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一周年了。众所周知,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并考虑到香港历史和现实的情况,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而《香港基本法》就是实施“一国两制”的法律保障。 香港和内地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是都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应当共存共荣,互助互利,互相尊重,而不要强加于人。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叫“井水不犯河水”。香港和内地的居民都需要了解《香港基本法》,自觉地维护两地的繁荣和稳定,为此,本刊记者访问了参与制定《香港基本法》工作的著名学者钱伟长和香港著名律师李福善,并在这里发表他们的谈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瞭望》1988,(17)
根据中英两国政府一九八四年十二月签署、一九八五年五月宣告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将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恢复行使主权时,中国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为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必须在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之前,制定一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相似文献   

3.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一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件。联合声明载入了中国政府对香港建立特别行政区后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安排,完整地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展示了具有政治远见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和模式,这不仅为圆满解决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问题,而且为香港长期繁荣和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4,(3)
神圣的历史使命吾兄:刚跨入新的一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各专题组的委员们就分批来到北京,共商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和平稳过渡的大计,真是只争朝夕!1997年7月1日,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殖民统治将永远从香港消失。全中国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  相似文献   

5.
1985年,81岁的邓小平与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谈话时曾令人动情地表示了他的心愿:要在1997年,祖国大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到香港去看看,哪怕坐轮椅去也好。其实,青年时代的邓小平有过5次过香港的经历。他的这些经历实际上也是早期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 邓小平第一次过香港,是在他年仅16岁的时候。当时,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怀抱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投身到吴玉章发起的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6.
香港——中国的神圣领土,南海上的一颗明珠。中国已经明确宣告,到一九九七年将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并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随着中英两国谈判的发展,香港问题已成为国际瞩目的问题之一。 九月间,正值香港经济的多事之秋,著名的经济学家许涤新、宦乡、钱俊瑞、于光远等一行,应邀去香港访问。在港期间,他们就香港当前的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战略构想王大顺一、关于香港回归的时机。邓小平晚年设计香港回归可以追溯到1978年下半年,当时引起邓小平思想兴奋的焦点主要是:一、究竟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尽可能地实现平稳过渡;二、如何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以后...  相似文献   

8.
150多年前,英国殖民者倚仗坚船利炮强占了香港。百年耻辱。再过500多天,中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世人瞩目。人们关心,“九七”后的香港会是啥模样?“东方之珠”能否风采依然?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之后,香港将实行“一国两制”。即在回归祖国后,香港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至少50年不变。中国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20世纪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能否在政权顺利交接、实现平稳过渡的基础上,长期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为全国人民所共同关注,也为全世界所共同关注。香港回归祖国,将给我们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也将是对我们的严峻挑战。所谓机  相似文献   

10.
澳门的平稳过渡和“三大问题”●王志根陈恒今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耻辱,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第一站。再过两年,澳门也将回归祖国,这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香港回归祖国半年来,特区政府运作正常,经济继续保持繁荣,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举世瞩目,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十二亿中国人举杯同庆,全世界所有的华人、华侨为之欢呼雀跃,扬眉吐气! 香港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得以“一国两制”的和平方式解决,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世界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香港问题的解决,充分显示了中共三代领导人非凡的远见卓识和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显示了中共三代领导人善于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紧密结合起来的胆略和气魄;显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2.
国务委员姬鹏飞自一九八三年六月兼任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以来,先后会见了近二百名香港各界人士,向他们阐述了我国政府关于恢复行使对香港地区主权和保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的方针政策,并同他们广泛地交换了意见。他的谈话受到广泛的重视。一九八四年初,在中南海国务院的办公室里,姬鹏飞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就香港问题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国际国内实际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科学构想,它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实现。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又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一国两制”对我国的法制建设也提供了新的内容。为实施“一国两制”而制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两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法律,其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把维护我们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与授权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部体现“一国两…  相似文献   

14.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被英国占领。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在即,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特撰此文。本文拟就“九七”前后香港法律的构成和特点做一简要介绍和对比。 “九七”之前:多元化的混合体 英国占领香港以后,即大量引入英国法,同时也沿用中国法。后来,香港立法机关又结合本港情况制定了大量的适用于香港地区的法律。这样,香港法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英国法律;二:是中国传统的法律和习惯;三是香港本地法。在这三个部分中,英国法律是基础,香港本地法是主干,中国的传统的法律和习惯起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谈香港回归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出现大的波...  相似文献   

16.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姬鹏飞十月以来频频会见香港各界人士。他欢迎香港和内地扩大交流。姬鹏飞指出,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会给香港带来繁荣。香港同胞应有长远的看法,增强自己的信心。香港保持繁荣就是对国家的贡献。他强调,目前香港正处于重大转变时期,我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要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混乱,使九七年的主权移交得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仇昱 《民主》2004,(7):6-7
邓小平同志关于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基本思想,概括起采就是“四个统一”,即“一国”与“两制”是统一的,“爱国”与“爱港”是统一的。尊重香港的高度自治与维护国家的主权是统一的,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与坚持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也是统一的。当前,“四个统一”的思想体现在香港政制发展问题上,就是必须明确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中英为时7个月、长达17轮的关于香港94/95年选举安排问题的会谈,终因英方的不合作、不守诺,特别是港督彭定康的蓄意制造事端而无法再进行下去。但这绝无碍于中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的决心。相反,为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平稳过渡,中国必须及早做好收回香港主权的各项准备工作。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两位香港知名人士对记者谈了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寄语:深圳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1995年12月5日至7日在深圳考察时再次强调,深圳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他指出,深圳除了要继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场”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之外,还要发挥新的作用,就是要在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方面起促进作用。江泽民总书记要求深圳要发展高新技术。关于共同富裕问题,他指出,将来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始终香港是香港,深圳是深圳,内地是内地,这个区别都还要存在。有些人却往往把“共同富裕”误解为一种…  相似文献   

20.
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第二次在北京会见邓小平主任时,第一句话就是:“这是伟大的一天”。 就在这一天,赵紫阳总理同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英两国通过友好协商,终于顺利解决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香港问题。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向全世界宣告,在一九九七年,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一百多年的神圣民族愿望实现了,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