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犯罪根源问题的讨论,总是集中在:人为什么会犯罪,社会中为什么有犯罪,犯罪在社会中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上。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人们具有认识社会现象的不同视角。本文作者以人性论为基础,回答了上述三个问题,并特别提出:为什么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会遵守社会规则,不去犯罪?过去的讨论多在剖析犯罪根源方面,而忽略了不犯罪的根源方面。对这一问题,作者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也给予了简要回答。  相似文献   

2.
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一问题贯穿于古希腊哲学的始终,只是在不同时期,哲学家研究人性论的侧重点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理性主义人性论是古希腊人性论基本基调,但同时也涉及到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等人性论思想。  相似文献   

3.
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实证学派的人性分析方法各有片面之处。折衷主义刑罚理论采用综合的人性分析方法来看待犯罪和刑罚,它的人性基础是辩证的人性论,这也是其成为两大学派走向折衷与调和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4.
与通常的理解不同,自由主义既不是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比如阿克顿的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等,也不需要像密尔那样,将自由当作人类进步的路径假定人性有无限向善的可能性。自由主义的人性论就像基督教神学的人性论一样,是一种基于意志的有限人性论。从基督教神学中的神人关系假设中可以找到这种人性论的根源。自由主义所保护的自由是意志的自由,意志的自由最能体现人的个体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就此而言,奥古斯丁和洛克的有限人性论有着结构上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感化教育是现代监狱行刑的重要原则。人类的学习本性不仅使受教育成为必要,而且使其固定为社会化的一种需求。更重要的是,人性可以借助充足和完善的教育进行重塑。由于犯罪是一种社会化缺陷的反照,因而罪犯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罪犯教育矫正的原理即在于通过良好教育使其重获守法的心理倾向,增强抑制犯罪的心理力量。从社会学、人性论与犯因性的学理角度来看,罪犯感化教育不仅事属可行,而且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正处于中西方思想初步接触交流的时代,他吸收和借鉴了西方思想,使大同世界的人性论基础一开始就与中国传统理想社会的人性论不同,显现出了全新的构建原则。同时,作为一个儒家学说的信奉者,康有为坚持儒家核心理念,又使其人性论具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康有为大同世界思想在中国面临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候,进行了中国思想现代化的尝试,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同时,与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样,他没有摆脱乌托邦构建者在面对社会现实时共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犯罪效益受犯罪成本、犯罪收益、犯罪风险系数三者影响。低犯罪成本、低犯罪风险系数、高犯罪收益使犯罪效益升高。犯罪效益对不同层次社会群体犯罪行为人的影响。对于高、中、低三种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预防其预谋型犯罪行为的出现,最好的办法是提高他们的犯罪成本和犯罪风险系数,降低他们的犯罪收益。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人性论,注重培养社会成员的积极品质,在积极心理学观点的启发下展开对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通过以培养具有职业幸福感的预备警察为教学目的、以训练充满正能量的预备警察为教学核心、以重视学生体验的多样化教学手法为教学辅助、以强化学生自主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为主导的教学手段多维度结合,探索构建学生积极品质的若干尝试.  相似文献   

9.
犯罪不仅是一种法律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事实,不同的学科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对犯罪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同一学科内部对犯罪的理解亦有诸多不同的观点.对犯罪特有属性的完整把握以及以此为基础而确立科学的犯罪观念,应通过对不同犯罪概念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才能实现.运用比较的方法探讨不同的犯罪概念,力图通过对犯罪概念的理性分析找出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的特殊之处,从而构建具有本体论意义的犯罪概念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主观犯罪结果分为实然的结果与应然的结果 ,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犯罪形态 ,行为主观犯罪结果认识的内容、程度也不同。主观结果对于区别犯罪形态、确定行为人刑事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法律的人性关怀与刑罚轻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就是人类基于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所产生的内在需要。人性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这与资产阶级倡导的唯心主义私欲观、利己主义是不同的。实现人性的手段可以做价值判断,人性本身却没有善恶之分;人性不能得到满足是犯罪产生的终极原因,我们的制度设计应该尽量满足人性而不是压制人性;人性满足得越充分,发生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人们对刑罚的敏感度也越高;那些具有普世价值的诸如民主、自由、平等方面的人性需求,在当今我国还需进一步满足,以便为刑罚轻缓化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2.
国家安全近年来受到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采用传统的军事打击方法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国际社会一直希望能在国际法律层面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管辖、审判与惩治。《罗马规约》明确规定了国际刑事法院对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罪的管辖权,但没有具体规定对恐怖主义罪的管辖权。把恐怖主义罪作为一个罪名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将在法律上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犯罪预防的目标是防患于未然,其哲学基础是人性的恶与善及人的理性与非理性。人性恶、人的非理性使犯罪预防具有必要性;人性善、人的理性使犯罪预防具有可能性。应注意犯罪预防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摆脱犯罪标签带来的困境,体现刑法人道性和宽容性,通过实质理性矫正形式理性,追求刑法效益价值,保持社会活力,缩小犯罪圈,增加出罪机会,摘除犯罪标签,应该提倡罪之谦抑,有意识地在特定阶段和场合加以实行。不过,提倡罪之谦抑应有宽和自由的社会环境。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理念的改变、市民社会的形成、人权保障观念的确立,提倡罪之谦抑的社会环境已相应形成。  相似文献   

15.
毒品犯罪刑事政策是一个国家特定历史时期总的刑事政策在毒品犯罪领域的具体体现,它着眼于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势,以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为目标,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活动和措施反映国家对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度。毒品犯罪刑事政策有五大价值基础,即秩序、法治、效益、人道、科学,它们对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的设定、执行、调整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犯罪主要是由于人类自身的原因.本文根据达尔文对人类的研究,探讨了犯罪的人性方面的原因,包括遗传、变异、返祖现象、生物欲望等等.同时亦从人的社会性等方面论述了人类自身对犯罪的免疫,说明法律的根本是关怀人,法律应当注意到人性,人的社会性,而非其残酷的严厉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腐败现象日益增多,严重威胁到了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反腐败已成为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导致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原因、制度原因、封建社会残留思想的影响等等,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由"人性恶"所引发的腐败心理是产生腐败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18.
嫌疑人近亲属的作证境遇具有多重性和突性,负有作证义务却无法摆脱人性的呼唤。嫌疑人近亲属作证境遇重塑,应当从人性和法理双重视角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将辩护机制引入犯罪构成理论,建构嫌疑人近亲属拒证权。  相似文献   

19.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1977年两项日内瓦公约附加议定书的通过,武装冲突期间禁止恐怖活动的规则已由草案条款发展为了一项正式的国际人道法规则。不仅如此,《第一附加议定书》还将恐怖主义行为规定为第85(3)条中的"严重违反行为",从而暗含了战争罪之恐怖犯罪。但恐怖犯罪却没有被明示规定于任何普遍性的国际条约中,大多数部门反恐条约都排除适用于武装冲突期间。同时,恐怖犯罪向公众散布恐怖的特殊目的会造成长期恐惧的社会氛围,有着不同于一般犯罪的特别严重性。上述因素说明创设恐怖犯罪作为一项国际人道法的单独罪名具有国际法依据和现实紧迫性。恐怖犯罪与战争罪、危害人类罪之间的重合关系导致罪犯的同一行为可能同时构成其中的两项或三项犯罪,此时可根据"?elebi?i标准"判断这些犯罪之间是否互相存在具有实质性区别的要素,进而作出是否应累积定罪的决定。  相似文献   

20.
刑罚的目的是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某种权益的剥夺,来达到一种惩罚已然犯罪和警示未然犯罪的目的。但是,仅仅通过对权益的剥夺,来使得犯罪分子得到报复性的惩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罪犯对社会的危害,只有通过刑罚人性化的改革,积极改造和教育罪犯,才能帮助他们复归社会,文章借鉴了法学家贝卡里亚的观点,针对我国目前的刑罚人性化实施情况,提出了完善刑罚人性化制度、完善我国社会法制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