系,营造自主创业的宽松环境,达成大学生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实现。  相似文献   

17.
葛兰西的“主导性理论”对传统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对政治理论的一系列关系概念作出了新的解读,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和公民社会,支配型统治和主导型统治,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错误意识和积极认同等。葛兰西的“主导性理论”尤其适用于分析和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柔性和当代社会主义社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意识形态社会整合功能的重要方式;高校成为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前沿阵地,是由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必然联系所决定的。受多种文化价值的冲击以及高校政策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已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所拥有的执政合法性资源要素主要有:意识形态层面的价值认同、政治层面的制度规则和经济层面的执政绩效等。在"革命理论"式解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陷入困境后,从现代性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魅力,是巩固和维护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一个必然选择。单纯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社会公正,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转变执政理念、巩固执政绩效,超越现代性分裂,维护和重建合法性资源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育人功能高度耦合。公平正义价值是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最相契合的核心价值,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支点。直觉主义的情感认同、理性主义的理论认同和经验主义的实践认同,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路径与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