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我国中医药的长远健康发展,党组织卫生部提出强化中医药立法工作。强化中医药立法工作对中医药行业整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结合强化中医药立法工作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现阶段我国中医药立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出针对性解决对策,有效强化中医药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2.
国际视角下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医药事业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立法保护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国际传统医药知识产权立法保护情况的分析,提出完善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立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法,以国法振兴“国粹” 2016年,最富中国特色的立法成果,莫过于12月出台的中医药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标志.而以国家立法保护这一“国粹”,则是中医药界魂牵梦绕的期盼.然而自1983年提出立法动议后,立法进展却始终徘徊不前,从2008年至2015年七年间,中医药法先后4次列入人大立法计划,却千呼万唤难出来,立法的艰难曲折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但中国需要一部系统的中医药法。从世界立法现状来看,有关中医药的立法反而是西方国家先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世界上有54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相关法案,92个国家颁布了草药相关法案,做到了传统医学单独立法管理。中国为了制定更完善的中医药法,有必要研究和参考西方的相关立法。本文通过对英、美,加及澳大利亚四个西方国家的中医药立法体系比较,试图对我国中医药立法的起草研究提供点滴参考。  相似文献   

5.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结束后,中医药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依法治理中医药事业,已成为管理中医药各项事务的主要方针,这对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推进和保障中医药事业"九五"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实现,将起到重要作用。现本文就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依法治理中医药提出几点思考,与同道们共同商榷。一、中医药法制建设工作现状(一)立法工作不断推进,中医药法规体系框架逐步形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中医药立法工作,以我国现行《宪法》第21条"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规定为依据,加强了中医药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技术标准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工作。初步统计,到目前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老龄化和新冠疫情常态化的社会背景下,“互联网+中医药”的作用日益凸显,不断完善我国政策及法律法规对该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我国“互联网+中医药”仍存在诸多法律困境,如中药材质量、人员监管、个人信息及互联网医疗的局限等。因此,探讨通过推行国家中医药质量标准、多方协同的监管机制、阶梯式个人信息保护以及互联网诊疗范围的拓宽等方式,为借助互联网优化配置中医药资源及完善和健全国家相关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制定中(传统)医药法已经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这标志着中医药立法正式纳入国家立法机关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8.
2009年,我国正式将《中医药法》的制定提到了立法日程。然而如何根据中医药发展的自身特点制定能够促进中医药发展的中医药法,将是这次中医药立法的关键和工作重点。我们通过对当代知名老中医、古代医学名家的中医诊治经验以及中医古典书籍等的研究,力求去发现中医药的自身特点。为中医药立法提出建言。  相似文献   

9.
李霞 《政法论丛》2014,(3):72-79
我国2013年5月实施的《精神卫生法》以“精神卫生法”命名,这一称谓无法涵盖该法的全部规范、立法目的,容易将该法的社会法性质误解成行政法,还可能影响法的实施,与其他国家立法称谓的变化趋势相脱节.因此,基于明确立法目的,保护精神障碍者基本权利的社会法性质,顺应当今全体国民的精神健康追求,以及我国加入的国际人权公约等因素,我国现行“精神卫生法”宜正名为“精神健康法”.  相似文献   

10.
新医改提出了“加快中医药立法工作”的要求。如何使我国中医药立法在驶入快车道的同时能够步伐迈得更加稳健?本文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去梳理、剖析和探究立法进程中将可能面对的难点、棘手和易忽视的问题,为加快中医药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常宗宇 《法学》2006,(3):72-77
中医药传统知识是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而如今,世界性的“不当占有”正在悄然地侵蚀着中医药传统知识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培元固本”之法,即通过对我国“中医药知识”正名、赋权,创建一套适宜的专门制度,为中医药传统知识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中医药知识利益的保护是制定中的我国知识产权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正在考虑制定保护中医药知识利益的法律制度。值此之际,有必要就传统医药知识利益的国际国内处境作出阐释,并对如何构建相关保护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传统医药知识利益未获保护的国际国内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传统知识是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而如今,世界性的“不当占有”正在悄然地侵蚀着中医药传统知识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培元固本”之法,即通过对我国“中医药知识”正名、赋权,创建一套适宜的专门制度,为中医药传统知识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中医药知识利益的保护是制定中的我国知识产权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正在考虑制定保护中医药知识利益的法律制度。值此之际,有必要就传统医药知识利益的国际国内处境作出阐释,并对如何构建相关保护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武双 《法学》2006,(3):77-80
中医药传统知识是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而如今,世界性的“不当占有”正在悄然地侵蚀着中医药传统知识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培元固本”之法,即通过对我国“中医药知识”正名、赋权,创建一套适宜的专门制度,为中医药传统知识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中医药知识利益的保护是制定中的我国知识产权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正在考虑制定保护中医药知识利益的法律制度。值此之际,有必要就传统医药知识利益的国际国内处境作出阐释,并对如何构建相关保护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再论中医药立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在有条不紊的制定中,但中医药基本法立法中出现的问题也折射出了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不足。通过对中医药法立法过程中几个问题的再思考,进一步理顺中医药发展的脉络,为中医药基本法立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立法机关将“成熟一个,制定一个”作为立法工作的指针,形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立法缺乏通盘考虑的局面,导致我国立法结构部分失衡,立法缺乏整体规划,法律出台的先后顺序无章可循,打个不甚妥贴的比喻,立法机关好比“零售商”,这对于一国法制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诚然,“成熟一个,制定一个”遵循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唯物主义法宝,因为法归根结蒂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的。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法律的制定和其他事物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中西医并重”和“扶持中医与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为中医事业指明了方向。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制定和实施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措施”。2008年3月国家中药管理局、国家民委等11个部委局联合出台《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已经出台专门性立法的大背景下,我国流域立法已成为当前立法的重点领域之一,进入整体发展的新时代。从立法转向解释等方法路径,并不能解决我国流域立法存在的无法有效满足流域空间治理需求等不足,故流域立法建设应当进一步推进。立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国流域立法未来应当朝着“一河(湖)一法”的流域立法发展方向前进,即对于我国主要的大型的河湖流域进行立法。但为避免多部流域立法相互间的冲突和不协调,我国应在坚持“一河(湖)一法”的流域立法路径的前提下,出台一部综合性流域立法,以此来对于流域立法的指导理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等重要方面进行适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初夏,甘肃省卫生厅厅长“打通任督二脉”的事件引爆舆论.中医药真伪的命题再次呈现在公众视野当中。有专家说。中医药的存废之争,已然成为一个关乎文化、思想的论争.立法保护迫在眉睫。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早在1983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首次提出中医药立法一事.近30年时间。中医药法为何干呼万唤“没出来?”  相似文献   

19.
张哲  张宏扬 《清华法学》2012,6(2):154-163
本文以习惯、惯例、风俗以及习俗为关键词对当代中国法律、行政法规进行检索,总结相关的69个有效法律条文并进行分析.笔者发现:我国当代法律、行政法规中的习惯在近十几年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规定;在“习惯”这一概念的文字表述上存在着多种表达方式;在内容上主要集中于民商法、行政法和宪法法律部门当中.我国当代法律、行政法规中的习惯起着调整民商事关系、保护风俗习惯和规定国际惯例的适用等作用.其在最近十几年当中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立法对于习惯尤其是民事习惯转变为了更为尊重和认可的态度;习惯在当下的立法模式下作为一种补充性法源而存在;我国当代法律、行政法规中习惯的发展与变化代表了一种“为生活而立法”的新的立法理念.这些新的趋势为制定法中的习惯以及当下的立法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当代制定法中的习惯和社会生活一起处在不停地发展变化当中.  相似文献   

20.
区分制与单一制是两种现存的处理犯罪参与问题的客观立法模式.从我国《刑法》的现实规定出发,宜认为我国的犯罪参与体系归属于单一制.以“立法原意”“共同犯罪人的立法分类”“法条关系”“立法特点”“立法动态”为切入视角,对我国犯罪参与体系归属单一制立法依据进行的论述,既是对我国犯罪参与体系归属争论的一种回应,也是对单一制论断理由阐释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