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加快和生活方式多元特征下,大学生的价值困惑和价值冲突显得尤为突出,分析多元化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高校需要高度重视这个现实,注重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研究,寻求改进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提升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生活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前提和基础,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要找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生活的关联点,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生活实际,影响大学生生活态度,引领大学生生活方式,使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感知、理解、认同、进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许天心 《世纪桥》2009,(7):98-99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的总体看法,反映了他们对待职业的基本信念和态度,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未来。因此,引导大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韩志弘 《世纪桥》2023,(2):88-90
近年来,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引领下,自媒体平台大量出现,不仅改变了社会交往方式,还对教育事业发展造成了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大学生思想认知,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关键意义。而自媒体的普及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优化整体教育质量。因此,论述自媒体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意义,以现阶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为依据,探究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爱玲 《世纪桥》2008,(8):92-93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有效结合网络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教育;及时更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不断调整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不断巩固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构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给人类的生产、生活、科技和教育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变化。网络对大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成型阶段,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易受网上各种信息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为网络发展催生的崭新时代课题。笔者认为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并就如何构建对话模式提出了具体构思。  相似文献   

7.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强调"中国特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学生生活的全过程;改进教育方式,突出"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被当代大学生认同,学校要从创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改革传授方式、建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等多方面合力开展理论和实践探索,通过提升教学效果让主流价值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9.
微时代带来的新的舆论场格局、复杂的价值生态以及新的传媒运行方式和交往方式,消弱了主导价值观的影响力,改变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传媒范式,带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价值圆桌"和"微同辈群体"效应,深刻影响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时代发展之需,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教育可以从抢占"微阵地"、建设"微课堂"、引导"微思维"、开展"微博弈"四方面实现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当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在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大学生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为此,高校应加强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便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技巧,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目前,研究和探索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取向已成为一个热点,笔者认为只有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群体层次、知识结构及思维方式入手,才能从根本上弄清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只有对制约价值观的诸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探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思想深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第一,价值主体的社会性作用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对价值关系的观点、看法和态度。它是人们进行价值评价,决定价值取向的内在根据。价值主体的  相似文献   

1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既有必要性也具可行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不仅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还要增强对其的实践认同。要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要开展隐性教育,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发展走向;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08,(12)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有效结合网络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教育;及时更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不断调整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不断巩固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既有必要性也具可行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不仅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还要增强对其的实践认同。要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要开展隐性教育,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发展走向;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是高等学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教育任务的紧迫需求,其基本要求是科学把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特点、遵循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规律、引导大学生的价值需要。  相似文献   

16.
翟长江  庞惠 《世纪桥》2009,(7):116-117
价值观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特征,本文从价值观多元化产生的社会环境、教育背景、家庭传统三个方面对广西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较大成效,但部分高校在实践中忽视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呈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分析和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心理变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等功能,讲好大学生身边的创新创业故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构建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体系,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东省某高校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青年大学生在政治价值观上存在着如下问题:在政治理想信念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与不足;在政治现实关注度上,存在一定的"政治冷漠"现象;在政治价值取向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这些问题是由于大学生政治价值教育的浅层次化、大学生政治学习缺乏主体意识、市场经济发展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社会舆论宣传及网络文化传播缺乏积极的导向等原因造成的。我们需要面向生活世界来开展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探索,这涉及到基于学生实际开展政治理论教育改革、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增强政治价值观教育的实效、优化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体系、积极创建文明绿色和谐有序网络生态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有效结合网络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教育;及时更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不断调整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不断巩固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价值自信是价值观的根基和核心。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使其进入大学生的头脑里并成为他们的主流价值观。文章从剖析大学生在构建价值自信时面临的挑战入手,找出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事倍功半"的症结,运用辩证思维,帮助构建大学生价值自信,使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地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