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理应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这符合人性的基本要求、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同时也是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所必需.注重主体性、凸显人性化、关注精神世界、提升幸福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校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人文教育,大学里的学生们对人文关怀的缺失主要是由于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和观念、思想和信念、道德修养、理论思维等各个方面的诸多问题存在于高校大学生之中。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硬性要求是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人文关怀为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关怀的领域下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要求教育事业,对于高校大学生关注心理上的健康与现实上的需求,尊重大学生个人的个性发展,用于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建设起到积极向上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杜防 《工会论坛》2014,(6):53-55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相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也为高校进一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是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要求,也是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个性化以及忽视学生内在需要等方面,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必须通过关注大学生的感受和需要、构建和谐校园等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强调人的精神性、淡化人的自然性,强调理论的灌输、忽视人的情感的培养,强调人的纪律性、忽视人的主体性等人性缺失的现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价值取向上,从单纯强调社会本位向社会与个人共同发展转变;在教育内容上,从泛政治化向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转变;在教育方法上,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  相似文献   

5.
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关注与解决人的问题,两者统一于"人"之中。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由于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重理性轻情感等原因,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相对缺失。为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人文关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大学生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以人文关怀丰富"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承担着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而且还应该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当前,大学生自杀、他杀、故意伤害其他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既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极度漠视,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中生命教育的严重缺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对生命的责任意识,提高生命的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统战工作在做好团结、支持高校统战对象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服务功能上却表现为缺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培养新世纪合格接班人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党的思想理论工作部门和教育部门相互协调和合作。高校统战部门、统战队伍以及统战对象具有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优势,从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目标、有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手段和措施等方面入手,高校统战队伍及统战对象能够在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学生为对象展开的,其目的就是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此过程中的适当激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适当的激励,即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激励机制的合理运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中的重要部分和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学科主体间性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为主,参考管理学基本理论,对激励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的本质、作用,及其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环境中的应用进行基本概括。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社团是高校一支非常重要的学生组织,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和通过社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之中。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多种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特点,如教学活动中主客体关系向主体间性转变,教育内容传播由"单向传播"向"多向传播"转变,教育环境由"封闭"走向"开放"等。这些新的特点从多种角度、不同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体现在大学生深度依赖互联网但信息素养教育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意义关怀的缺位以及大学生现代"自我"的出现导致政治价值取向走向相对主义等方面。由此,今日之高校必须针对这些危机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形成了极为宝贵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这些理念和实践具有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践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存在理论学习不深入、学生思想动态调研不充足、专业技能学习不及时、融入学生群体不顺畅、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不稳定、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融合等薄弱点。针对这些问题,应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和实践,将一切工作的初衷紧紧围绕着学生这个群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要素研究、国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找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总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网络社交平台,不仅给青年学生带来新的话语空间,也改变着他们的交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微博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正确认识和把握微博的传播与交互特点,充分发掘微博的独特优势,探寻微博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之策,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次的结构或子系统构成和运行的有机系统,师生信任结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之一。从对社会学中信任结构的剖析、对目前学界研究成果的论证、对思想政治教育最一般本质的确证中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信任结构具有"两面性",它既是一种特殊主义信任,又是一种普遍主义信任。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信任的结构内涵或特征,不仅在学科建设上而且在实践维度中都具有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的人格魅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道德品格、知识结构和情感因素等三方面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的人格魅力。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者提高自身人格魅力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强化和完善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倡导诚实守信理念,提升大学生的诚信修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建立、完善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两课”教育是基础,管理规范的科学化是前提,诚信制度建设是根本,诚信监督机制是保障。  相似文献   

18.
高等院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之主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大力加强高等院校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也应该包括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两方面。本文重点探讨我国高等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主体中,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在高等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政治信仰教育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代表人民共同利益的崇高信仰教育大学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随着国内和国际局势的巨变,大学生的社会政治信仰也发生了嬗变,共产主义理想正在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从实际出发,结合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以多种形式循序渐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政治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交融的互联网时代,形塑了多元的社会心态。当代高校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问题。“00后”大学生作为“数字原生代”,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时代找到他们存在的地方,厘清影响其价值观和心态的多元文化,和他们一起建构能够顺应时代要求的生活和价值,建设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心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肯定引导、去标签化、多主体参与为导向,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更好地与“00”后大学生实现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