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妹 《学理论》2012,(10):235-236
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人的道德问题方面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旨在从人性论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梳理了人性论的主要思想内涵,分析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最后提出人性善恶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2.
刘敏 《学理论》2010,(7):61-63
科技发达的西方国家都有适合于基础研究发展的良好思想环境。中国缺乏基础研究的思想传统,在对基础研究的认识上偏重工具理性。只有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大力提倡理想主义,才能促进中国基础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方宪政民主的理论来源从总体上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督教文化,二是近代自然法学派的权利政治观。具体而言,则包括四个方面:源自基督教罪感文化的人性幽暗意识,基督教二元政治观,自然法学说和契约论思想。由基督教的罪感文化和人性幽暗意识衍生出了权力悲观主义和制度设防理念;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基因经过多次嬗变导出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社会与国家的二元界分;自然法学说蕴含着自然权利的思想,并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评判现实政治法律制度正当性的正义体系;契约论则满足了人们关于政府来源合法性的道德追问,提出了国家产生于契约,政府权力应当分立并相互制约的思想。通过梳理上述四个要素与宪政民主的关系,意在说明,西方宪政民主是建立在西方特殊的政治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4.
试析当代西方文化思潮主流思想及其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岩 《理论探讨》2006,(4):48-50
当前,文化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各国都在加紧对文化战略的研究。由西方中心论走向非西方文化觉醒,由文化冲突走向文化共生,由霸权主义文化走向多元文化,由消费文化走向民族文化,由战争文化走向和平文化,将是当今西方主流文化思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论西方环境伦理学在中国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内的环境伦理学界在移植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重建,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伦理学——环境整体主义的道德哲学,它既涵盖了整体主义的和谐发展论,又包括完整的环境正义观。  相似文献   

6.
蓝玉林 《学理论》2009,(7):85-86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想。把这个思想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就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本理念。这一理念既包含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含义,又包含为推进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含义。克服了工具理性的缺陷,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好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人性问题历来是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重点和出发点,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性的解读内容和方式不同,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无论是古希腊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性的哲学审视,还是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性自然性的追问,以及启蒙运动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的理性的彰显,都十分关注人的存在,注重以人性的视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其中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道德论者大都认为马克思从正义的道德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不正义性,但他们对马克思持有何种规范性正义的解读却存在差异与分歧。分析比较他们见解的异同,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启示:在理解马克思正义观乃至马克思的整体道德观时,将马克思对于包括正义在内的道德解释与马克思自己的道德价值立场区分开来是有必要的;从自然权利出发建构马克思的规范性正义不仅存在许多理论未决的问题,而且与马克思对抽象的"自然正义"的拒斥也是相违背的;正义观念不能脱离生产方式得到解释,并不是说正义就不能作为规范性道德对一定的生产方式或社会制度进行道德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对人的生活、生命的关注和重视是古希腊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哲学理念.在中世纪,生命价值观是上帝取向观.文艺复兴开始了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人的生命、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尊重.社会发展到现代后,西方文化中对人生命的研究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34)
在全球化语境下,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渗透我国的意识形态教育,尤其是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需要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新形式,探索互动交往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深奥的治国思想,“半部《论语》治天下“,更证实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既需要大量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也需要挖掘自己的文化瑰宝。本文从行政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论语》中的治国思想,主要包括“齐之以礼”的政治观、“为政以德”的行政观、“举贤任能”的人才观和“正名”“立信”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9,(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我国青年群体的发展,从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提出了众多富有创见的新观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如何认识青年学生、如何教育引领青年学生、如何发挥青年学生作用"[1]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思想理论体系。习近平青年观,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新时代党做好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因此,深入挖掘习近平青年观的内涵,将其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无论对于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还是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两论”思想是江泽民党建理论的重要部分。和平与发展两大课题、党情的两大根本性变化、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两个先锋队、两个纲领、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要注意抓住两条、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两论”思想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展示了江泽民党建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宋立顺 《学理论》2012,(20):24-25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在政治思想史上的影响巨大,各个时代的人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从着重从君主和人民的互动这一角度论述《君主论》一书中的"重民"思想,以期对马基雅维利及其《君主论》一书有全方面地认识。  相似文献   

15.
谭璐  韦鸿鹏 《学理论》2009,(20):214-215
全球观教育是全球化背景下公共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从全球观教育理念、内容安排和教育指向,全面阐述了全球观教育的内涵。它是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视野.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一代大学生,有助于培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全球公民。并提出了全球观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构想。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4)
数学建模即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建立的数学模型,它是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结合教学案例,利用认知心理学知识,提出促进学生建立良好数学认知结构以及数学学习观的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任丙强 《行政论坛》2011,18(1):48-51
西方国家的环境决策日益注重普通公众的参与。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机制中,公众参与存在着其他各种不同的尝试。但在基本程序方面具有相似性,一般由三个步骤构成:一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决策问题的相关知识和背景;二是通过小组讨论、沟通以及协商等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讨论该问题需要注意的各种价值、标准;三是通过工作小组的方式起草政策建议,并提请专家进行技术上的评估和咨询,并完成最终的报告。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公众参与者的代表性,公众参与介入决策的早期阶段,非专业公众与技术专家并重,公众参与过程的商议性。而局限性在于:参与成本高昂,参与和商议过程中存在着宏观与微观权力结构上的不平等,参与的代表性与商议质量之间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18.
民主是20世纪使用最多、最广也是最具歧义的概念之一。美国学者萨托利在《民主新论》一书开篇就说:民主的概念注定会产生混乱和歧义。因此,从学理上厘清民主理论特别是西方民主理论的发展脉络,对于我们充分认清西方民主制度的本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这方面,辛向阳研究员的《20世纪西方民主理论论析》一书  相似文献   

19.
西方政府应服务于民的思想由来已久,在古希腊的公共性理念中就已体现了这一思想,而近现代的社会契约论为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论证,当代的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则使这一理念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得到新的发展.这些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0.
季托 《理论导刊》2021,(3):118-122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数字环境既是实践背景,又是技术工具,也是研究对象。在数字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分众化和个性化特征日渐突出,数字技术重塑着舆论格局,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精准化实施已经成为现实吁求。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通过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群体画像、对思想问题进行研判和预测、进行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产等,有效提升分众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但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数字技术也存在着隐私问题、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方法论问题等诸多现实难题。科学建构数字环境中分众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辩证统一,将科技智能与实践智慧相结合,在科学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深度互动中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