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结合战略管理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高等教育治理因而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公共高等教育如何有效地反馈社会需求,成为国家政治议程和高等教育变革的根本问题。本文通过对英国公共高等教育治理发展过程的回顾和对基于战略导向的公共高等教育治理的系统阐述,架构了国际化背景下公共高等教育的战略框架,探讨了战略导向的高等教育治理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公共高等教育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共危机在社会需求和政府能力之间存在一种极大的张力,其本质不仅是构建现代危机管理体系的问题,还是政府与社会权力关系重构的问题。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目标的根本在于建立"自治、共治、公治"并行的现代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在公共危机事件干预全过程和公共危机治理全要素支持的双层叠加回应机制中设计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的体系结构,将风险管理(R)、危胁管理(H)、应急管理(E)和灾害管理(D)整合形成连续统的治理框架,打造全主体参与、全要素剖析、全过程应对的协作网络和制度平台,形成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应急预案有效、机构职能明确、技术手段先进的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3.
孙照辉  陈少武 《世纪桥》2009,(5):100-101
高等教育既是国家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重要方面,也是个人实现社会化和满足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对于高等教育的价值认定,大多局限于国家、社会等中观层面,而忽视了个人的个性成长与人类的整体协调发展等微观和宏观层面。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回到原点,探讨教育本质的内涵与外延,并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价值诉求入手,探寻走向价值哲学视野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公共组织变革的战略管理分析主要包括过程分析和要点分析,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建立对公共组织变革的较为清晰的认识框架。公共组织变革的战略管理过程分析主要包括历史背景分析、形势评估、建立战略议题与张力议程、提出备选战略、进行可行性评估和战略实施等。而公共组织变革的战略管理要点分析主要包括注重核心能力;注重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和资源管理;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注重组织自身创造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行了全面概括和总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在民族高等教育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需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民族高等教育效能.为此,需要通过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工作,来助推民族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公共危机治理水平已成为各个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对当前中外研究成果的及时梳理,有利于为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理论研究推进及实践应对提供指导。以20年间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CSSCI&CSCD数据库收录的1910篇研究论文为样本,利用Citespace、BICOMB等可视化工具绘制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图及战略坐标图,对比分析了该领域中外研究内容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脉络,并构建出公共危机治理研究的热点趋势主线框架。结果表明,国内公共危机治理研究起步晚且成果略显稚嫩,并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但国内该领域核心刊物质量较好,影响因子高且权威刊物占比高。共词与聚类分析反映了该领域热点覆盖危机管理等16个主题,配合战略坐标分析揭示了国内热点问题包括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模式等三类主题,国外的研究则侧重于“感知—分析—预警”的危机治理前期准备等五类主题。结合中外研究热点问题,可以构建起公共危机治理研究的热点趋势框架体系并对我国未来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落实,对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文章选取边疆民族地区耿马自治县及M村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文本内容为分析对象,运用R软件进行关键词提取、绘制聚类图谱,采用Nvivo软件进行编码、词频统计和词云制作。结果显示,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实施的主题包括:新农村建设、“三农”工作、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社会发展等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文章总结出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实施模式的基本架构。最后,从协同治理理论的视角,提出以政策协同、项目协同、服务协同为分析框架,以乡村社会体制吸纳为着力点,实现生态共治的现代化乡村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20多年兴起的公共价值管理被认为是公共行政领域中最有前途的理论范式之一.但是,有学者却指出公共价值管理并不完全符合库恩对范式的界定条件:尽管它在问题诊断上卓有成效,但是缺乏将诊断转化为治疗行动的规范性优势.这其中隐含着公共价值创造工具研究的阙如,即公共价值创造工具的价值被忽视了.本文以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这一公共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公共治理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公共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开放的公共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它超越了传统的管理型思维,强调共同治理,能够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危机管理碎片化倾向是我国城市危机管理面临的潜在共性问题.走协同治理道路,提升政府危机协同治理能力是危机管理破除碎片化、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点.文章在界定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内涵和要素基础上,基于危机管理4R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城市公共危机协同治理能力的基本结构,包括协同预警能力、协同应对能力、协同恢复能力、协同削减能力等.从四种治理能力出发,结合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实际,提出构建和优化我国城市政府危机协同治理能力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周晓丽 《新视野》2012,(3):66-69
风险社会和全球化使公共危机的协作治理成为一种趋势。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纵向与横向的方式,群件的构成、平等互惠的关系以及责任的明确为公共危机的协作治理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为使公共危机协作治理成为可能,必须从协作治理的相关要素的整合及其制度完善入手,构建公共危机协作治理的软环境和制约机制。关于公共危机协作治理的要素整合,重建信任是协作的前提和参与的关键,对话沟通是协作的基础和条件,信息的公开与共享是协作的核心和保障,而责任分担则是协作管理的重点。公共危机协作治理的制度建构,一是要组建协作管理的机构,二是要明确协同治理的范围和网络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13.
高华丽  闫建 《探索》2015,(1):104-107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政府的决策模式、治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推进政府大数据战略对实现政府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政府治理实现的强力助推器。当前,这一工作的推进面临着数据公开缺乏社会规范条件、数据共享缺乏有效体制保障、大数据可用性研究相对薄弱和领导干部认识缺位等瓶颈因素制约。推进政府大数据战略需要弥补大数据立法空白,设立大数据常设机构,搭建大数据应用平台,培养和引进大数据人才,强化领导干部大数据思维。  相似文献   

14.
15.
在内蒙古边境地区,因各社会主体公共服务需求的多方位持续增长,促生出一种新型公共治理模式,其突出特点是:三个功能系统,即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多主体联功系统,边境地区应急管理指挥系统和边境地区公共服务系统合而为一,并相得益彰,对中国北部边境广大区域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日益深刻而意义重大的积极影响.这一治理模式所蕴含的一些独创性探索,如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公共治理;依托原有机构,建立集多项应急管理功能于一体的首个农村应急管理系统;对边境地区基层政府公共管理的改进等,都值得我们在治理理论框架下予以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建发 《世纪桥》2007,(4):102-103
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立法现状的基础上,从总则、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和筹措、管理与审计、执法和监督、法律责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高等教育投资立法内容的框架构想。  相似文献   

17.
滇池治理的原则、战略和战术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池治理事关昆明的形象、发展和前途。为此,客观分析滇池治污的利弊得失,深入研究和找准治污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科学地提出并落实好治污的基本原则和战略、战术,就成为赢得滇池治污这场特殊战争胜利之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社会化生活方式必然导致公共事务的产生,并由此产生对公共治理的需要。公共事务就是跟所有人都有利害关系的事情,而公共治理则是管理公共事务的集体行动,以使结成社会共同体而生活的人们能够互惠互利、共同受益和最终幸福,这种集体行动被组织起来就形成公共治理体系。从目的和体系特征来看,人类的公共治理经历了由前国家时代的无政府治理和半政府治理,到国家时代的政府治理和泛政府治理等几次重大变革。其中国家时代的公共治理就是国家治理,亦即政府治理,至少包括权贵时代和平民时代两个阶段,分别采取权贵统治和共和治理的形式,今天的泛政府治理则可视为共和治理的扩展形式。历史上从权贵统治到共和治理的变革发生于现代化洪流之中,这就是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变革。而权贵统治是对公共治理的扭曲和变异,共和治理则是对权贵统治的扭转和公共治理本质的回归,这就指明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内容。在现代化洪流中,正是广大平民获得解放和壮大且大量平等地参与国家治理的体系和过程,才使得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变革成为可能,这就揭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人类的公共治理变革史中考察国家治理现代化,明确其历史定位、实质内容和必要条件,有助于彰显国家治理现代化命题普遍而深远的意义,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找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党委、政府、社会及公众等多重主体的共同努力。从公共政策层面来说,这一目标的提出,也对政策过程的优化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考虑在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多元主体的参与以及更多地运用互动协商的治理方式。遵循这一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治理政策分析的研究,将其作为优化政策过程的方法论支撑。基于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总要求,社会治理领域的政策分析框架应包含目标、手段、影响、评价四重维度,即明确社会治理中实施公共政策的目标、确定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手段、预测实施公共政策的影响、评价施行公共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既不是短期的事情,也不是权宜之计。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诉求和基本需要。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人们发现对社会治理的认识不能仅仅限于其模式的转换,更需要整体架构的转型。在全面依法治国成为一个现实议题的情况下,这一转型即意味着要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