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前还处于封闭状态,被人们称作“幽静的历史后院”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近年来悄悄跻身于改革明星的行列中。 机遇摆在面前 说起呼伦贝尔,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一望无际、茂密丰润的大草原。事实上呼伦贝尔盟除了有10万平方公里的大草原外,还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地上,大兴安岭林区横穿全盟。有林地面积达960万公  相似文献   

2.
一、耕地数量减少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耕地面积较少,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推进,耕地面积将日益减少.解放初期,我国人均耕地2.71亩.40多年来,我国累计丧失耕地 5亿多亩.1985年前后是一个侵占耕地的小高潮,最多的一年减少1500万亩.1978年至1994年,我国人口净增 2.3亿,耕地面积却净减了6880万亩.1995年2月中旬,我国人口已增至 12亿,而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下降到预计下世纪中叶才达到的1.2亩,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危险线0.8亩仅差0.4亩,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全国现有1/3的省人均耕地不足1亩,广东、浙江、福建等省人均耕地在0.6亩以下.  相似文献   

3.
种粮地区稳产增收的举措实则是功夫在身外的系统工程 46亿公斤,这是河南省周口市今年1038万亩小麦的总产量,与去年相比增产3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据估算,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量1/25的周口市,在今年全国小麦约320万吨的产量增幅中,周口市的增长量占到近1/10。  相似文献   

4.
尚轩 《瞭望》1992,(10)
地处“三北”风沙线中段前沿的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乡,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在31万亩风蚀沙化土地上植树造林,以退为进,治沙保土,建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被专家们誉为“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的一颗明珠” 西井子乡是一个半干旱农牧交错的地方,这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加上人口剧增,盲目开荒,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在1980年前的20年间,有15个年头遭受风沙、干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吃国家返销粮1200多万公斤,花国家救济款75万元,生产生活贷款103万元。 面对严酷的现实,西井子乡历  相似文献   

5.
一、粮食稳定增长的新记录汉中地区位于陕西省的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四山环抱,汉江中流,形成一个有名的汉中盆地。全区总面积27,246平方公里,其中秦岭山地占47.4%,巴山山地占46.4%,汉中平坝占6.2%。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无霜期200—250天。年平均降水900—1200毫米。全区共辖一市十县,有349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300万,耕地面积403万亩,其中水田166万多亩,水浇地9万多亩,旱地228万多亩。就在这些土地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汉中地区的广大群众和干部,创造了粮食七年连续增长,农村经济连续发展的新记录。1979年粮食总产达到12.365亿公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1980年下降到10.8187亿公斤;1981年全区遭受严重水灾,粮食总产猛跌到7.85亿公斤,汉中地区的群众和干部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渡过这两年的不稳定时期以后,从1982年开始到1988年的七年间,走上了粮食连续稳定增产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范干才,52岁,江西省波阳县 鸦鹊湖乡农民。从1992年 起,他承包农田203亩,年售粮12万公斤左右。1995年,范干才荣获江西省“售粮大户”奖,同时被评为地区的劳动模范,“粮王”名声从此传开。 然而,连续八年承包农田200亩以上的范干才,今年承包面积却不足50亩。一下子退包150多亩农田,老范下了很大决心: 不减不行啊。这几年,种粮效益一年不如一年。我们来作个比较吧。就从 1994年说起,那时粮食正走俏,我们全家光种粮一年就获纯利6万元。1995年,尽管受了水灾,因为粮价好,还是赚了2万元。到1…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定西县,去年发生了酷似1982年的大旱,然而结果却大不相同:1982年,粮食总产仅4500万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122.5公斤,人均纯收入105元,70%的农户吃回销,人口大量外流。而1991年,粮食总产高达1.27亿公斤,是解放以来的第二个高产年,农民人均占有粮340公斤,人均纯收入395元,全县贫困面降至4%,社会安定祥和,百姓安居乐业。 对于“望天田”占全县耕地面积达93%的定西县来说,这一变化,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转折。它意味着,以“苦瘠甲于天下”的定西县,已经走上农  相似文献   

8.
1990年乌盟农业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1.745亿公斤,是乌盟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油料总产量9550万公斤,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甜菜总产量9850万公斤,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农业的丰收为乌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稳定奠定了基础,同时也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士气,增强了稳定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信心和决心。 1991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一年,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否稳定发展,将对整个“八五”计划的实施产生重大影响。乌盟的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程度还相当大,因此,我们要从乌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抗灾的思想准备,稳定发展粮食生产。1991年全盟农业生产的奋斗目标是:粮食产量在正常年景保证11亿公斤,力争12亿公斤,灾年要千方百计确保8亿公斤,力争9亿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8,(44)
保障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关键是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两个制度。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过去10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4亿亩,现在只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从1.59亩减少到1.38亩。中央一再强调,18  相似文献   

10.
耕地红线再守14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敏 《瞭望》2007,(16)
2006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缩减了460.2万亩;国务院要求18亿亩耕地数必须保持到2020年国土资源部最新公布的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缩减了460.2万亩,人均耕地减至1.39亩。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并特别指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目前来看,按照中央要求守住红线的压力似乎又加大了。  相似文献   

11.
季学明  孟薇 《党政论坛》2008,(17):30-32
三十年来,上海农村耕地面积总量减少了313.39万亩,其中,形成了非农建设用地累积180多万亩。由于种种原因,约有3亿平方米的土地被闲置和低效率利用。目前,随着上海郊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上海郊区土地利用中非农建设用地的供求矛盾尤为突出,形成两对主要矛盾:一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紧张与农村建设用地闲置浪费”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自去年10月中旬国务院作出《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后,一场空前规模的整修水利热潮从北到南层层展开。据水利部的最新统计,仅一个多月,农民的出工人数每天在2000万以上,最高达5000万。截止去年11月末,全国投入水利建设的劳动工累积8亿多个,完成土石方13亿立方米,新增、恢复和改善土地灌溉面积1400万亩,除涝面积590万亩,改造盐碱、渍害低产田23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900平方公里。 去年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何以会如此之“热”?“水利不兴,粮食不增。”这是人们从连续几年粮食产量徘徊中反思出的结论。1988年,河南受旱面积达6000多万亩,成灾4500万亩,粮食总产比1987年净减  相似文献   

13.
秦维  黎长华 《民主》2009,(3):31-32
“原来是越没有饭吃就越开荒种地,没想到越是开荒越歉收。现在种上了金银花,水土不下山了,我们的日子也好过了。”提起民进中央“黔西南州30万亩金银花基地项目”,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珉谷镇牛坪村村民刘存华禁不住激动地说。多年来,这30万亩不起眼的小花。以藤本常绿植物独有的特性,紧紧地包住地面上连绵起伏的裸露岩石,  相似文献   

14.
开荒造四千余亩、10年向国家交售粮食近500万斤的种粮大户周凤鸣,近日却因一场土地承包权纠纷被丹东市中级法院司法拘留,此事在当地引起很大震动,各界人士也纷纷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争论十分激烈.十年苦耕耘 续包起纠纷周凤鸣曾是丹东市东港市五四农场的一名职工,1985年他与农场签订合同,自筹资金开发一块苇塘荒地,经过10年的开发,总共投资60多万元,将1100亩原本荒凉的苇塘变成了亩产水稻近千斤的良田,其中200多亩原是一条深近1人高的大潮水沟,周凤鸣一家利用7年的农闲时间填上13万立方米,投资20多万  相似文献   

15.
过去,对于干旱贫瘠的山东省来说,一亩田要收获1000公斤粮食,似乎是“天方夜谭”。然而在今天,广袤的齐鲁大地上出现了成方连片的“吨粮田”,1989年全省150万亩吨粮田开发初战告捷,其中127万亩实现了年产吨粮。  相似文献   

16.
三十年来,上海农村耕地面积总量减少了313.39万亩,其中,形成了非农建设用地累积180多万亩.由于种种原因,约有3亿平方米的土地被闲置和低效率利用.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10,(32)
<正>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西部一个省份调研中发现,该地区耕地面积竟然有两本账:一本是农业部门掌握的农户承包土地面积,俗称计税面积,约2000万亩;另一本是国土部门测绘数据,实际耕地面积约3400万亩。两者相差高达1400万亩。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粮食生产连续三年徘徊的困扰中,地处冀中平原的藁城县粮食却连年增长。这个有着83万亩耕地、64万人口的平原县,从1980年以来,粮食总产平均每年递增6.7%,去年总产达到4.47亿公斤,亩产744公斤,每年向国家出售商品粮1.1亿公斤,分别被  相似文献   

19.
董洁 《瞭望》2000,(35)
相信许多北京人还对今年春季的沙尘暴记忆犹新。偌大的北京城被笼罩在铺天盖地的黄沙之中。以往的蓝天、白云、阳光不见了,只有雾蒙蒙的一片尘埃呈现在眼前。这是我们亲眼所见,而我们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是离我们不远的沙尘暴发源地──内蒙古中部地区,昔日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大草原因毁林、毁牧及盲目开荒,变成了寸草不生的茫茫荒漠。 一些人为了生活得更好,只看眼前利益,不看或看不到长远利益,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肆意地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也随之而来,人们在大把大把挣钱的时候,也正在不知…  相似文献   

20.
苹果生产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应当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们还缺乏进一步的认识.因此,笔者近期利用一段时间深入农村基层和有关业务部门作了一些调查.结果表明:苹果已经成为我县振兴农村经济,上台阶,奔小康的一项很具潜力的骨干产业.一是产生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1991年全年县苹果挂果面积3.5万亩,其中幼园3万亩,老园0.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3.55%,其产值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