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国“同性婚姻”草案的风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00年4月,加拿大给予同性或异性同居人士等同婚姻关系权利的"C-250"草案通过以后,婚姻定义更改为"两个人之自由结合",同性婚姻一下子成为一个困扰加拿大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美国家出现了对同性婚姻或对同性伴侣赋予部分家庭权利的立法浪潮,然而我国对于涉外同性婚姻的规定仍处于空白。这不但不利于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也有可能给我国的相关机构造成工作的不便,一味的否定甚至可能有损我国的人权形象。本文在对我国现有涉外婚姻立法和同性恋者家庭权利的主要诉求进行审视后认为,在我国国内立法承认同性婚姻之前,法律无需单独为涉外同性婚姻进行规定,只需在适用中区别处理。  相似文献   

3.
当代社会婚姻的主流主体是一男一女的结合,但不是唯一主体。婚姻当事人是生活伴侣,必然同居,这是婚姻内在的本质要求。异性婚姻仍然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共存亡的身份形态,值得倍加遵从与推崇。生活伴侣是一种有别于婚姻及单纯意义上的同居,而为法律认可的身份关系,同居也是其内在的本质要求。为法律认可的生活伴侣或同性婚姻,我们只能以待异性婚姻一样的视角“平等”待之。与受法律认可的婚姻或生活伴侣无关的同居:一是违法同居,不予以法律保护;二是理论上认可的合法同居,依据契约身份关系及现代民法的基本原则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4.
同性恋是古已有之的人类现象,但是很多人对其存在异议.随着同性恋权利运动的开展,人们对同性婚姻愈加关注,对同性婚姻进行立法保护也具备了现实基础和法理基础.现阶段,对同性恋采取准婚姻的立法模式,更符合我国的实际.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而这必然是社会的多元化时期。在转型期中,要求同性婚姻合法化声音的泛起给中国又增加了一个争论因素。如何面对这种转型期古已有之的社会现象的突然爆发,是考验社会公正以及自由幅度的试金石。虽然事实与价值的争论从休谟之后就未停歇过,之后对同性性行为的看法也日趋多元,但是对待同性婚姻的保护问题,无论是自由还是宽容,都是我们现在社会转型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确无效婚姻概念的内涵,学术界对无效婚姻概念内涵的认识也存在种种缺陷。在把握“无效婚姻”内涵时必须考虑无效婚姻与违法婚姻之间的关系;明确无效婚姻自身的特点;用“属加种差”的下定义方法来明确无效婚姻概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婚姻的概念是整个婚姻法学的基础。我国的婚姻法认为婚姻应当是一男一女的法定结合。这一规定源于男女因为婚姻结为夫妻,组成家庭,生育子女的历史传统,其内在的要素是强调男女两性的结合与结合的合法性。现实生活中生育与婚姻分离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性之间的情感依恋和组织家庭共同生活的追求客观存在,对传统的婚姻概念提出挑战。同时,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婚姻概念的使用实际上存在着合法婚姻与非法婚姻的差异,不能保持法律用语的同一性。揭示婚姻的概念需要从婚姻的内在规定的分析出发,研究婚姻固有的特征,区分婚姻学上的婚姻一般和法学上所规定的现实婚姻制度,区分婚姻、合法婚姻与非法婚姻,并由此揭示婚姻制度的法学涵义,提出完善婚姻认定的法学思考。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法律规定不适用和离婚举证困难等原因,“同妻”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但随着《民法典》时代的开启,这一状况将得到改观。性取向与“重大疾病”一样,对婚姻家庭生活影响巨大,配偶应享有知情权。隐瞒性取向结婚的行为构成欺诈,并会严重损害配偶的权益,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价值取向相背离,不具有受法律保护的正当性基础。由于《民法典》对可撤销婚姻的规定并不是完全封闭的,相关司法解释也没有禁止当事人以所列之外的理由主张撤销婚姻,故配偶可根据《民法典》总则编第148条之规定要求撤销婚姻,并就造成的损害要求对方予以赔偿。  相似文献   

9.
"80后"中国女性婚姻观念变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女性作为我国的首批独生子女,其不同以往的成长环境促成了新的婚姻模式的产生,引起了人们对婚姻内涵的全新思考,从婚姻主权、择偶标准、婚姻目的、家庭观念以及对离婚、再婚的认识分析她们的观念变化及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韩国婚姻家事法律制度体现出独有的特色,韩国制定了专门的家事审判程序,设立了“家事法庭”或“家事法院”等专门机构。其婚姻管理模式方面与我国存在诸多不同,为重新审视我国的婚姻家事法律制度提供了诸多可以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