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计 《检察纵横》2012,(9):52-52
6月下旬,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与现行法律相比,修法草案从6章50条扩展到9常86条,新增和修改各38条,修法幅度可谓巨大。  相似文献   

2.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部法律的前身是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基础是1989年颁行的《环境保护法》。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虽然不是此次修法的直接文本,但其作为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在奠定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基础的同时,也为后来留下了一些隐患,成为此次修法的争论的起因。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是此次修改的直接文本,这部法律的存废之争一直持续了20多年;在2011年年初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修法程序后,经历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修改草案两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修正案"到"修订案",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几个"第一"。最终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建立最严格制度的要求,确立了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的地位,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机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阿计 《江淮法治》2014,(6):10-14
正2013年12月23日,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初审。这部坊间俗称为"民告官"的法律在历经23年运行后,终于首次开启了修法之旅围绕行诉法所展开的诸多修法构想和争议,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法律改造,而是深深触及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公权与私权的博弈、行政与司法的纠葛等复杂因素。而在保障公民权利、制衡政府权力、推进司法改革的时代语境下,行诉修法能否开辟更大的变革空间,既充满变数,又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4.
《江淮法治》2012,(12):6-10
2011年10月底。备受关注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在沉寂了近半年后,修法草案又于2012年4月24日进行了二审。  相似文献   

5.
2012年11月底,有媒体披露,国务院已原则通过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可能将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补偿标准提高至少10倍。一个月后,修法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10倍”之说被证明只是一种猜测,但修法草案对现行征地补偿制度革命性的改造.却展示了更为丰富的意味。  相似文献   

6.
阿计 《检察纵横》2012,(3):60-60
继刑事诉讼法启动修法步伐后,《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为民诉修法)也于2011年10月进入初次审议程序。颇为相似的是,民诉修法方案同样引发了一地争议,修法步伐亦因此暂缓,未在2011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继续审议。  相似文献   

7.
2011年10月底,备受关注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自民诉法1982年"试行"、1991年"转正"以来,仅在2007年有过一次"小修",而此次修订,则触及了民诉制度的诸多环节,堪称一次较大规模的"中修"。此次民诉法修改,不仅有旧机制的改善,更有新制度的构建,其中最顺应社会呼声的突破,莫过于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然而,艰难的公益诉讼现状与保守的法律制度设计之间的巨大鸿沟,又使公益诉讼成了此次民诉修法最大的争议话题之一。屡提屡驳、屡诉屡败起源于二十世纪后半期的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8.
2012年6月26日,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审。此时,距该法岀强还不到五年,这在中国立法史上并不多见。同样耐人寻味的是,此次修法并未试图打上所有的法律"补丁"而是仅仅锁定一个问题劳务——派遣。在这极不寻常的修法景观下,折射的是一项机制亟待治理的乱象,是一个群体亟待维护的权益,也是一部法律亟待修复的隐痛。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律》2011,(1):27-34,82-88
1997年刑法白实施到目前经历了八次修订,包括七个修正案和一个单行刑法。现在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以下简称《修正草案》)也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由於本次修法幅度较大、修法内容重要,  相似文献   

10.
阿计 《江淮法治》2012,(20):6-15
2012年6月26日,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审。此时,距该法出台还不到五年,这在中国立法史上并不多见。同样耐人寻味的是,此次修法并未试图打上所有的法律"补丁",而是  相似文献   

11.
对于正在进行的修法行动而言,围绕低龄犯罪所爆发的社会争议压力,也是倒逼立法改进的动力。2019年10月下旬,正当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两部修法草案提交立法机关初审之际,大连一名男孩残杀一名女孩的恶性案件,触痛了全社会的神经。因施害者未达法定的14周岁刑事责任年龄,依法未被追究刑事责任,最终被政府收容教养三年。由此,舆论场上爆发了"法律已成低龄犯罪保护伞"的质疑之声,要求正在进行的修法行动对此作出回应的呼声亦为之高涨。  相似文献   

12.
肖建国 《法律科学》2012,(6):186-197
《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的修订扩大了民事执行的制度容量,强化了对妨害执行、规避执行和逃避执行的打击制裁力度,彰显了立法机关对背德失信行为的不宽容态度,凝聚了社会各界的价值共识。但一些关键性的、事关执行难解决全局的根本制度、程序没有写进草案中,减损了本次修法的价值。而且,采用"补丁式"的修法模式无法撼动因执行程序立法供给不足而造成的执行难困境,制订单行的强制执行法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法大修草案一审稿"过堂",拉开了斗法的序幕。与多年来的司法实践相呼应,修法中最激烈的过招,集中在长期以来被普遍反映的立案难、证据制度、执行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预算法(修正案)》正式通过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争议和存疑的部分先进行试点,这也是中国式修法的一个特点。4月末,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对《预算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上一次审议,还是在2012年6月。时隔近两年,这部"经济宪法"仍未获通过。  相似文献   

15.
阿计 《政府法制》2012,(26):12-15
2012年6月26日,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审。此时,距该法出台还不到五年,这在中国立法史上并不多见。同样耐人寻味的是,此次修法并未试冈打上所有的法律“补丁”,而是仅仅锁定了一个问题——劳务派遣。  相似文献   

16.
慈善立法开启以法治善新时代 2016年开局不久最引人瞩目的立法大戏,莫过于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出台的慈善法.从2005年提出立法动议到最终立法告捷,慈善法经历了“怀胎十年”的岁月磨练.而交付全国人代会审议表决的最高立法规格,不仅奠定了慈善法作为国家基本法律的地位,亦使其成为民主立法的样板.据统计,全国人代会审议法律草案期间,人大代表共提出近4000条修法意见,并据此对草案作了110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就达38处.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震惊天下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引爆了中国乳业危机.然而在经历了波及全行业的整肃风暴后,问题奶粉依然屡屡卷土重来,2013年香港颁布的“限奶令”,更是触痛了国产奶的软肋. 为了拯救乳业危机,监管层可谓殚精竭虑.而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则为在法律层面构建长效监督机制提供了契机.修法草案为此在中国法律中首次对婴幼儿配方食品单独做出了一系列特别规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确规定:“不得以委托、帖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相似文献   

18.
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精神卫生法(草案)》全文,公开征求意见,26年十易其稿的《精神卫生法》终于有了实质性突破。草案的许多规定极大地保护了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然而,在"强制送诊","非自愿入院"和"扰乱公共秩序"等涉及人身自由的条款上面,诸多医学和法律专家认为并不能杜绝"被精神病"现象。  相似文献   

19.
汪劲 《中国律师》2012,(3):56-58
一、问题的提出2011年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作为2011年的立法工作,环资委也将修法草案的工作委托环保部进行。本次修法确定的总目标是"有限修改",修法的基本原则是"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稳定体制、固化职责"与"强化责任、完善制度"。根据笔者1993年以来多次参与全国人大环资委以及对有关部门修法工作研讨的理解,做出这种选择,一是因为近年来伴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不断加剧,修法呼声日益高涨;二是因  相似文献   

20.
重典治霾,处罚无上限;规范广告,不能说"疗效"……近日,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广告法修订草案在内的多部法律修订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舆论关注,一方面说明公众知法用法的意识逐渐增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立法和修法的民生导向、民意关切。公众关注这些法律,因为它们确实与每个人的权益都息息相关:食品安全法保障的是"舌尖上的安全";大气污染防治法或许能让人少吸入一点PM2.5;而一部细致入微的广告法,既可以换来荧屏前的耳根清净,也能让广告更称职地成为"消费向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