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各位领导、同志们;山西省史志研究院是1994年底根据省委、省政府机构改革的部署,由原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地方志办公室和省社科院当代山西研究所合并组建的。史志院组建后,按照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山西省史志科学九五规划入《规划》确定在2000年底之前完成53个省级重点课题和331个地、市、县级重点课题。这是建国以来我省史志系统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一个难度很大、工作量也非常大的五年规划。这个五年规划的完成,将标志着我省队省…  相似文献   

2.
《奋斗》2005,(11):2-1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00六至二0一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OO六至二O一O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4.
《新湘评论》2005,(11):4-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00六至二0一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0,(11):9-17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我区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我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制定、有效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6.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 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总纲第一节规划背景“十五”时期的显著成就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  相似文献   

7.
《廉政瞭望》2008,(7):4-4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指出要在5年中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工作规划》规定将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加快推进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2021,(5):23-23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会议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至 20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 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 署。  相似文献   

10.
《江淮》2005,(1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六至二○一○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11.
<正>五年规划原称五年计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1949年10月到1952年年底的"国民经济恢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进现代化的百年历程中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其中五年规划的持续推进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的重要经验之一,更是解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奇迹的独特视角。中国的五年规划之所以能够持续推进并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积累多重经验,其中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根本保障,人民至上是力量源泉,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确保了战略全局性,统筹协调的实施方式确保了五年规划的有效落实,不断深化改革是五年规划持续推进的动力手段。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11,(1):4-13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加快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科学制定好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吉林实际的“十二五”规划,对于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六至二○一○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15.
王全有 《党史纵横》2009,(10):59-60
数字承载着历史,数字记录着辉煌。当历史的车轮将共和国的年龄拉进第60个整年时,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的序数已经变成了11。11个“五年规划”记载着共和国长子——辽宁60年来辉煌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中共青海省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讨论研究了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的若干重大问题,就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及总体部署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05,(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六至二○一○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1)“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六至二○一○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1)“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引水进京规划延后5年,这使原本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位下降的首都水资源承载能力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是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日前在北京市节约用水大会上透露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2010,(12):10-14
2010年11月2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甘肃实际,中共甘肃省十一届十次全委会研究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一、抢抓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