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华 《政府法制》2013,(28):28-29
去年8月,有媒体报道称,社会抚养费疑遭计生部门挪用,15名学者建议废除。今年7月,浙江律师吴有水致信31个省份的计生、财政部门,申请公开社会抚养费收支、预算等相关信息。但只收到17个省份的回复。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此做出回应称,社会抚养费不属于中央财政收入,也不属于卫生计生部门收入,纳入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其收入没有对应的支出科目,也不允许与计划生育支出挂钩。  相似文献   

2.
近期,《北京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再度引发社会对抚养费征收话题的关注.媒体梳理发现,“全面两孩”政策落地以来,全国已有29个省份陆续修订了本地的计生条例,其中大部分都针对“超生”现象明确了社会抚养费标准.这项数额巨大、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收费,目前依然面临理论上的存废之争,以及立法和执法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社会抚养费何去何从,有待在全民讨论的基础上予以法治化审视.  相似文献   

3.
胡晓青 《江淮法治》2013,(24):22-22
伴随张艺谋面临的巨额社会抚养费征收问题,伴随7月11日浙江律师吴有水向全国31个省级计生委、财政厅(局)申请政府社会抚养费信息公开,社会抚养费这一话题引发公众热议。有人认为它神秘,收入支出不明;也有人认为它尴尬,收费根据名不正、言不顺;当然也有人认为合理合法,且符合国情。热议的社会抚养费,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4.
“社会抚养费”,俗称“超生罚款”。金额到底几何,究竟用于何处?多名律师近日向卫生计生、财政、审计部门申请信息公开,却未能算清这笔“糊涂账”。这说不清、道不明中,是否隐藏着“秘密”?  相似文献   

5.
社会抚养费是国家根据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向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而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一项补偿性费用。从近几年来各地对乡镇社会抚养费征缴管理及使用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的社会抚养费已经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但在执法监察过程中也发现,部分乡镇政府和计生部门在社会抚养费征缴管理和使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规的现象和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资金管理不到位,截留、挪用和挤占社会抚养费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乡镇收取的社会抚养费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直接坐收坐支,还有部分乡镇政…  相似文献   

6.
社会抚养费行政处罚论在现实中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制度、理论和现实根源,但处罚论存在混淆社会抚养费的性质与功能,没有抓住社会抚养费的本质特性,忽视生育权的基本权利属性,计划生育义务性质认识不清,超生行为定性错误,缺乏世界眼光这六大谬误。社会抚养费定性应坚持行政收费论,摒弃行政处罚论。面对质疑和挑战,行政收费论应给予积极的回应,提升自身理论的逻辑自洽能力和回应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卫艾红 《江淮法治》2012,(19):50-50
食品安全现在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让老百姓心里的这根弦绷得紧紧的.也正因为如此,食品安全目前也是媒体争相挖掘的“富矿”,我认为相关报道要慎重。媒体最重要的是应发挥向公众传播食品安全知识的作用同,同时起到社会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欧莉 《江淮法治》2013,(24):23-23
社会抚养费的前身是“超生罚款”和“计划生育费”.它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引导人们有计划地的生育.其目的是通过征收“社会抚养费”达到控制超计划生育.解决因超生给社会增加的相应负担问题及对超生行为的经济制裁。  相似文献   

9.
如何征好,管好、用好社会抚养费,群众十分关注。近年来,乡镇社会抚养费逐步纳入了“收支两条线”管理,有力地促进了计生工作的开展。但是,一些地方的乡镇在征缴管理工作中,仍存在  相似文献   

10.
近期因“社会抚养费”征收问题与北京市海淀区计生委法庭对决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原副教授杨支柱,因与妻子双双“下岗”在家、生活来源全部断绝,不得不靠为相关报刊撰稿、换取稿费来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11.
原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在接受广州媒体的集体采访时说,“有些领导,住的房子都已经200多平方米了,还在说买不起房,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3月12日《新快报》)此前,广州媒体曾报道了“天河区副区长买不起房”、“广州市政协前主席陈开枝也说,凭我的工资也买不起房”等新闻。  相似文献   

12.
法眼看天下     
福州:一对夫妇超生一胎被罚72万元据《福州日报》2月22日报道,长乐一对夫妇因违法生育,被征收巨额社会抚养费。这是福州社会抚养费征收数额最大的案件。2月4日,该夫妇缴清全部社会抚养费共72.7668万元,此举在当地起到了较大的教育和震慑作用。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光环下的媒体地位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泽 《中国律师》2002,(7):40-43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新闻媒体对我们国家的社会生活和民主法制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像大家看到的那样,这些年来,很多社会问题通过媒体的报道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很多含冤受屈的群众通过媒体的报道使自己的冤屈得到了伸张;很多社会丑恶、腐败现象通过媒体的报道得到矫治;很多为害社会的豪强恶势力因媒体的报道而受到打击、惩处;很多欺压百姓、滥用职权、渎职、不洁的官员受到清理:……很多时候,面对很多问题,人们常常会想到“找媒体曝光”,以致出现了在一些媒体单位门口,群众排长龙反映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计划生育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我们国家的一项根本国策,其基本内容就是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适当照顾生育二孩。而社会抚养费,是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目前在计划生育政策受到越来越多争议的同时,社会抚养费的征收问题也饱受诟病。笔者试图从社会抚养费征收对象、征收标准、征收难度以及社会抚养费的用途四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5.
《政府法制》2014,(6):64-64
2014年1月9日下午,记者从无锡市滨湖区计生局获悉,他们当日已经向张艺谋陈婷夫妇寄发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张艺谋陈婷夫妇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总金额达到748万余元。700多万的罚款合适吗?这钱又该怎么用呢?  相似文献   

16.
40年前,他们相好过。40年后,因为那段婚外“孽缘”结出的一个“苦果”:如今生活无着、年近40岁的残疾儿子,把年过七旬的他们“牵”进了法院。湖南省衡山县人民法院干2003年1月审理的这起“私生子”索要抚养费的官司,由于三方当事人年龄的特殊性,这起早已超过抚养范围的“私生子”索要抚养费一案,一时备受众人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张艺谋"超生"事件再次提高了公众对社会抚养费议题的关注度。什么是社会抚养费?如何征收?怎么计算?社会抚养费的收支情况是否属于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范围?单独二孩政策对于社会抚养费将有何影响?只有厘清上述问题,才能明白社会抚养费的"来龙去脉"。社会抚养费从何而来社会抚养费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社会事业公共投入的经费,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根据卫计委官方网站消息,社会抚养费不属于中央财政收入,也不属于卫生计生部门收入;社会抚养费不允许与计划生育支出挂钩,更  相似文献   

18.
话题之一:找法官不如找记者反思:曾几何时,《焦点访谈》门前上访、告状的排起了长队,“陷入诉讼泥潭的百姓终于在媒体中找到了‘青天’”。有媒体不无感慨地说:“如今,中国最有权威的地方不在人民法院,而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找法官不如找记者”的说法也风行一时。按常理,法院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何以媒体成了这“最后的防线”?分析其原因,不外有二:其一,法院确实存在一些违法办案的问题;其二,媒体的披露可以引起领导甚至高层领导的关注。而百姓看中的无疑是这第二点。不管怎么说,问题既能解决似乎应是皆大…  相似文献   

19.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浙江碧剑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有水向全国31个省级计生委、财政厅寄出快递,申请要求公开2012年度社会抚养费收支及审计情况。“收了这么多年,每年收那么多钱,都去哪了?”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与生活》2010,(6):M0001-M0001,3
全国“两会”落幕,中国进入“后两会时间”。“两会”这个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事,同时也是媒体的狂欢盛宴。越来越扩大的版面、越来越丰富的报道内容和形式,还有互联网、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参与,媒体不再将“两会”报道作为一个被动的任务,而是将自己作为一个上下沟通、聚集民意的平台,增强了政治参与意识。比如,在今年“两会”召开之前,15家报纸发表联合社论,呼吁代表委员敦促有关部门加速户籍改革,给予公民自由迁徙权利。这是媒体对自身角色认识的进步。另外,代表委员们在近年也更主动地借助各类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