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去年来,某省法院复核了十二名因恋爱纠纷引起的杀人案件。这是近几年来凶杀案件中发生的新情况,值得引起注意。这些被告大都是二十五岁左右的青年人,他们因女方拒绝谈爱,发生纠纷,就行凶报复,杀害女方或其亲属。作案手段也很残酷,有两起是用爆炸致死,有五起是惨杀致死,有两起竟然在公开场合将女方杀死。这十二起案件,共杀死十七人,杀伤二人。作案的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谈企业兼并纠纷案件的审理倪忠旗,卞昌久企业兼并纠纷,是指因企业兼并关系而发生的纠纷。这是一种新类型的经济纠纷案件。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企业兼并法,对因兼并而弓1起的诉讼也鲜有法律规定,但目前这类纠纷时有诉至法院,并有增多趋势。因此,人民法院应当按...  相似文献   

3.
来信最近,我院收到一些婚姻纠纷引起的非法拘禁案件。如,1.男方有了第三者,要与原妻子离婚,并强迫女方给他二千元作为他另娶时的聘金。女方不愿离婚,又无法付给聘金,因而受到男方殴打、捆绑、限制人身自由。2.有一对夫妻  相似文献   

4.
《法学》1985,(1)
近几年来,南京市民事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不断上升,现仅次于婚姻、房屋案件,居民事案件的第三位。在对物的损坏和对人的损害两类中,对人身损害的赔偿案件,占全部赔偿案件的86%。发生原因,一般因相邻关系引起,在城市主要为房界、地界、天井、公用过道、厨房、厕所、用水等引起矛盾;在农村为争水、争地、争场、争耕牛、机械等发生纠纷。另外还有不少纠纷是闲言碎语引起的。处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普遍反映五难: 一是查清事实难。不少纠纷事出偶然。突发扭打,有的发生在住宅内,外人看不到;有的发生在清晨、夜晚,证人找不到,参加殴打的少则二、三人,  相似文献   

5.
司法信箱     
因退婚引起的财物纠纷案如何确定当事人及案由? 编辑同志: 在审理民事案件时,经常遇到因退婚引起的财物纠纷。当初订婚时,由男女双方父母作主,女方父母将财物作为订婚的一个主要条件,订婚后,男方父母通过媒人将财物给付女方父母。退婚时,男方父母能否作为原告起诉向女方父母追要已给付的财物?案由可否定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 ,以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并对婚姻家庭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是浓缩的社会细胞 ,其稳定程度如何 ,无不对社会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分析研究离婚现象及其规律性 ,对于正确处理婚姻家庭纠纷 ,维护整个社会稳定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 ,笔者进行了社会调查。对某地区 10 0例离婚案进行分析研究 ,从中发现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  一、当前离婚案件的特点(一 )原告为女方的比例增多。在 10 0例离婚案件中 ,原告为女方的占 6 7%。女方提出离婚的占了大…  相似文献   

7.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死刑复核程序是对死刑案件进行复查核准的一种特殊程序。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案件,除按一般案件的审判程序进行外,还必须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死刑复核程序的任务是,审核死刑判决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以保证法院正确地适用死刑。它体现了我国  相似文献   

8.
关于域名纠纷案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互联网络中的域名纠纷问题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新类型案件,目前仅有少数几个经济与科技发达的国家处理了为数不多的此类案件,但是它已经引起很多的法官、法律专家、学者注意。美国国会已于1999年正式通过了有关的法案。我国一些专家也较早的认识到并具有远见的提请有关部门要对网络中发生的各种权益的冲突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法院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受理涉及网络方面的案件,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自1998年10月受理了美国欧特克公司因在网络上发生的不正当竞争纠纷而起诉的案件后,又受理了10余件发生在网络上的各种案件,其中1999年8月,受理了我国第一件与网络域名有关的不正当竞争、商标侵权涉外纠纷案件。  相似文献   

9.
韩干荣 《中外法学》1992,(3):69-72,80
<正> 前不久,我们对江苏盐城市1990至1991年8月发生的105起凶杀案进行了全面调查,重点对因民间纠纷引发的凶杀案件(民转凶,下同)的发生规律、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和初步探讨。一、民转凶案件发生的一般规律民转凶是凶杀案件的主要类型之一,共61起。这类案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深入剖析民转凶,是进一步分析凶杀案的内在要求。 (一) 民转凶的基本类型 61起民转凶中,因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的38件,占62.3%,居首位。 1.因婚姻纠纷引发的19件。属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引发的11件;属重婚和离婚纠纷引发的4件;属夫妻感情不和、性格不合、受虐待、一方患病等因素导致对婚姻不满而引发的4件。  相似文献   

10.
某市人民法院受理了一桩特殊的离婚案,在孩子的归属问题上,法官迟迟无法判决。这是全国罕见的离婚案中因施行人工授精而引起的子女归属纠纷。 男女双方5年前经人介绍认识结婚,后因男方不育,1992年夫妻双方同意,女方到医院接受人工受精,植入他人精子,去年5月生了个可爱的男孩。但在小孩近1岁时,女方以双方感情破裂提出离婚,法院拟判离,但双方都争要小孩抚养权,小孩该判给谁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涉及承包经营合同的仪厂以及承包企业对外发生纠纷的案件越来越多。这类案件在审理时适用法律难,处理难度大,社会影响广。目前,我国法律对审理此类案件规定不够明确,各地在适用法律L极不统一。笔者对涉及承包经营合同双方及对外发生纠纷诉讼主体的确定及责任承担谈  相似文献   

12.
《法学》1986,(8)
在目前发生的民间纠纷中,因矛盾激化引起的自杀案件较为突出。据不完全流计,一至四月份,仅湖北洪县就有17人因家庭婚姻纠纷、工作和生产中的矛盾激化导致自杀死亡。就死亡当事人来讲,引起自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细究起来,又无不与其心理特点有关。因此,如果司法助理员或人民调解员,在根据事实依法调解各类纠纷的同时,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当事人的心理特点,找出症结并对症下药,对于防止矛盾的激化,就显得极为重  相似文献   

13.
房屋拆迁案件中,往往存在着容易混淆的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一种是,拆迁人直接对被拆迁人给予的补偿、安置认为不合理引起的纠纷.这类案件的双方当事人是基于平等权利义务主体对权益发生的争议而产生的法律关系.这种基于平等主体之间为权益纠纷而产生的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另一种是,政府或者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拆迁办)作出的裁决,当事人认为错误而引起的纠纷.这类纠纷主要由于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在补偿、安置等问题上达不成协议,申请政府或者房屋拆迁主管机关裁决,一方当事人对行政裁决不服而产生.这种由行政裁决引起的争议,是基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因行使行政权的行为引起的争议.行政机关这种行使行政权的行为,单  相似文献   

14.
论死刑复核案件的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依法享有死刑核准权的人民法院,对 于下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审核,确认下级 法院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的判决、裁定是否正确,是否应发生法律效力的特别审判程序。依法审理好死刑复核案件,是刑事审判工作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本文仅就如何审理死刑复核案件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几个问题高珂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从广义上讲,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劳动问题引起的纠纷。从狭义上讲,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在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过程中引起的纠纷。目前,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与过去相...  相似文献   

16.
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有关问题□周洪明从当前法院受理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来看,借款合同纠纷的特点主要有:一、纠纷产生的时间长短不同。有短期内发生的,有几年前发生的,也有十几年前发生的,有些案件因借款时间太长,导致借款人所承担的利息远远大于本金。二、纠纷...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院推行案件评估复核机制,积极发挥研究室督导督查作用,不断提高全院办案质量。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办案实践,就本院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在查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过程中,如何较好地运用院案件评估复核机制,充分发挥督导督查职能作用,努力提高办案质量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 1986年11月,四川乐山市发生一起纠纷命案,死伤各一人。当时对该案议论纷云:有的认为死者杀人后畏罪自杀;有的说伤者在自卫中杀死死者,为了弄清案件性质,进行历时近一年的调查,组织了20余名法医讨论,现已结案,总结如下。案情简介谢某男,28岁,农民.因土地纠纷邻居罗某,  相似文献   

19.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几个问题探究沈茂国,杨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与此相适应,劳资双方因劳动权利义务发生纠纷,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增多,由于社会的需要和这类案件自身的特点,使得...  相似文献   

20.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特殊程序,其目的是确保死刑判决、裁定的正确,它是保障死刑案件质量的关键程序。立法者出于对死刑复核特殊性的考虑和为确保死刑案件质量来对死刑复核的期限作出规定。一方面无期限的复核势必导致无期限的羁押,使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得不到及时改判,这给被告人及羁押看守工作都带来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使被害人的权利不能得到及时保障。应当看到,每当一起严重犯罪的发生,都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对司法机关的期盼,长时间无期限的复核会使公众对法律产生疑惑,这不仅不利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