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鸣 《廉政瞭望》2013,(7):48-48
说起李莲英,都知道他是西太后最得宠的太监。批评西太后的人,往往拿李莲英说事,说她宠信太监,祸乱朝廷。但是西太后却一直感到很冤,一叠连声地说,她不是汉太后,没有宠信过宦官,李莲英从来就没有对政事插过一句嘴,凭什么说人家干政?  相似文献   

2.
公元974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兵攻打南唐,大将曹彬被封为主帅,带兵出征。不过,曹彬向赵匡胤提出的唯一请求是,要将其最宠信l的太监田钦任命为随行副监军,一同出征。  相似文献   

3.
为生命作证     
<正>王北榆是平谷公安分局的一名女法医,从事法医工作20多年。她出具的1.9万份各类法医鉴定报告,没有出现过一点差错。她常说:"一是一、二是二、打断骨头对上茬儿。"凭着这股较真的劲儿,一件件没有头绪的案件在她手中真相大白。  相似文献   

4.
说到“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主席刘少奇冤案时,胡耀邦曾不止一次地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家都犯过错误,都举了手。就是陈大姐没有举手,没有犯错误……这位陈大姐是何许人也?她是否有什么特殊的背景?她怎么就敢公然唱反调?她是一时冲动还是深思熟虑?  相似文献   

5.
<正>在一师二团,说起大众超市的创始人栗海燕,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虽然她右腿残疾,但是她靠着顽强拼搏的精神,使自己的小商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拥有固定资产600多万元、员工24人。今年42岁的栗海燕,在她6个月大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长大后,由于父母的离异,使她被迫辍学,独自挑起了家里的重担。栗海燕曾经彷徨过、苦恼过、自卑过,但是她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她常说,一个人身体残疾不可怕,可怕的是  相似文献   

6.
星花  可欣  海香 《正气》2000,(11)
一 1999年初夏,刘晓爱告别繁华的临汾,就任蒲县纪委书记。当时有人说,刘晓爱当纪委书记不太合适,一是她没有从事过纪检工作,以前从事的妇联工作和纪检工作联系不大;二是她比较年轻,又是女同志,怕处理问题心太软,压不住阵。刘晓爱没有用语言去辩解,而是靠工作实绩去说话。上任后,她大刀阔斧地狠抓了大操大办、厂务公开、查办大要案等几项工作,硕果累累。原先对她持怀疑态度的领导、朋友如今纷纷点头称道:党组织没有选错人。老百姓喜欢这样的干部,说她是值得信任的一杆秤。临汾地区纪委书记王万年多次在大会上讲:“在大操大办…  相似文献   

7.
有个女子名叫孙燕,是毛泽东、杨开慧当年的保姆的女儿。毛泽东曾给孙燕写过六封信,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保姆与主人之间有过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佳话。孙燕说:我妈妈当时并不知道共产主义是怎么一回事,更不知道杨开慧的爱人毛泽东以后会成为新中国的最高领袖,她就知道杨开慧心地善良、待人诚恳、和蔼可亲。我妈妈说,遇上杨开慧这样的好人,你会把自己的心交给她,你会愿意跟着她去承受任何苦难……孙燕的讲述,让我们听到了一段保姆与主人之间惊天地泣鬼神  相似文献   

8.
会走路的梦     
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起来。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4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又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再无  相似文献   

9.
赵畅 《前线》2010,(2):55-55
<正>"靠山"一词据考出自于唐朝。唐玄宗宠信胡人安禄山,张洎与安禄山交好。一次,张洎与李白谈及与安禄山的交往,李白直言不讳地说:"胡人确有谋反之心,到时恐怕会连累你。你万万不可靠山,还是靠皇上吧!"不久,安禄山果然起兵反唐。张洎深有感受地说:"幸亏我没有靠山啊!""靠山"之说,从此流传开来。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我们党内有一位特殊的、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没有亲自指挥过任何一场战斗,却给敌军以巨大的杀伤力;他没有任职过我军任何职务,但其作用绝不亚于一位将军。 正因为他的特殊作用,毛泽东说他“能抵几个师”。 周恩来指着他,向张治中、邵力子等客人说:“他是1936年入党的中共党员,是我们派他到胡宗南那里去的。你们一定猜不到:蒋介石的作战命令还没有下达到军长,毛泽东主席就先看到了。” 这个神秘的传奇人物,就是被称为“中共超级特工”的大名鼎鼎的熊向晖。 熊向晖,在对国民党的秘密情报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党史天地》2006,(2):55-55
抗战时期曾传言丁玲离世了,鲁迅写诗悼唁她;后来她出现时毛泽东设宴欢迎。抗战期间毛泽东写的惟一一首词就是为她写的;她的一篇小说,让不少国民党士兵掉转了枪口。毛泽东的“战令词”丁玲因为倾向抗日入狱后,因很长时间没有任何音信, 于是就有了她已离开入世的传闻。当时上海左翼文学的领袖鲁迅先生还写过一首名为《悼丁君》的诗:如磐夜气压重楼,  相似文献   

12.
秦力 《党风与廉政》2002,(10):44-44
据《明史纪事本末补篇》记载,明武宗朱厚照带人亲自查抄刘瑾家产后,共得“金二千九百八十七万两,元宝五百万锭,银八百余万两,宝石二斗,金甲二,金钩三千,玉带四千一百六十二束。”这么多的财产都是刘瑾贪污受贿所得。刘瑾本姓淡,陕西兴平人,六岁时被镇守太监刘顺收为义子,改姓为刘,后进宫当了太监,由于刘瑾善于投机钻营,得到明孝宗朱佑樘的赏识。弘治五年(一四九二年)立朱厚照为太子后,便命刘瑾侍奉太子,刘瑾投其所好,朱厚照越发宠信刘瑾。弘治十八年朱厚照即位为武宗,很快便提升刘瑾为内监官、总督团营、司礼监等,掌握…  相似文献   

13.
何塞 《党课》2006,(11):48-49
去过巴黎的人,无不为巴黎灿烂的文化和浪漫的风情所陶醉。而这一切,都与一条河密不可分——塞纳河。人们说,塞纳河是巴黎的母亲河,没有她,就没有了巴黎的历史、文化、浪漫和潇洒……  相似文献   

14.
王成 《廉政瞭望》2008,(12):43-45
德国科学家奥托·李林塔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发明一架飞机算不了什么,制造一架飞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而试验它才艰难无比。"任何一种新机型的诞生都和试飞员密不可分,也恰恰因为这个职业的危险性,试飞员被称作是和平时期离死神最近的人。  相似文献   

15.
李友唐 《湘潮》2012,(6):49-49
1981年10月21、22日,我曾就《徐向前传》的编撰两次访问过彭镜秋大姐。 那年,彭镜秋已82岁高龄,满头白发,个子不高,瘦小而有精神。我们提到徐向前,她的第一反应是纠正54年前徐向前说过的一句话,她说:“徐向前说‘曾波和曾朴是一家的’,根本没有曾波,就是曾朴,怎么说曾波和曾朴是一家的呢?”  相似文献   

16.
<正>她自立自强,有人问她,嫁给一个监狱干警,不觉得生活枯燥有压力么?她却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有压力了!没有压力怎么才能把属于我的那半军功章拿回来啊?!看似俏皮的话语,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其中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只有她自己知道,可是她从来没有后悔,也从来都没有任何抱怨,她吃了多少苦,度过多少孤寂的日子,那都是无法计算,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描绘出新时期"警嫂"的良好形象,她不仅有了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7.
一位65岁的老大姐,早年研究中医药,后来办企业,积攒起数目不小的财富之后,她又将其用于公益事业,投资兴建了一所又一所老人公寓。她是独身。当我问起她做这一切的原因,她说自己的生命中有一个关键人物,曾经对她说过一句关键的话。  相似文献   

18.
<正>王德恒在3月8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对于光绪帝的中毒身亡,各种猜测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慈禧、李莲英、袁世凯最可疑。实际上,杀害光绪的最大嫌疑人应该是隆裕皇后。首先是光绪伤害她很深。隆裕  相似文献   

19.
两首柜礼诗     
宋朝有名的清官包拯写过一首拒礼诗。 那是在包拯六十大寿的时候,他吩咐儿子包贵,不管是谁送的寿礼,一律不收。但出人意料,皇上竟然派人送来了寿礼。面对皇上送的寿礼,包贵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请送礼的太监写几句,以便向其父禀报。于是,太监挥毫题诗一首:  相似文献   

20.
<正>编辑同志:我是一个继母,在继女九岁那年,我和她爸爸走到一起。虽然我也有过婚史,但第一次婚姻没有生育,再婚后也没有要孩子。一晃20多年过去,继女已经33岁了,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坦率地说,我再婚之后与继女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孩子在心理上一直对我有一种抵触情绪,误认为是我拆散了她生母和生父的婚姻。我曾试图做过沟通,但无济于事。五年前,我丈夫因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