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琳  罗伟  武正雄 《前沿》2009,(8):146-148
自由自主个体为一个标准主体功能单位。农村这一单位分别由宗族、解放前后短暂出现的小家庭、人民公社以及其瓦解后联产制下家庭承担。农民主体功能单位大小与其成员主体性的强弱成正比。农民主体性建构应从客体建构和主体建构两方面进行。总趋势是主体功能单位由大变小,最终与个人合一。  相似文献   

2.
黄琳  武正雄  李文元 《前沿》2010,(3):147-150
在通往理想的途中,农民备受经济、政治、社会、精神等方面残余束缚。当前应发展市场经济、建立自治政治组织、消解乃至替代共同体、扎根社会主义核心观念于农村以解放农民。最终国家、社会和家族等组织朝着与人的主体性发挥方向完善,农民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变革,农民主体功能单位的辩证发展经由家庭中介与个人合一,道德主体性与实践主体性一致。怀旧、无为、乐贫的传统农民主体性终结,现代农民主体性诞生。  相似文献   

3.
周志辉 《人民论坛》2014,(11):138-140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时期,公民社会的构建呼唤无数具有公民人格的现代公民,青少年自我认同危机与公民人格的培养直接相关,从帮助青少年构建主体自我、个体自我、社会自我、文化自我入手,健全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个人同一性、社会同一性和文化同一性,培养青少年主体人格、主体间人格、社会公共性人格和文化性人格,是青少年公民人格培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罗昌勤 《理论月刊》2006,(11):179-181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主张“天人合一”式的“和谐,”其主要实质还是在强调一种“天命”不可违,以抽象的共性和谐压抑人的具体的个性和谐,以相对封闭的、强制式的主观和谐代替主体性的自由式和谐。在封建皇权思想被粉碎的同时,这种传统的道德“和谐”思想结构同时被解体。重构一种符合科学和谐观的道德模式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时期,公民社会的构建呼唤无数具有公民人格的现代公民,青少年自我认同危机与公民人格的培养直接相关,从帮助青少年构建主体自我、个体自我、社会自我、文化自我入手,健全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个人同一性、社会同一性和文化同一性,培养青少年主体人格、主体间人格、社会公共性人格和文化性人格,是青少年公民人格培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实践中征地补偿不公平的原因及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洪辉 《桂海论丛》2007,23(2):55-58
在征地过程中,农民利益损害与否,除与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制度设计有关外,还与实践中土地所有者主体的缺位、政府和开发商、农民自身等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地方政府通过变通政策或暗箱操作和农民话语权的丧失等因素,使得失地农民面对多重不利条件而无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因此,将使得农民生活陷入贫困,容易激化社会矛盾,造成农村传统优秀文化的沦丧,进而影响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刘戈 《湖北社会科学》2006,3(8):152-154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尚未形成,缺乏主动追求道德人格的力量,在网络迅猛发展的技术时代易出现主体性自失、异化、客体反主体化等问题。认清当前主体和主体性的困境,加强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教育,培养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建构自觉、自为、自强、自由的主体性人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评估和识别贫困。一般而言,贫困包含两种类型,一是客体性贫困,主要指客观存在的物质性贫困;二是主体性贫困,主要指主观存在的精神性贫困,具体表现为被贫困所奴役,失去生存的意志与自我改变的动力,进而丧失主体性。对于后者,传统的"父权式"和"保姆式"扶贫模式不仅难以有效应对,反而会强化其存在与发展的空间。有鉴于此,倡导一种"赋权式"的扶贫模式,综合使用外在社会治理与内在生命治理相结合的路径,通过自我赋权、个体赋权、团体赋权、组织赋权、社区赋权和政治赋权等塑造贫困群众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评估和识别贫困。一般而言,贫困包含两种类型,一是客体性贫困,主要指客观存在的物质性贫困;二是主体性贫困,主要指主观存在的精神性贫困,具体表现为被贫困所奴役,失去生存的意志与自我改变的动力,进而丧失主体性。对于后者,传统的"父权式"和"保姆式"扶贫模式不仅难以有效应对,反而会强化其存在与发展的空间。有鉴于此,倡导一种"赋权式"的扶贫模式,综合使用外在社会治理与内在生命治理相结合的路径,通过自我赋权、个体赋权、团体赋权、组织赋权、社区赋权和政治赋权等塑造贫困群众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是以“私”的观念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中国传统社会落后的根源不是制度形式的落后,而是政治文化上的个人主义的落后,使得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现代功能无法发挥出来。本文认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取决于能否把个人们值的实现与“公”的观念相结合,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对传统个人主义加以改造。塑造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11.
胡震 《理论月刊》2006,(2):67-71
表面上看来,被称为清初画坛“四王”之殿的王原祁崇古模古确实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然而,在崇古的表面现象下,又交织着他对历史和现实,对文化和社会等复杂关系的个人态度。王原祁之“仿”不仅是一种切合实际的赋有建设性的艺术概念,而且具有比西方观念更为宽泛的内涵。是维护和发扬传统的综合性选择,也是以自己所领会的、符合自己秉性气质的造型原则来表达自我情绪的一种独特的创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展主义所构建的“现代”与“传统”、“先进”与“落后”话语体系,是少数民族乡村文化主体性缺失、传承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导致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丧失主体性,加深了其贫困程度。“绿耕”在湖南D村利用少数民族社区优势文化资产开展社区资产建设,重拾文化自信心,凭借社区内生动力推动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五位一体”可持续发展。在社区文化资产建设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局内人"的视角理解社区文化脉络及其发展困境,从而打破发展主义“客体化”的运作逻辑,赋权社区民众,实现社区的主体性发展,并拓展城乡互助的社会资源网络,有效推进社区减贫。  相似文献   

13.
黄琳  唐孝东 《前沿》2009,(12):169-173
传统社会中,农民客观上是物质生产的主体,也是历史循环的推动力量。但模仿和宿命打击了他们作斯的尝试的努力,清官意识满足了他们求保护的心理也剥夺他们自我代表和自我保护的权利从而冲淡了权利意识,大家庭给予他们温馨也把他们异化为家族绵延的工具,生存需要的不满足制约了主体的性质,神性是对人性的剥夺,均平有利于整体的存在也使张扬的个性毫无踪影。这些决定了传统农民的主体性距离独立的、自由个性的现代的主体性有很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影响个体自我评价因素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后刚 《前沿》2008,(5):56-58
在个体的自我评价活动中,评价的主体是从自己的需要来看待处于客体方面的主体属性的。个体自我评价的结果受诸因素的影响,笔者试从主体、客体及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人格现代化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烈琼  魏志耕 《求索》2007,(5):59-60
人格现代化就是由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变过程。我国农民中拥有乐观自信、开朗活泼、随和亲切、容易合作、坚韧坚强、勤奋勤劳等人格优势,但也存在着保守性、依附性、封闭性和压抑性等人格向缺陷,促进当代农民形成独立性、开放性、平等性和创新性等现代人格特征,实现由传统人格走向现代人格的转变,这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农民生活富裕幸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黄雁玲  覃青必 《求索》2013,(8):91-94
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在于他是一个主体性的存在。从人的主体性出发,道德主要存在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身心)的关系中,是作为主体的人为处理好这些关系而形成的特殊行为原则和规范。人的主体性是一把双刃剑,在道德规范的范围内,它可以给人和自然带来福祉,但如果人的主体性过度张扬,则会导致不负责任的人类中心主义、利己主义、纵欲主义.从而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甚至人身心的冲突与失衡。人作为主体性、有理性的存在,有责任为避免这种冲突与失衡,作出自己的道德承诺,从而主动承担属于自己的道德责任,实现人与自然、他人、自我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才岩 《长白学刊》2005,(2):109-110
近代科学的节节胜利,是以其主客二分的方法论为基础的,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体的自然界进行观察、思考,发现规律,运用规律,从而造福于人类.也就是说,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客体总是受动的、自在的,并且是为主体而存在的,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客体进行控制、改造.随着这一观念的普及,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在传统教育中也就被贬为客体,并且是一个像物一样可以被改造的客体.人就这样沦为物,人的自主发展就这样沦为物的可改造性,其错误在于它完全否认了意志的主体,否认了主体的理智和道德能力,因此就否认了行为主体的自我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18.
道德具有社会历史性、理想性和创造性三重本质,分别体现人的主体自觉、精神超越与能动性追求,与个体自我的自为、主体性价值密切相关。处于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中的自我,以道德存在为基本属性,以道德需要成就生命价值和体现精神自由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本然形上本体和应然德性价值相统一的道德范畴深刻体现道德与自我的内在关系。作为理解和成就道德价值的精神主体和人格实体,道德自我在道德本源价值上得以深刻确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晚近以来,亚里士多德主义与康德主义的双峰对峙构成了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话语。在前者看来,人类实践的依据是绝对化的“共同体”,这是一种思辨的客体形而上学;在后者看来,为人类实践立法的是先验的“自我”,这是一种先验的主体形而上学。无论前者还是后者,由于它们都在实践之外预设了一个实体化的本体(“共同体”或“自我”),造成了主体与客体的截然两分,因此都不是真正的实践哲学。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法则既非来自亚里士多德式的“共同体”,亦非康德式的“自我”,而是来自于人类的对象性活动。以这种实践观为基础,马克思主义重构了人类社会的本体性存在,创建了真正的实践哲学。这种实践哲学扬弃了人与世界之间的二元对立,克服了传统本体论哲学(亚里士多德主义与康德主义)所造成的客体与主体、共同体与自我之间对立的理论弊端,从而能为两者的当代传人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自上个世纪晚近以来悬而未决的论争提供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论个体自觉能动性的人格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个体的根本人格特征就是他作为实践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即能自觉地在对象上表征自我的本质力量。个体的这一根本人格特征,其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意识、自主和实现。意识作为个体主体性人格内涵的一个方面,从根本上说是指个体对自我与外在世界辩证统一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