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严格意义上的“公民投票”,应是指具有独立完整主权的国家中之人民,就与其相关的公共事务乃至国家大事依法进行投票表决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不应有所谓涉及台湾前途的“公民投票运动”,因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而非一独立国家。但现实中台湾确实存在着一股推动“公投自决”  相似文献   

2.
蒋梦麟与50年代的台湾土地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代的台湾土地改革,学术界已有一定的研究,但缺乏多角度、多侧面的探讨。本文试从台湾土地改革重要领导人之一的蒋梦麟与台湾土地改革关系的角度,分析在蒋梦麟领导下的“中国农村复兴联合会”(简称“农复会”)在这场重大社会变革的作用,进而从一个侧面探讨其成功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非洲是当前台湾当局三大“邦交”区域之一。台湾当局持续拓展与非洲国家关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国际上凸显其所谓的“独立政治实体”地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的“外交”政策开始从两蒋时期的“汉贼不两立”向“务实外交”转变,其对非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持一定数量的“邦交”关系。尽管陈水扁当局仍采取“金钱外交”等各种手段积极巩固对非关系,但受国际形势变化及中非关系不断深化的影响,当前台非“邦交”关系逐步萎缩、台在非“外交活动空间”也进一步被压缩。本文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台与非洲关系的发展历程、动因以及趋势加以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华 《台湾研究》2014,(3):70-78
美国对台湾“政治安排”的政策对“合情合理安排两岸政治关系”有重要影响。美国对台湾政治定位的政策是“认知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独”或“两个中国”,但同时又“对台湾地位不持立场”。在两岸关系的解决方式方面,美国对台湾的前途持开放立场,但认为应透过对话和平解决,且要尊重两岸民众的意愿。美国这一政策增加了对统一前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的难度,但在某些方面与大陆对台政策也有一致性。目前,两岸应充分利用这些相契合的政策,推进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5.
从去年5月台湾大选、陈水扁登上“总统”宝座至今,已有八九个月时间。大陆固然不希望有台独背景的陈水扁上台,但还是抱着“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给其一段观察期,此间对台湾并无直接迅速的压力。孰料陈水扁就任后,台湾自乱阵脚,几乎没有稳定过几天,经济急转直下,股市跌跌不休,政坛更乱得不可开交,“行政院长”辞职,副“总统”忙着跟媒体打官司,“总统”自己一会儿陷入绯闻案,一会又要面对“在野党”的联合罢免。台湾《天下》杂志最近的调查表明,因为失望,  相似文献   

6.
入世对于中国保险业来说,并没有像其它金融行业一样,一下子有“狼这回真的来了”的感觉,像友邦这样的外资保险公司已经在准备庆祝它们进入中国10周年了。 不过,当1998年友邦保险重回他们解放前在上海外滩金融街17号大楼时,人们对那幢楼上并不显著的“AIA”这个标志还并不是很熟悉。很多上海市民甚至还不知道友邦是干什么的。虽然当时离它1992年获得保险经营牌照已经有6年之久了。  相似文献   

7.
“我是谁?我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这是一个耐人寻思的哲学命题,但在台湾蕴含在这个命题中更多的却是政治含义。有关省籍矛盾、自我与国家认同的冲突许多年来在台湾政治社会中如痼疾一般,每到选举或是“统独”论争时就要发作流行一番。这些,在台湾“戒严”时期一直...  相似文献   

8.
据《东森新闻报》近日报道,由于担心因最近利比里亚临时政府与台湾当局断绝关系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台湾当局近期不断对外许愿,试图保持住最后几个维持“邦交关系”的拉美、非洲小国,除了过去常见的“金弹”战术外,提供“军援”也成为台湾当局使出的又一花招。国际航运的咽喉国家巴拿马是台湾当局的“外交重点”,而且也是台湾当局认为“态度最为暖昧”的对象,因此“军援”成为拉住这个“遥远伙伴”的新法术,据报道,台湾军方以“友好馈赠”的方式,向巴拿马国民警卫队(该国自1989年诺列加政府垮台后便取消军队)提供50门自制的T-75S型机关炮,作为其强化缉毒、反偷渡力量的一项措施,同时该举措也使台湾本岛武器有幸第一次进入拉美市场。◇设计原委 T-75S型20毫米机关炮是台湾联勤  相似文献   

9.
台湾3月份爆发的“太阳花学运”首度攻占“立法院”、“行政院”,创造了台湾“学运”新的“历史”。数十年间,台湾“学运”几经迭兴,深刻影响台湾社会的演进。从“学运”发生的时代背景与政治环境、“学运”的组织形式、动员与传播媒介、参与者的成分、“学运”与政党之间的关系、“学运”规模和产生的影响等7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台湾“学运”从缺乏主体性到获得自觉,力量在不断壮大,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而其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研究台湾“学运”有助于我们了解台湾社情民意及可能出现的种种挑战.更好她推动两崖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中伟 《当代世界》2023,(12):54-60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大幅调整特朗普时期美国对非洲的“漠视”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不同维度加大对非洲投入,深化美非合作,试图改善美国在非洲形象。拜登政府的非洲政策具有突出价值观外交、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短缺议题优先以及强调大国在非竞争等特点。拜登政府从全球战略的视角处理美非关系,目标是在大国战略竞争中获取非洲国家支持,但其拉拢非洲打压其他域外大国的战略图谋难以如愿。展望前景,拜登政府非洲政策的推进,将面临诸多困难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信息全接触     
《南风窗》2000,(2)
台湾“大选”如美国“大片”台湾政坛最近热闹非凡,2000年“总统”大选在即,参选各方各尽所能,使出非法监听、调查、栽赃等各种手段,令大选各类新闻成了台湾迎接新世纪的一道大菜。正如参选人李敖所说:台湾的“总统”选举有如一部美国大片,悬念丛生,高潮迭起,而且越接近剧终越精彩。 去年12月5日,台湾《中时晚报》驻欧洲特派记者发回了一篇震动台湾内外的专访。这名记者说,地处东南欧的阿尔巴尼亚“台阿友好协会”主席尼科尔·莱西表示,他与其他两名国会  相似文献   

12.
闫健 《国际政治研究》2023,(2):85-105+7-8
在非洲国家独立之后,非洲国家间边界充满韧性的一个表征是分离主义运动相对较少。对后殖民时期非洲的分离主义运动进行整体性梳理与类型学划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在后殖民时期的非洲,“是否寻求创立新的国家”与“是否采用强制力”是判断分离主义运动的两个条件,而“军事斗争能力”与“分离主义目标的实现程度”构成了对非洲分离主义运动进行类型学划分的基本维度。后殖民时期非洲分离主义运动呈现出一些主要特征,如倾向于从特殊的殖民经历中寻求合法性、较少出现跨国家边界的分离主义运动及充满了内在的分裂倾向。在2005南苏丹分离主义问题达成政治解决方案后,非洲的分离主义运动出现了“和平化”以及日益与伊斯兰势力相结合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3.
“全民健康保险”是台湾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2011年新年伊始台湾“立法院”通过了讨论多年、争论激烈的台湾“全民健保”改革方案——“二代健保”。值此从“一代健保”向“二代健保”的制度转换期,本文拟对台湾健保制度作一深入研究,并剖析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台湾当局的南海主张迈向“去中国化”,法律论述逐渐从基于“固有疆域”的“中国叙事”转向基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台湾叙事”,从争逐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代表权”转化为以南海议题强化“台湾主体地位”。这主要包括在国际法层面由“历史主权”转向“事实主权”,在宪制性规定层面改变“固有疆域”属性,在岛内规定层面提供规范支撑。虽然台湾当局在三个层面的法律意图有所差异,但以实际管辖等为线索串联起来,从而为南海主张的转换提供体系化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2年10月公布的最新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12年非洲经济增长率约为5%,而2013年经济增长预估为5.7%。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有人认为非洲将成为继亚洲和拉丁美洲后的又一个世界经济“新增长极”。非洲经济为何得到如此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非洲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赖和素有“台湾新文学之父”、“台湾的鲁迅”之称。战后台湾,赖和难脱文化政治思潮的羁绊。50至80年代赖和“入祀”忠烈祠、“被驱逐”与“重新入祀”忠烈祠的荣辱兴衰,解严后赖和作为象征符号被卷入国族建构的历史际遇,都源自赖和文学与思想的左翼、民族意识与台湾乡土情怀的各自解读。本论文拟从赖和接受史论述战后台湾政治文化思潮对知识者“形象建构”之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7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迈向快速发展阶段,民众文化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升,中产阶级兴起,要求民主权利的呼声日渐高涨;与此同时,所谓“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蔓延至亚洲,面临内外多重压力的台湾当局,不得不顺应潮流进行“政治革新”,逐步开启民主化的进程。从1980年代末迄今20多年时间里台湾“民主化”取得了备受关注的重大进展,但也出现了“台独”思潮泛滥、民粹政治以及形式民主等异化现象,不仅影响了台湾民主的品质,也对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制造了新的障碍。台湾只有走出意识形态左右的负面选举的迷思,才有望提升民主政治素质,培植台湾社会乃至两岸共同的价值认同,促进台湾的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非洲社会主义”成为流行的模式登上非洲社会舞台。由于非洲社会主义国家既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又面临严峻的现实,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照搬别国社会主义经验模式,既缺乏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也没能全面把握社会主义的实质,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因此流派纷呈的“非洲社会主义”不仅没把握住经济规律发展生产力,也没能给广大人民带来实惠,更没改变非洲落后的文化面貌。所以这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坎坷曲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在弄清“东亚奇迹”的产生原因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东亚这几十年的辉煌历程吧。在东亚曾经出现了世界上“最庞大人口的最快速的收入增加”,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一直到20世纪中叶,亚洲还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之一。而东亚——除了日本,它曾是亚洲最发达最富有的国家,但它也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崩溃了——也不例外。仅仅50年前,韩国和台湾大致上尚不及非洲的扎伊尔富裕。那时,东亚最富裕的国家大约是菲律宾,直到50年代,到菲律宾去给人做女佣还  相似文献   

20.
陶短房 《南风窗》2014,(19):70-72
从历史经验看,此次西非埃博拉疫情最终应能被控制。但作为此次疫情大爆发的关键“助推器”,非洲普遍低下的国家治理,却更棘手、更难找到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