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圈子圈套     
<正>前些年有句流行语:看了《色戒》,发觉女人不可靠;看了《投名状》,发觉兄弟不可靠。还有什么是可靠的?笔者不知道。但从近期若干事件分析,起码能得出一个结论——圈子也不可靠。过去大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有幸见识到各种形形色色的圈子。有校友圈子、老乡圈子。比如中石油的原高管冉新权、王道富。他们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是老乡,此外,还曾在同一个班子里共事,并先后执掌中石油旗下的长庆油田达十年之久。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他们或许说着彼此熟悉的乡音,共同追忆美好的校园时光。而如今,他们在同一天被免去职务。真可谓不是同年同月升,但是  相似文献   

2.
严正 《学习导报》2010,(19):40-40
《新湘评论》是一本有思想、有品位,值得信赖的好书。我喜欢看"湘江杂评"栏目里的文章,看后让人有大快之感。特别是《肢体导演张艺谋》一文。张艺谋曾以导演《秋菊打官司》、《红高粱》等电影走红。  相似文献   

3.
一枝红杏     
论坛里某女痛诉自家男人不好,完了长叹:出墙的心都有了。底下立即有人跟帖:骑墙等红杏。可是我们都知道会叫的狗不咬人,大声叫嚣着要出墙和等红杏的人只怕都是有心无胆基本是最可靠的人,反而是那些看贴不回贴还若有所思微微一笑的人最需要警惕,红杏多半就是他们内心某个角落里无边的欲望所在。  相似文献   

4.
看《长征》电视剧在北京一座普通的公寓里,老爸坐在客厅他的专座上正观看DVD《长征》。这几年,《长征》他已经看过几十遍了,其他是《延安颂》、《风雨同舟》,但最爱看的还是《长征》。反复看边看边指点,一见李德就生气,指着他道“坏家伙”“还在乱七八糟地指挥”;看见张国焘就叫“叛徒”,骂蒋介石是“坏  相似文献   

5.
清贫者无畏     
罗慧 《学习导报》2011,(13):63-63
清而不割,贫而不困,这是有信仰者的无畏。在方志敏《清贫》的字里行间,一个光辉而充实的人生写照如水印般渗透出来。清贫,不等于一无所有。《庄子》里记载了一个故事,庄子衣衫褴褛地去见魏王,魏王问他为何如此困顿不堪,庄子回答说":贫也,非惫也。"贫穷与困顿不一样,穿着破烂,  相似文献   

6.
单鸿恩 《唯实》2010,(10):96-96
据说电视剧《江姐》是拍给五六十岁的人看的。我就六十多岁,看了果然喜欢,甚至亲切。江姐及其许多革命者的最终命运都是我们已知的,他或她们只有二十多岁。这样的年龄,在今天不少人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搂着父母撒娇,即使结婚也在“啃老”。可是江姐等人却以同样的年龄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为了信仰,也为了理想。他们没有享受过,即使有享受的条件也义无反顾地予以抛弃,如《红岩》中的刘思扬,如《江姐》中的谢少爷和万县的副书记李歆林。  相似文献   

7.
任聪 《党的建设》2012,(10):20-20
我与《党的建设》这本杂志第一次接触是在大学时,在学院党委书记的办公桌上,没有翻开,只觉得神秘严肃,想来一定很古板。第二次接触是上班后,在单位的阅读室里,翻开一看,跟想象中的党刊有点不一样。于是,就有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从陌生到熟悉,《党的建设》带给我诸多印象与感受。  相似文献   

8.
吴文珑 《党的文献》2021,(3):111-120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建设》杂志在学习、宣传和介绍《实践论》《矛盾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理论界、学术界许多人士在《新建设》杂志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对《实践论》《矛盾论》之精神实质、基本观点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发.整体上看,这次学习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方式力求通俗化、大众化,学习态度重实用、务实效.对《实践论》《矛盾论》的学习和宣传,促进了人民群众思想认识的统一,提升了理论工作者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学习导报》2012,(24):59-59
因为《实话实说》而喜欢崔永元主持的节目,也因此对他的新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充满期待。然而,几期节目看下来,不仅感到失落,更觉得该节目像是对《实话实说》的反讽。舞台上那些“谢天谢地,你可来了”的嘉宾作为节目里被捉弄、被挤兑的主角,面对云遮雾罩、驴唇不对马嘴的问题,他们要巧舌如簧,睁眼说瞎话,来化解矛盾,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10.
寇研 《廉政瞭望》2013,(5):76-76
孙悟空有双著名的眼睛,火眼金睛——“我这双眼。白日里常看一千里路的吉凶”,夜里也能看个三五百里,赛过现代一切照明技术。不仅如此,火眼金睛还能在第一时间就能看出眼前活物的质地,是人是神还是妖。我们小时侯看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动不动就学孙悟空手搭凉蓬,眨巴眨巴眼,说,我有火眼金睛。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11,(16):34-35
6月初的一天,在位于北京五棵松附近的上岛咖啡馆里,《检察日报》记者邰筐终于见到了“风水大师”密坤乾(化名)。密先生和记者是老乡,在此之前,记者曾约了他四五次,在记者再三保证用化名,涉及具体人物和情节都作技术处理的前提下,他勉强答应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12.
正官员圈、娱乐圈、朋友圈、校友圈、老乡圈……套用一个俗套的句式: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圈子。如今,圈子却有被"玩坏了"的节奏:官员圈中贪腐不少,娱乐圈中黄赌毒频出。除了感叹"贵圈真乱"之外,我们是不是该好好想想,假如圈子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生活方式,我们该如何与圈子好好相处。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次中纪委全体会议上指出,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  相似文献   

13.
二芮 《廉政瞭望》2014,(22):71-71
张爱玲说“中国是没有跳舞的国家。从前大概有过,在古装话剧电影里看到,是把雍容揖让的两只大袖子徐徐伸出去,向左比一比,向右比一比;古时的舞女也带着古圣贤风度……”一转眼,爱玲的年代也是“从前”了,现代的舞蹈是否跳到“舞场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地步不敢说,但看每年艺考都美女如云,即便更小的女孩,不论喜不喜欢舞蹈,10个有8个拔过筋下过腰上过舞蹈班。电影里的舞蹈更是舞的出神入化,《画皮》里,演妖精的周迅正是凭着一支舞蹈将霍心诱感的心魔发作,从而被誉为“坠人凡间的精灵”。也有人说《十面埋伏》也就章子怡那段水袖击鼓的舞蹈好看,不过又有人揭秘说是一个男替身跳的。  相似文献   

14.
在《艺术人生》节目中朱军讲了一段他与父亲的往事。10年前朱军的父亲还健在,那时候是《艺术人生》策划最紧张的时候,朱军难得有机会能够回去看他,所以父亲晚年朱军基本没在身边,想让父母进京小住,他们不肯。朱军打电话,他们总说:放心吧,一切都好,好好工作,我们看着你呢。  相似文献   

15.
柯云  湘斌 《党史纵横》2010,(7):19-21
古人诸葛亮巧施空城计,吓退司马懿;今人贺龙巧施空城计,一举歼灭两个旅。熟知贺龙的人知道,贺龙军长肚子里的墨水虽然不多,但是他十分勤奋、好学。在行军作战中,他常常是《水浒》、《三国演义》、《孙子兵法》等书籍不离手,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将书中的作战精髓提炼出来,运用在实际的指挥作战中。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报业行列里,一些地市党报目前的处境十分尴尬,有时甚至是“四面楚歌”:领导不满意,群众有怨气,读者不想看,客商不青睐。寻求地市党报的办报变革,在中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那就是要看看上级党报的动态,尤其是要参照我党的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因此,每一次《人民日报》的改扩版不仅受到读者的关注,也受到我们这些地市党报人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7.
陈云和于若木夫妇育有5个子女。为了帮助子女们更好地学习,陈云专门为他们开出了必读书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鲁迅全集》,并规定了一些必读篇目,如《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8.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踏……”一部小说《红岩》,一曲颂歌《红梅赞》,她记载的是中国革命的历史,颂扬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江姐、许云峰,这些鲜活的面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坚强的革命意志,坚定的革命信念,砍头犹如风吹帽的豪情,愿把牢底来坐穿的大无畏精神,感染着一代代人,激励着一代代人。然而,在那动乱岁月,黑白相淆,《红岩》的作者竟蒙奇冤……请看本文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9.
周谷城是闻名中外的历史学家,毛泽东通晓历史。他们俩既是老乡,又曾一度是同事,因而他们也是一对老友、一对学者。 周谷城大发感慨:毛主席真是一个念旧情很深的人! 1921年,周谷城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执教英语。当时,毛泽东在一师附小任主事。同在一个学校里,彼此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常常是晚饭后毛泽东来到周谷城处,促膝长谈至深夜。有一次,毛泽东看到周谷城的书架上有英文版的三卷《资本论》,很感兴趣,说:“你读这个,不怕引起麻烦吗?”周谷城笑而不语。从此,毛泽东对周谷城刮目相看,还不时地从自己那里拿一些关于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20.
人需要锻炼     
杨绛 《学习导报》2011,(2):45-45
牛顿在《原理》一书里说:"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不必要的,就是徒劳无功的。"哲学家从这条原理引导出他们的哲学。我不懂哲学,只用来帮我自问自答,探索一些家常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