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建设与领导科学 4形式主义,是指脱离实际、不求实效的一种观念、方法或作风,是人的内在素质的外在体现,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形式主义,其害无穷;形式主义,人人痛恨。然而,形式主义又屡禁不止,反而时有抬头,甚至大有横行、泛滥之势,造成恶劣影响。不克服形式主义,就会误党误国,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希望。 一、形式主义的表现 形式主义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它的错误在于违背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的科学原理,把形式的作用夸大到不恰当…  相似文献   

2.
某乡召开备耕现场会,人们褒贬不一:有的说这是一级做给一级看,领导带着群众干;有的则说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该“退休”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的同志往往把形式和形式主义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诸要素总和,形式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而形式主义是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所以,区别形  相似文献   

3.
形式主义批判——对当代中国文化病症的反思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哲学研究的视角分析形式主义的思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突出的有:形式与内容的颠倒、数字崇拜与价值的分离、虚假对真实的统治。因此,亟需呼吁拒斥形式主义,注重内容、质量和真实。  相似文献   

4.
形式主义之像杨光辉在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一定的形式是一定内容的载体,并对事物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形式,片面夸大形式的作用,甚至不顾内容只讲形式,以形式代替内容,就必然导致形式主义。从总体上说,形式主义是一种主观主义与官僚主义的...  相似文献   

5.
形式,不是坏东西。古代田忌赛马,就是通过形式的优化组合,实现了形式与效果相统一。在最抽象的意义上.形式是个哲学范畴,必须从与内容的关系中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过分强调或夸大形式,片面地孤立地追求形式,缺乏内容或内容不切实际,没有效果,这就是形式主义了。形式是客观需要,形式主义是主观人为.是无用功,是瞎折腾。所以,我们要形式,但不能要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6.
形式和形式主义不是一码事,这是一种常识。形式总是要的,“三大创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载体,这载体就是形式。形式主义却是要不得的,因为形式主义只顾形式而不求内容。你看那些假酒、假药、假钞,仅就形式而言,与真酒、真药、真钞没有多大区别,要不它们就难以欺世惑众。假就假在它们的内容。精神文明建设要讲求实效,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7.
王平 《理论月刊》2012,(2):50-52
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是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根据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区分出来的一对重要的概念.人们通常是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去界定形式主义,认为形式主义是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所导致的一种结果,对日常生活中的形式主义也是从这个角度去评判的.立足于生存论的视角,本文从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形式主义的实质和形式主义的归宿三个角度分析了形式主义.认为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是实用主义,形式主义的实质是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归宿是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8.
刘春 《人民论坛》2013,(27):24-25
对发达国家做法的生搬硬套,对现代化内涵的错误理解,已演变为严重的形式主义问题,而且已经出现不容忽视的后果形式主义最大的症结按照工作发展内容的客观需要谨慎地选择工作形式和手段,重视工作形式问题是正确的,也是应该的。因为没有适当而有效的形式予以承载和体现,再好的内容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形式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其错误在于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图虚名不务实效。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严肃批评形式主义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王明文 《前沿》2011,(19):73-77
作为社会行为理论的首倡者和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马克斯.韦伯构建了其庞大的社会学理论,同时也在法律社会学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他关于法律的论述以其社会学理论中社会行为概念的界定为出发点,同时立足于对合理性的创造性阐发,从目的(形式)合理性这一在他看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行为出发,构建了其形式主义的法律观。形式主义法律观的出现有着现实的社会基础,但也有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四人邦”的形式主义“模式论”,歪曲文艺作品中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否定内容的决定性作用,把“三突出”捧到天上,立为衡量文艺作品是香花还是毒草的标准,流毒甚广,必须彻底批判,肃清其流毒。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容和形式是辩证地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外在表现。完美的艺术性必然以革命的政治内容为前提,并不仅在于外表的美丽。政治上反动的作品,其中有些也可能具有某种艺术性,但是,“内容愈反动的作品而又愈带艺术性,就愈能毒害人民,就愈应该排斥。”在“四人邦”看来则不然。一讲到形式,他们就认为形式决定一切。于是他们的形式主义“模式”就是天规。就说“三突出”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它是资产阶级臭名远扬的形式主义“突出刻划”手法的翻版。可是,  相似文献   

12.
形式主义是一种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屡禁屡犯的顽症。克服形式主义难,就在于我们做任何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形式。没有一定的形式,工作内容就不能展开,更谈不到落到实处。问题的关键在于工作形式与工作内容是否统一,统一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是实事求是,脱离了就会产生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3.
形式主义是我党长期反对的一种错误思潮与不良作风。形式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主观与客观相脱节,认识与实践相脱离。实践证明,凡形式主义盛行之时,必是党的事业受损之日;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事业必定兴旺发达。形式属哲学范畴。形式与内容相对立,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对内容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只有内容,而没有实现内容的形式,内容也将无任何价值。这就像过河,如果没有桥和船,就很难达到彼岸。正因为形式对内容有如此重大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才容易产生偏重形式、忽略内容或脱离内容的形式主义。所谓形式主义,就是过份强调或夸大形式的作用,偏离或脱离内容,在形式上大作文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内容的形式,将是无任何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伍绍祖 《湖湘论坛》2011,24(1):20-25,28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直气壮地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观点作斗争是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划清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两种民主的本质和特征;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必须积极应对、掌握正确的政策和科学的方法;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形式主义作为"四风"之首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所要着力反对并解决的问题。在人大工作中,如何理解形式与形式主义,如何反对形式主义,如何处理好切实履行职责与严格遵守程序的关系,是我们应深思的重要问题。内容与形式具体到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大致相当于依法履行职权的实体性内容与工作程序的关系。通常认为,人大工作最讲程序,立法有立法程序,监督有监督程序,选举有  相似文献   

16.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这一观点对于指导铁路部门抓好安全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抓好推进落实,是我们预防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生产有序可控的重要前提。一、要明确安全第一思想教育的具体内容,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力戒安全思想教育中的形式主义铁路运输安全的实践证明,思想教育一味注重传统、继承,没有发展和创新,就会使思想教育缺乏具体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教育就达不到预期目的而导致流于形式。要想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必须从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7.
形式并不是坏东西。田忌赛马,就是通过形式的优化组合,实现了形式与效果的统一。在最抽象的意义上,形式是个哲学范畴,必须从其与内容的关系上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过分强调或夸大形式,片面地、孤立地追求形式,缺乏内容或内容不切实际,没有效果,这就是形式主义了。形式是客观需要,形式主义是  相似文献   

18.
任何工作都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内容变化决定形式必须相应改变。当前,犯罪主体及作案手段的巨大变化,要求公安机关改变原有体制,实现人、财、物的最佳结合,发挥整体战斗力,并探索打击犯罪、依靠群众的新形式,发挥形式对内容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形式主义危害甚广,因而其成为学习、研究唯物辩证法和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课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对于内容具有巨大反作用。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既要着眼于内容的发展,积极创造有利于内容发展的生动形式,又要坚决反对脱离、损害内容的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20.
谢军 《群众》2019,(18)
<正>长期以来,形式主义问题成为我党面临的一大顽疾,既损害党的形象,又影响党的工作,党和人民对此深恶痛绝。对于如何理解"反对形式主义",目前还存在不少认识误区,本文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形式不是不要。必须明确的是,形式和形式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把形式主义等同于形式。所谓形式,唯物史观认为,内容是事物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这些内在要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所谓形式主义,是指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的工作作风。形式和形式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