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玄论战 ,也称科学与玄学论战或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论战的实质是两种人生观之战。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用什么作为指导人们生活、行为的一般法则 ,即科学能否支配一切人生观的问题。通过论战 ,清楚地反映了双方理论上的缺陷。科学派高扬科学主义大旗 ,促进了近代以来科学意识的普及和科学教育的发展 ,具有巨大的启蒙作用。但是 ,科学派把科学作为社会人生的普遍原则来解决人生观问题 ,暴露出一种逾越本分的科学万能的意愿 ,导致科学主义的泛滥。现代新儒家 (玄学派 )试图通过科学与哲学的划界 ,重建儒家的道德形上学 ,但是并没有给予科学与哲学、知性主体与德性主体以平等的地位。现代新儒家的人文睿智常能指出全盘西化论者的肤浅 ,但却难免落入传统的窠臼。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与新月派的论战,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论战的是非,已有定论。关于新月社的性质、地位和历史功过,本文不打算涉及,仅就闻一多先生对鲁迅的“忏悔”谈点看法。闻一多说:“我与鲁迅先生从未会见过”。是的,他们两人没有会见过,连文字上的交往也未曾有过。那么,闻一多先生为什么要向鲁迅“忏悔”呢?  相似文献   

3.
科玄论战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的马克思主义者、自由主义西化派、现代新儒家在重建中国现代人生哲学问题上的一次深层次理论冲突。三派分别主张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主义 (实验主义哲学 )、人本主义 (生命哲学 )与复兴的儒学作为构建现代人生观的理论基础。通过论战 ,三派的理论分野开始形成 ,同时也显示了深层理论冲突的特点。关于现代人生哲学的建构应以什么样的理论为基本理论基础的争论 ,是这场论战最重要的意义所在。以梁漱溟、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 (现代新儒家 ) ,主张以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生命哲学的理论为依据。强调只有…  相似文献   

4.
1923年,中国学术思想界发生了一场科学与玄学的论战。这场轰动一时的争论,其核心是自由意志问题。参与争论的双方都各有偏颇:张君劢等玄学派以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为底蕴,努力为唯意志论辩护;科学派则从机械决定论和还原论出发,完全否定人类享有意志自由。  相似文献   

5.
围绕“烟草院士”和中国烟草业“降焦减害”政策,一场“大论战”一触即发。而这场论战双方的主角,不仅在学术界,很可能是两个国家级政府部门——卫生部和国家烟草专卖局。  相似文献   

6.
刘晓岚  郭子辉  徐占品 《前沿》2010,(8):147-150
鲁迅与梁实秋在20世纪上半叶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史上罕见的战辞激烈、战文繁密、战时长久的论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鲁梁双方人生际遇不同,由此而造成的性格差异是能够形成长期论战的内因,而鲁梁双方所接受的美、日不同思想的影响和当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形成论战的外因。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论战中双方的观点和态度都存在一定的非理性化倾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引入哈耶克关于“建构论唯理主义与进化论理性主义”的理论架构,尝试着从知识论基础的角度,对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场论战(“科玄论战”与“民主与独裁”之争)加以重新审视。文章认为,以往仅就“玄学派”的哲学基础———“唯意志论”展开剖析,尚不足以完全凸显其所持的全部观点,也无法充分揭示“科玄论战”双方(分别以丁文江、张君劢为领军人物)真实对立之所在,更不能解释他们两人在“民主与独裁”之争中的各自表现。而从哈耶克所提供的视角切入,则可发现,标榜“科学万能”的丁文江在知识论上秉持的是“建构论唯理主义”,由此导致了他对“全知全能”寡头政治的醉心向往;与此相反,谨遵“进化论理性主义”的张君劢则出于对科学理性局限性的清醒认识,反倒在“新式独裁论”甚嚣尘上之时固守了其自由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8.
(一)朱光潜先生是解放以后在美论争鸣中力主用实践观点解决美的本质的问题的。这的确是卓见。 问题在于,不仅在中国美学界和哲学界,而且几乎在全世界美学界和哲学界,对于什么是实践,至今都还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世界哲学和美学界的一幅独特的学术图景是:大家同时都讲“实践哲学”或“实践美学”,但是,在这一“共名”之下,却进行着马克思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的尖锐理论斗争。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在中国由于学者们的不断“关怀”,“科学主义”(scientism)一词时常被提起,更被视为贬义词而不加分析地拒斥。这种做法常与学术反科学运动有某种内在联系,当然在我看来也与对科学的无知、忌妒有关。什么是科学主义?实际上很难说清楚。奇怪的是,当其指称没有界定时,学者们竟也能大胆地批判之。著名科学社会学家本戴维(1920-1986)写过一篇文章《科学、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对反科学运动的由来讲得很明白,对“反科学主义”也给了界定,但没有直接定义科学主义。当今学术界提到的“科学主义”一词,听…  相似文献   

10.
南斯拉夫哲学界,自一九六○年分裂为两大派:“实践派”和“辩证法派”。“实践派”自称为“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主要代表人物有米·马尔科维奇、迦·彼特洛维奇、晋·弗兰尼茨基。“辩证法派”被认为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派,又称本体论主义派。代表人物有安·斯托伊科维奇、博·舍希奇、杜·涅德尔科维奇。在六十年代,实践派占压到优势,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从六十  相似文献   

11.
穆藕初先生成功创业的真正鼓舞人心之处,乃在于创造了一种合乎世界潮流的经济组织.先生对中国的“有钱人”是失望的,而自认为是“新式资本家”,却仍难免“生意人”之诮.在文化上,先生强调“国学根柢既深,方能吸收他国精华”.在国民性改造方面,先生尤强调责任心和公共心,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身处动荡之世,先生对国际国内的大势,不仅见解深刻,而且有非常准确的预见.先生清而不耀,和而不流,真正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物.先生一生,曾两次出任国民政府高官.惟有“傲骨”,而不能“合时宜”.  相似文献   

12.
严骏 《民主与法制》2014,(22):48-50
你相信吗?一位女士到法院起诉要求与先生离婚,却被法院告知十年前在另外一个法院自己已经“被离婚”。完全蒙在鼓里的她尽管与先生聚少离多甚至是不见面。但她认为自己还是他的人。那个“他”,其实不是一般人,而是国内闻名的“钢铁大王”,是腰缠万贯的巨贾富翁。结发妻子何故“被离婚”?当事人何故成了“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13.
国际学术界关于人类学学科归属讨论述评(DavidHicks)何大伟人类学是否是“科学”的争论国际人类学界中正在进行着一场关于“人类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还是一门人文的学科”的争论。这里,我把自己认为是有趣的争论论据进行述评,以介绍给中国学者。怎样评述这...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流派──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当代社会科学的成长造成了强大的影响,由此而形成了社会科学的两大传统──实证社会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派在社会科学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上抱有不同的方法论准则。本文试图对两派在方法论上的分歧作一番梳理,并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对彼此的分歧进行分析并寻找双方的溶合点,以期在两座分立对峙的理论山峰之间架设一条可以沟通的桥梁。实证社会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的分歧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或者说。它们在社会科学哪些最基础性问题上有分歧呢?我们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然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的争论在国内外学界仍长期存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基本原则和现实目的等方面进行考究,历史唯物主义既不是纯粹的科学主义,也不是纯粹的人本主义,而是实践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16.
由大革命失败缘起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继而导引出“中国社会史论战”。社会史论战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对“封建”的理解,以及对“封建制度”、“封建社会”、“封建时代”的认定。以陶希圣为代表的古典封建论,多不放弃在“封土建国”含义上使用“封建”一词,强调的是“分封采邑”、“领主经济”等含义,不赞成将秦汉以下称之为“封建社会”。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泛封建论,不再取“封土建国”义,而指一种社会形态,从而最终确认战国至明清两千余年的中国为封建社会,并认为现代中国仍处于“封建关系”之内,故现代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相似文献   

17.
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借用社会学的“戏剧论”和经济学的“对称交易论”,该文认为,作为一种“交易”的“网恋”现象,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在“前台”,如果“网恋”双方在信息上的交流是充分的,那么“网恋”双方的信息输入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就直接决定着“前台”信息交易和初次“后台”交往能否成功地得以实现。在“后台”,如果“网恋”双方在资源拥有量上对对方是真实的预期,那么“网恋”双方资源拥有量的充足、稀缺程度对比,就直接决定着“后台”资源交易和持续交往乃至结婚能否成功地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该文对“网恋”的过程与结果进行了“假设——命题”和模型分析。最后,该文还从韦伯的“理想类型”的角度,对其分析模型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8.
在群星璀灿的现代中国哲坛上,以科学家的身份而留名的,丁文江大概可以算作第一人了。虽然,他并不是一个“职业”哲学家,但是,由于他在“科学与玄学论战中”的特殊作用以及他对马赫等科学主义的介绍,使得他能够处于中国现代哲学史比较醒目的地位。丁文江,字在君,笔名宗淹,1887年生,江苏泰兴人。在其15岁时就因才智过人而被泰兴县知县尤章纳为弟子。尔后即去日本和英国留学二年,1906年考入遐迩闻名的剑桥大学,1908年考取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动物学和地质学,稍后又进入德国富莱堡大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问题的探索 ,由此而产生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思潮或流派 ,即“市场社会主义”思潮或流派。“市场社会主义”是泛指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如何结合等一系列问题的经济学说和理论模式。“市场社会主义”流派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最早探索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出现了关于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结合还是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大论战。奥地利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塞斯 (LudwigvonMises)和哈耶克 (FriedrichAugusivonHayek) ,前者的代…  相似文献   

20.
所谓辩证法的本质是指,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来说,辩证法的基础、本性、根源究竟是什么?是认识论的,还是本体论的?这在我国哲学界目前实际上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辩证法是本体论,这种本体论又是与人的实践、历史活动无关的本体论,其实是旧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它关于辩证法的典型表述是:“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宇宙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第二种看法认为辩证法是认识论,“是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