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由涛 《中国监察》2009,(13):20-20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88岁华诞之际,回顾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品味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蓝图,不禁使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3.
王振东 《法学家》2006,(3):34-38
本文的主题限定在自然法思想及其在建构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自然法复兴这个老而又新的问题.主要观点是中国古代没有形式自然法,但有实质自然法;当代中国自然法的复兴是自然法发展内在逻辑和我国法治进程的必然要求;在对中国当代形式自然法建构的问题上,我们只能采取"建构理性主义"的进路;当代中国自然法复兴,既有积极条件,也有消极条件.  相似文献   

4.
杨家明 《江淮法治》2012,(11):60-60
风轻云淡,放眼乾坤看。电闪雷鸣五千年,四海惊涛拍岸。 镰刀锤头旗展,神州红遍民欢。改革开放崛起,伟大复兴誓圆。  相似文献   

5.
单边主义方法是国际私法的三种基本方法之一.它产生于13世纪,随着多边主义方法的盛行而逐渐衰落.20世纪,随着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单边主义方法出现复兴,各种单边主义方法空前繁荣.我们应当理性地看待单边主义方法的复兴,这次复兴既有其进步性地一面,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应当将其限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体制建构不断完善。但是在一些地区宗族势力的复兴对村民自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三个方面分析宗族势力在村民自治过程中的影响,并试图提出削弱宗族势力消极影响的相应措施,对其加以引导使其成为村民自治过程中的可用力量。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为了追求救时和富国强兵的目标,中国的思想家们发现以商鞅和韩非为代表的先秦法家思想与西方先进的法治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他们认为法家法治思想的复兴是中国起死回生之道。先秦法家法治思想在近代的再生不是复古,而是新生,是返本开新,是以西释中,是在未瓦解原始法家以法治国的学术根基,传承或部分保留了原始法家的思想源泉,借鉴西方近代先进法治理念的基础上,将先秦法家思想融入到现代法治思想体系中,并努力使其具有现代理论形态,以及现代化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清代词学的复兴与文人游幕密切相关。伴随文人游幕的踪迹,清词率先在江南得以复兴并由此传播到全国各地。在清词从江南到岭南的传承绵延中,宜兴词人万树起到了重要作用。清初重要的词学论著《词律》作于万树游幕时期,他一生填词五百余首,是其游幕生涯的真实记录。与其同时,共事于同一幕府的众多江南幕僚文人,政事之余,赋诗填词,谱曲论文,万树、吴棠祯、吕黍字、来集之等大批江南词人追随两广总督吴兴祚的宦迹从江南到福建、到广东,他们的幕府唱和直接推动了清初岭南词坛的空前繁荣,万树是清词复兴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9.
西方自然法思想发源于古希腊时期,在其历经的几千年历史中,其被诠释为不同的概念,与"自然法"概念相近或可以作为它的替换词有:宇宙法、上帝法、永恒法、人类法、道德法。名称的变换,仅反映了人们对自然法所要求利用的角度。但自然法这种思想传统和政治意识形态却不断引导西方法律制度的构建。它也是组织人们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模式,是人们观察、分析和评价法律的参照物,它也对现代社会法律的研究提供了思想启迪。本文以期通过分析自然法的产生、发展以及新时期的转型,加深对其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已过去一个月了.当我们从猝然袭来的灾难中抬起头来开始梳理这些揪人心肺的日子时,突然发现悲痛中我们也有欣慰。  相似文献   

11.
刘丽萍 《法制与社会》2011,(36):184-184
曾经叱咤非洲政坛的卡扎菲政权在内外交困中轰然倒下,究其原因,起决定因素的还是利比亚内部的分崩离析,而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干涉则是卡扎菲政权倒台的重要前阱。卡扎菲政权覆没的悲剧提醒我们,必须警惕和正视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困难和挑战,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网络作为20世纪人类最为重要的发明,不仅在技术领域引起了一系列的革新,而且直接导致了人类互动过程、思维方式、生活形态乃至社会结构的重新构建。网络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形成了各种文化的共享,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网络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罗马法在中世纪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公元5世纪到公元10世纪的时间里,罗马法的权威完全失落了。但是,罗马法的实际作用并未完全消亡,法律学习也以辅助的形式在中世纪的学校中延续着。到11世纪末,罗马法“奇迹”般地复兴,并且逐渐发展为欧洲各民族世俗生活的“共同法”。这种奇迹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方面,中世纪中后期工商业的发展,多元政治斗争的展开,产生了罗马法复兴的内在的、现实的需求;另一方面,古典文化的复苏,经院主义哲学兴盛,注释法学派的整理、解释和评论,又为罗马法的复兴提供了充分的智识条件。  相似文献   

14.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通过军事扩张和文化思想的准备实现了国家的崛起。二战后,日本通过经济大国路线实现了复兴。本文简要的论述了日本的崛起、复兴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沈卫星 《法制与社会》2010,(11):296-296
本文指出思想路线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命线,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要回答这样两个问题:实践与认识之间是什么关系?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6.
检察精神赋     
风雨一甲子,沧桑六十年。世事有新说,其道阔无边。顺民意而济渡苍生,势磅礴而功垂星汉。泱泱中华复兴,巨龙矫矫再跃九重天。  相似文献   

17.
对通奸罪判处石刑是伊斯兰法的一项古老的规定,形成于伊斯兰法的早期阶段,通过圣训正式确立下来。在伊斯兰法世俗化改革时期以及伊斯兰法复兴运动中,这一规定随着伊斯兰法律的变迁或存或废,与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变革密切相关。时至今El,对通奸罪判处石刑仍然出现在一些伊斯兰国家的法律中,正因法律的象征性作用以及伊斯兰法浓厚的政治特性,对通奸罪判处石刑的规定短期内不会在伊斯兰法律中消失。  相似文献   

18.
比如说今天的中国对世界贡献增大表现在对世界性疾病的预防、对世界性环境破坏的克制、对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积极应对、对世界各国经济恢复的伟大贡献等等。也就是说,今天的中国,包括政府、国民,人均经济总量上确实不及那些发达国家,但是出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事原则,竭尽所能地帮助别人,甚至达到了"正其义不谋其力,明其道不计其功"即忽视经济效益的程度。正如毛泽东说过:6亿人口的国家,在地球上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过去人家看我们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你没有什么贡献。我们这个国家要建设起来,完全改变过去100多年落后的那种状况,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所以中国人对全人类做贡献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9.
李拥军 《法学》2012,(4):10-21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国家推动了人民陪审制度的复兴;法院本着对已有利的原则对其进行了改造,使人民陪审员成为了基层司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由于陪审制能够满足一些人功利性的需求,因而会得到某些以陪审为主要职业的人的支持。虽然国家、法院与民众三者在推行陪审上达成了妥协与平衡,然而在这种平衡的背后,陪审的原初价值正逐渐消解和退化。  相似文献   

20.
在共同法时代,欧陆法制发展的主线即罗马法的继受和日耳曼法的大幅消亡。日耳曼法上的"诉"虽因败于罗马法上的"诉"而逐渐销声匿迹,但它仍对中世纪的司法制度产生了一定影响。共同法时代对罗马法上的"诉"的不同解读在法学理论上和司法实务中都形成了对立局面。其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民法和民事司法制度中形成了诉权思维并一直延续到近代中晚期。这一统治欧陆数百年的法律思维的形成无疑受到罗马法的直接影响;但从根本上看,它是中世纪法制发展水平的必然产物。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加以观察,中世纪诉权思维和诉权体系发挥着承载私法规范、维护私权利的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巩固藉由罗马法继受而实现的欧陆社会生活秩序转型的成果。"诉"与诉权思维的确立集中反映出欧陆日耳曼民族在法制文明上的重大转型,具有多方面的法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