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与行政区划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行政区与经济区分布的不一致,我国的经济区域大于行政区划,行政区在社会经济中具有决定作用,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造成了行政区经济。行政区经济的发展是逆区域经济发展的,解决行政区经济问题应该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建立与经济区域相符的行政机构。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对传统的行政区与经济区重合的模式提出挑战,行政区只有扩大边界迎合经济区扩大的需要。“市管县”体制的衰退和“省管县”体制的推行成为县级行政区边界扩大的路径选择。“省管县”体制运行的基本条件是市、县两级政府地位对等,以避免“市管县”体制造成的市、县“零和博弈”和“同构竞争”。同时,“省管县”可能面临的新问题值得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在中央政策引领、实践变迁推动、未来发展需要的三元因素推动下,成渝地区通过搭建统一领导组织机制、确立互惠互利共享原则、打造改革先行试点新区,在实质上破除了“行政区对经济区的割裂”。为应对成渝地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应当从完善成渝地区法律协同机制、强化区域一体化发展体系、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创新政策协同联动机制、探索共建共赢利益联结机制、调整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4.
流动的公共性——我国区域政府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区域政府的研究试图解决行政区经济与行政区行政的双重难题,但由于忽略了中国政府的复杂形式,这一研究容易湮没在多中心治理、城市联盟、府际关系、区域公共管理等一系列的理论交织之中,从而影响其作为理论原创性的内在意义.国内区域政府经过了政治大区、经济大区和生态大区的不同发展阶段,说明了基于中央政府权威的区域政府形态的内在缺陷.因此国内区域政府的建立应当立足整体国家前提下公共性与区域性的内在统一,既体现中央政府对区域内政府的约束作用,又要体现区域内政府的自主性及合作治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伴随区域公共议题日渐突出,传统的治理模式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公共管理实践,许多公共事务由于涉及不同管辖区,已经超出了单一行政区划的范畴,演变成跨行政区公共服务难题。这一转变在理论脉络上体现为府际关系到区域公共治理的变迁,在治理机制上体现为整体性治理对传统官僚组织模式的完善,在政策演化上体现为从地方政府竞争到寻求合作治理的努力。跨区域公共服务的供给必将经过理论和实践探索,搭建多方合作治理的架构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区域发展进程中,政府效用与公共效用之间边界模糊、利益碎片与共同利益之间难以聚合、行政组织与行政区划之间接口缺失、“代理人”与“代言人”之间的角色冲突,导致区域公共治理一体化进程中政治协调的障碍生成。区域逐渐增长的利益需求、制度安排、区域战略是区域政治协调的内在机理。政府职能、经济发展、社会整合是区域政治协调的主要层面。区域的公共利益平台、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是区域公共治理中政治协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城市群发展的S曲线变迁,中国区域公共治理相应经历了三种治理形态转换:行政区经济-区域融合-区域一体化治理,形成两者之间双S曲线动态互动。通过两者之间螺旋互动的制度变迁,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公共治理形成动态耦合,实现区域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这不仅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也体现了经济基础变迁速率决定着上层建筑变迁的速率。在增量改革思维下,基于国内外经验的借鉴,区域结构基金、权威城市联盟、区域政府构成中国城市群区域治理近期、中期、远景三重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实质是一种区域环境质量公共产品的提供。地方政府合作是实现跨行政区水污染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利益和相关的制度安排是影响地方政府合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从这两个基本要素出发,构建地方政府合作的动力、运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区域公共管理地方政府职能除需具有一般行政区的管理职能以外,还需具有区域公共管理即区域政府合作职能。区域公共管理地方政府合作需要在树立合作行政理念、转变传统行政职能、实施合作行政整体性治理以及在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合作监督机制和违约处罚机制等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0.
跨界水污染的治理并不是单个地方尤其是单个地方政府所能完成的。传统的基于行政区划的“行政区行政”治理方式已经陷入了困境,进而催生了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治理制度安排。这种治理方式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观念的创新、制度环境的创新及组织安排的创新。各地方政府必须要以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为价值导向,积极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进而建立起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协调、伙伴关系、双赢或共赢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西方学者对中国经济特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84)为研究的起步阶段,研究文献数量不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第二阶段(1985—1991)为研究的蓬勃发展阶段,研究的领域大大拓宽,有较高的理论和学术深度。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阶段,涉及的内容更广泛,大量开展跨学科研究。西方学者重点研究了经济特区成立的背景、原因、性质、特点、发展战略、影响、经验启示等。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一种新的竞争形式,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本文从分析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出发,并提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外商投资区位研究的理论前沿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系统考察了近几十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研究的理论前沿及重要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我国外商投资区位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述评,指出了未来我国外商投资区位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专属经济区制度中其他国家的自由受到沿海国管辖权的一定限制。专属经济区上空的法律地位是公空。但军用航空器在近海上空的飞行 ,因涉及主权安全的问题 ,容易产生纠纷。  相似文献   

15.
吴焕香 《理论前沿》2005,(13):42-43
资金是开发区建设的一大瓶颈。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只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以市场为手段,以市场化运营为主要特征,构建多渠道投融资体系,是满足软硬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一)盘活存量资本。开发区现有土地资源、已形成的固定资产和债权构成了存量资本。在存量资本中因资本性质、形成过程、构成要素等的不同使资本内在含量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如果能对存量资本进行结构优化、分类管理,合理使用,将构筑开发区资本运营的基础平台。如同“经营城市”,开发区也可以在土地使用权和固定资产产权转让与经营、无形资产特许经…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应该以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为标杆,以法律制度为唯一准绳,以境外经贸区、自由贸易园区和剩余外汇为辅助手段,以建立自由贸易区四大圈层为战略抓手。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应该建立“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际政治经济战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全球化、大力拓展中国经济领土”等四大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1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将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作为贵州的定位之一,此定位对贵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旅游资源是创新区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坚实基础。将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研究上升到理论高度,对于创新区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今天,我们在回望、检阅、总结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谋划进一步推进解放思想的同时,有必要检点、廓清解放思想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的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9.
彭心安 《理论前沿》2004,(16):24-25
邓小平不仅是特区的倡导者,也是在每一个发展关口为特区引导思想、破解疑难、排除阻力、支持发展的推动者。1984年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时亲笔题下的“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充分表达了总设计师对特区的殷殷希望。回首特区创业发展的历史,厦门特区用经济文化事业高速  相似文献   

20.
人才资源配置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依据人才开发理论,结合铜仁地区两带两圈发展战略,就如何通过进行人才结构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人才综合协调开发的格局,进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