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2月28日,在中国国民党为纪念“二二八事件”而举办的记者会上, 国民党主席连战建议: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国民党将派遣由副主席、现任“立法委员”江丙坤率领的代表团, 于3月份择期代表本党前往大陆南京谒中山先生陵,并前往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致祭。由国民党主席指定一位副主席率团专程赴大陆谒中山陵,这是56 年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24)
正认同孙中山,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统一,这是两岸民众共同的心声。不久前,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到访大陆,行程的第一站是前往南京拜谒中山陵,随后前往北京,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进行了会晤。2005年春,时任国民党副主席的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行程也包括到南京谒陵,那是国民党败走大陆后首次以党的名义前往中山陵祭拜,那一次访问被称为"破冰之旅"。之后不久,国民党主席连战也率团来访,先到南京拜谒了中山陵,并在北京与胡锦涛会面,是为两党领导人时隔60年的首次握手。  相似文献   

3.
章剑锋 《南风窗》2011,(7):72-75
94岁的刘起釪,早年追随史学大家顾颉刚左右,独擅《尚书》研究。在康复中心的满室老赢残障中,忽然冒出了一个大人物,一时间,慕名而来的瞻谒者比肩接踵。  相似文献   

4.
坊间雄 《法制博览》2010,(13):40-42
潘美(925~991),字仲询,河北大名人。父亲潘磷,任军校之职,驻守常山。潘美年轻的时候长得英俊,在府中任典谒之职,(典谒就是接见宾客的小官吏),虽然年少,却有大志。当周世宗柴荣为开封府尹时,潘美就依附在柴荣手下,与赵匡胤等人也交情甚厚,周世宗即位后,潘美出任供奉官,随后潘美在周世宗与北汉的高平之战中取得战功,其官职也迁西上阁门副使。后当任出监陕州军监军,  相似文献   

5.
嘉庆八年闰二月二十日,正是嘉庆帝谒东陵还宫的日子。正当浩浩荡荡的仪仗护着嘉庆帝转过神武门,将要进入贞顺门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突然从角落里一跃而出,径直扑向嘉庆帝,手里还握着一把锋利的刀子。  相似文献   

6.
安子文 《法制博览》2010,(15):79-79
读了《中山陵前剖腹抗议的爱国将军续范亭》一文,很为我老乡续范亭的气节感动。不过,当时蒋介石受到的震动还不止续范亭的死谏:一九三五年,蒋介石忽地收到一个包裹,内中是一条裙子!是谁给蒋介石寄裙子?干吗给蒋介石寄裙子?包裹内放着署名何香凝的一首诗。何香凝,廖仲恺夫人也。  相似文献   

7.
人们说,到了欧洲,不看教堂是不可能的.教堂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指上帝居住的地方,由于人们不能亲谒上帝,便修建了一座座教堂来表达人们对上帝的顶礼膜拜之情.实际上,宗教已让教堂处于至高无上的境界,成了最神圣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正有人说他们是"爱国者"有人说他们是"叛国者"他们都是"泄密者"他们如今身处异乡从"泄密门"的"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曾向"维基解密"网站泄露大约70万份美军秘密文件的曼宁,再到揭露了"棱镜门"事件的斯诺登,这些"泄密者"们究竟是"爱国者"还是"叛国者"的争论,始终就没有停止过。2013年8月14日,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军事法庭听证会上,因向"维基解密"披露大量机密信息的美军士兵曼宁突然为自己的行为道歉,称自己的举动"伤害美国",这也是他首次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悔意。一直纠缠于曼宁是"叛国者"还是"爱国者"的争论,至此出现了让人猝不及防的重大转折。那么,另两位"泄密者"阿桑奇和斯诺登,如今又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9.
南方朔 《南风窗》2013,(21):95-95
"自由"到底是什么的确讲不清楚,但"不自由"就比较容易讲清楚,将特别"不自由"的项目消除了一项,"自由"这边就增加了一项。所有复杂的大问题,都可以用这种"负面消去法"。人们普遍都有一种思考习惯,那就是当时代改变,某一种价值出现,人们就会设定出一个大概念,希望用这个大概念来谈所有的问题,像"自由"、"民主"、"平等"、"人道"、"幸福"、"文明"等就是这种大概念。在方法论上,我们称这种大概念的思考是"方法论的全体主义"。  相似文献   

10.
雷颐 《南风窗》2013,(13):12-12
"命名"总是充满危险的。当把"50后"命名为"知青一代"时,就把人数更多的、根本没有资格当"知青"的另一群"50后",统统由"知青"代表了。在"上山下乡"的年代,"知青"特指城市青年,而广大农村青年,人数比城市青年多得多,无论是否上过中小学、无论多有知识者,都不算"知识青年",充其量只能算"回乡青年"。他们被"知青"代表,却没有知青的待遇,现在"知青"是从下乡起就计算工龄,而农村青年只能从到城市正式参加工作后才计算工龄。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得到充分表现的是"知青",而不是"回乡青年"。作家路遥的"高加林",一直形单影只。  相似文献   

11.
谭保罗 《南风窗》2014,(5):68-71
<正>"注册制"行之有效的前提一定是辩方举证和集体诉讼。简而言之,要达到让投资者维权成本最小,违法者"作恶"成本最高的政策效果。"IPO新政"已启动3个月,但"改革红利"似乎和普通投资者关系不大。当"作恶"的成本长期低于"作恶"带来的收益,那么"恶"必将大行其道,而这个市场也会成为"恶人"的盛宴。没有"严刑峻法"的IPO"注册制",可以看作是"自由市场"的一种扭曲。激进的"注册制",断然不能忽略中国股市的现实条件。在这个市场,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几乎是明火执仗,而寻租者一夜暴富的财富腾挪之举更  相似文献   

12.
刘伟 《南风窗》2012,(2):34-35
仅仅用"苦"与"不苦"、"穷"与"富"和"危险"与"安全"这样的字眼看待当前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已经是远远不够的,而是急需突破只关注"农民增收"的思维定式。2011年底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十六大以来的农业成就和农村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2012年及其后的农村工作规划了远景。历史发展到今天,"新世纪"已然走过了11年。若以世纪之初媒体热议的"三农"危局为起点,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我们将会得到一幅更为立体的"三农"变迁图像。2000年8月24日,湖北省监利县某乡的党委书记李昌平在公开发表的写给国务院领导的信中,对当时的"三农"危局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概括:"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苦"、"穷"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实施方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就如何建设这一价值体系作出了精辟的阐述和规定。然而,要建设好这个庞大的价值体系,还要对许多具体的实施方略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把"务虚"与"务实"、"核心"与"外延"、"政府"与"社会"、"运行"与"保障"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张钊 《南风窗》2008,(14):86-89
民众戏剧与灾后重建的结合,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这个"人",其实各有各的特定生活处境与社会背景,而不是面貌模糊的一般"群众"、"灾民"、"用户"、"消费者"或"观众"。  相似文献   

15.
石勇 《南风窗》2011,(13):26-28
一个没有公平正义来为"富"辩护的社会,留下的后遗症,就是握有或不握有权力的富人没有安全感,渴望权力庇护,对占有社会稀缺资源变得"蚀骨"。在中国,很多现象的"过去时",往往还是"现在进行时"和"将来时"。2011年5月,故宫博物院的建福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等昔日"皇家禁地"变富豪"私人会所"的壮观景象,突然被舆论聚焦。群议汹汹中,管理部门打破沉默。  相似文献   

16.
石破 《南风窗》2007,(13):56-59
成为"英雄"的文花枝被问起过去时,最常说的是"不记得了!"当面对"应该怎样学习雷锋"的问题时,更"哑口无言"。而这一切皆源于25岁的她,只想"真实地活着"。  相似文献   

17.
赵义 《南风窗》2013,(1):38-40
"以人为本"的前提就是尊重"千差万别"。对"千差万别"能够快速"一刀切",被普遍认为是所谓的体制优势。但在"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所谓体制优势的边际收益也迅速递减。政治做不到"以人为本"的最可怕的地方,也许并不在于权力的专横,而是权利残缺的人们抛弃责任的"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8.
尹鸿伟 《南风窗》2010,(16):19-22
社会公众对"裸官"的疑虑,源于近年来频发的"贪官"变"裸官"、"裸官"变"逃官"事件。目前,裸官盛行、贪官外逃都已经演变成一个庞大的群体现象,但是政府却没有什么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这是千年传下的古训,世所公认的天理,在"多元化"日益成为"基本价值观"的当下,它仍然要当仁不让地成为治国执政勤政的最高理念。"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治国安邦的定力,社会"维稳"的第一要义,非"食"莫属。史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也罢,历朝更迭中的刀光剑影也罢;冯小刚拍摄的《1942》惨不忍睹、饿殍遍野的一幕也罢;资深记者、学者对1960年代3年大饥荒的调查、争论、当事人的回忆录也罢;世界史上的印度大饥荒、爱尔兰土豆饥荒、前苏联乌克兰大饥荒、非洲尼日利亚大饥荒也罢,都不竭地证明着"以食为天"这一真理的颠扑不破。"以食为天",其实包含粮食安全和粮食主权两大课题。"粮食安全"又包括自然、社会两个方面,而后者也即社会方面则是首要的。古老《诗经》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问题的研究,在方法上应该是"合力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一切从历史事实出发,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应把"九评"、"一论"、"再论"再当成新的"凡是";"九评"也需要接受实践检验。将赫鲁晓夫视为"修正主义头子"和苏共"蜕化变质的源头",未必合适。苏共的衰亡有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总体看是先"左"后右,是长期的"左"发展到后期的右,最终导致苏共变质和苏联解体。苏共的蜕变也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从部分质变到整体质变的长期发展过程。苏共在国内建设上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其说主要是右的修正主义,不如说主要是思想僵化和"左"的教条主义。总体看还是指导思想上看近了共产主义,低估了资本主义,高估了社会主义,忽视了封建主义,从而扭曲和僵化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是对苏联解体本质看得最透彻的人,以"南方谈话"为代表,他已将传统的"党建"思路发展成"大党建"的新思路。我们不应从"南方谈话"的理论高度再后退到"九评"的认识水准。从整体上认识把握苏联解体,就应按邓小平在苏联解体后尖锐提出过的那句名言行事,即拒绝"邪路",也不走"老路",而要走一条坚持社会主义又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