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黄钊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一书,是中国德育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这部书上下两大册,138万字,分为上、中、下三篇,计36章,体系宏大。正如黄钊先生在《自序》中所说,该书体系完整,视角远及上古,注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史论结合,史料精审,涉及古代思想家120余人,体现出作者付出的巨大心血。学术界对这部巨著给予了高度评价。吴光教授说,这部书体例鲜明独特、内容丰富充实、方法科学得体,"不失为一部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中独具特色的优秀力作"[1]。李维武教授认为,"这部近140  相似文献   

2.
许倬云著台湾历史学家许倬云是美国匹茨堡大学教授,曾著《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从历史看管理》、《西周史》、《求古篇》等  相似文献   

3.
张怀瓘是唐代最大的、也是整个中国古代美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书法美学思想家。首先,他的著作之丰富是空前的。这主要有:《书断》三卷,《书议》、《书估》、《六体书论》、《评书药石论》各一卷,此外,还有《玉堂禁经》、《文字论》、《论用笔十法》等。其次,他的理论体系之完整是空前的。其《书断》一书,史论结合,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十体,各述其渊源,系之以评判。中卷、下卷,分神、妙、能三品,每品又各以体分,其中神品二十五人次,妙品九十八人次,能品一百零七人次,前  相似文献   

4.
《三字经》承传文化生命的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字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蒙书是经典,更是当今学校德育教育的优秀教材。从《三字经》的流传和影响来看,文化、经典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值得重视,文化是德育的根,经典是德育的源.  相似文献   

5.
“文章最忌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陶东风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说:“在年轻一代学者的著作中,陶东风著的《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是一部很值得注意的,很有独到见解的书。”该书1991年获首届全国青年优秀美学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曾成贵同志,近年以孜孜不倦探索,勤于著述而闻名于国内史学界,已经出版了数本专著。最近,他又和曾宪林、徐凯希合作,推出新著:《中国大革命史论》,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史论》一书,包括28个专题,对大革命时期著名人物、政权、政治斗争和外交斗争,北伐战争、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不少颇有  相似文献   

7.
新书介绍     
正《与领导干部谈历史》卜宪群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作者以史实为依据,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剖析,史论结合,系统归纳和分析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内涵,多层次、多角度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历史的独特发展道路与规律,从历史的角度阐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行政学说源远流长,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沿革与发展,有史可寻,亦有经典可读,更有大智可取.新时代公共管理知识体系的反思与重建,需要吸收我国本土成长起来的行政思想,以更智慧、更有成效地解决中国公共管理问题.以愚之见,中国人写的中国古代行政学说史,主要体现在"十通""四书"《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18部书...  相似文献   

9.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刊去年第12期发表黄钊教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的思考》一文后,一些读者来信,对该文表示了较大兴趣并提出了多种看法。为促进学术研讨,本刊又特别邀请黄钊教授就“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问题作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2011,(10):45-45
《九章算术》是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系统总结古代数学的算书,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初等数学体系的形成。它对中国数学的影响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对西方数学的影响是一样的,西汉后的1000多年中一直被当作教科书。  相似文献   

11.
封孝伦先生积多年的研究写成的《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一书,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生命美学体系。因而在美学原理的研究中有了新的突破。这里仅就书中关于美的本质的概括谈些感受。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指出:“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然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然《庄子》云尧问孔子,《淮南子》云共工争帝地维绝,当时亦多以为‘短书不可用’,则此小说者,仍谓寓言异记,不本经传,背于儒术者矣。”的确,庄子以其异于史学传统的创作理念和极富艺术精神的文学实践,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代家训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中国古代德育的一部教科书,尚未为人重视。它对研究传统文化,建设大学德育体系极有价值,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正>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核心思想内容。儒家法与宗教、道德等密切相联,具有强烈的伦理色彩。中国古代儒家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其实就是贯穿伦理思想和儒家道德的过程。一、儒家法实为伦理法(一)儒家法的伦理化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所称"中国法律之儒家法",俞荣根先生在《儒家法思想通论》中所称"儒家之法是伦理法",就体现了这种一脉相承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文武百官向皇帝“上书言事”。历来喜欢读史的毛泽东,对占代“上书”的作用及特点很感兴趣。早在秦汉时代,“上书”中便出现了许多奇文,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治安策》等,此后历朝历代皆有佳作。在毛泽东看来,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读古代好的“上书”,从中可汲取政治智慧和历史经验,达到资政育人、古为今用的目的。在读《旧唐书》、《新唐书》的过程中,毛泽东对其中儿篇有代表性的“上书”,如马周上唐太宗书、朱敬则上武则天书、姚崇上唐玄宗书等反复阅读,在浓圈密画中留下了不少评点文字,很值得我们回味一番。  相似文献   

16.
万宇 《唯实》2014,(11):82-84
著名现代美学家、哲学家宗白华(1897~1987)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先行者,是现代中国古典美学的开拓者、继承者和比较美学的拓荒人,也是我国高校首开美学课程的第一位美学教育家,被誉为“学贯中西艺术理论的学院派美学家”、“一代美学大师”。他的主要著作有《美学散步》、《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和音乐思想》等。译著有《判断力的批判》(康德)、《海涅生活与艺术》、《黑格尔的美学和普通人性》、《罗丹在谈话和信札中》、《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等。1994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宗白华全集》,四卷本,近200万字的篇幅。第一、二、三卷收宗白华先生著作,第四卷收译文。近日在翻检由我的同事、著名文史专家孙望先生的女儿孙原靖所提供的《中国诗艺》与一些信件复印件中,意外地发现了宗白华佚文一篇及与孙望先生书信两封,均未被全集收录。这些信件复印件是孙望先生与朋友互相往来的书信,内容相涉广泛,包括郭沫若、常任侠、汪铭竹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2011,(2):48-48
《尚书》最早称为《书》。“书”本是竹简的泛称,商周时期,人们在竹简上写字记事,一根竹简上只能写一行字,字数多了,就分为几个竹简写,然后用丝带或者熟牛皮绳编连起来,这就是古代的“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与现代德育文化环境是一脉相承的,古代德育文化环境的优秀成分能为现代德育文化环境提供一定借鉴和启示。古代德育教育重视家庭、学校、社会共育的文化环境、以礼乐教化人、将人视为根本等,而且营造了一种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现代德育教育的文化环境是开放的,受媒体影响较大,重点在学校教育,并受个体选择和理性主义的文化环境影响。在现代德育文化环境背景下应对古代德育文化环境有选择地进行继承和创新,继承古代家庭、学校和社会共育的思想,营造积极健康的传媒环境,营造情感熏陶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与现代德育文化环境是一脉相承的,古代德育文化环境的优秀成分能为现代德育文化环境提供一定借鉴和启示。古代德育教育重视家庭、学校、社会共育的文化环境、以礼乐教化人、将人视为根本等,而且营造了一种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现代德育教育的文化环境是开放的,受媒体影响较大,重点在学校教育,并受个体选择和理性主义的文化环境影响。在现代德育文化环境背景下应对古代德育文化环境有选择地进行继承和创新,继承古代家庭、学校和社会共育的思想,营造积极健康的传媒环境,营造情感熏陶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社会矛盾是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概念,但是至今缺少一本对社会矛盾系统分析研究和用社会矛盾观念解读历史的专著,山东大学教授、山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培平的《社会矛盾与近代中国》以下简称《社会矛盾》、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恰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书视角新颖,史论结合,有以下特点:一、拓宽了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领域在该书中,作者对各种社会矛盾的定义、特性作了界定,对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关系、判断社会矛盾的标准、社会矛盾转化的标志及条件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较为全面的阐述,给人耳目一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