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英国判例法上反避税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钦 《中外法学》1999,(1):104-107
反避税问题是各国税务当局面临的难题,各国的作法亦不一致。在大陆法系国家,德国税法上有所谓“法律形成可能性之滥用”的专门规定,日本在其法人税法中规定有实质课税原则。在英美法系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北爱尔兰等国制定了反避税一般规则,美国发展了一系列反避税的判例法规则,诸如实质高于形式规则、一步交易规则、虚伪表示规则。相对来讲,英国在反避税方面比较保守。英国税法上没有制定反避税的一般规则(有一些针对个别情况的规定),英国法院对于英国税务局认定纳税人避税的主张历来持审慎态度。本世纪八十年代初,英国法院的态度曾有所改变。去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由于工党政府“消灭”避税的强硬态度,英伦三岛就英国是否应当制定反避税一般规则展开了热烈讨论,迄今没有结果。鉴于国内对此缺少研讨,本文拟对英国判例法上反避税政策的演变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4月以来,在整整一年半时间内,影星刘晓庆税案被炒得沸沸扬扬。描述此案涉及的法律问题的文字也不少,其中不少打着采访“刘晓庆律师”许兰亭、钱列阳、李肖霖和张青松的旗号。4位律师接受过多少采访?他们如何组成律师团,这种“强强联手”的辩护模式对单兵作战的律师界有何示范效应?那本《我们为刘晓庆辩护》,究竟是怎么回事?刘晓庆税案涉及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刘晓庆姐妹的取保候审,在刑事司法历程中意义何在?带着上述一系列问题,《法律与生活》半月刊记者先后采访了在京城刑事辩护界赫赫有名的4位律师。许兰亭,博士律师钟情实务人物档…  相似文献   

3.
税法、公司法专业律师宋海佳说,早在20多年前,中国政府就与瑞典王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瑞典王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这一协定是打开“韦唯涉税风波”这把锁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立夏  晓丽 《检察风云》2003,(18):4-9
马路上寂静无声,羊群走过看守所门口,这与前日的喧嚣热闹形成极大的反差。2003年8月16日下午3时,被羁押一年有余的风云人物刘晓庆终于被取保候审,重新获得了自由。在羁押的422天里,刘晓庆经历了人生中最为艰难的一段日子,演绎了一幕幕最为真实的刘晓庆悲剧电影——未决犯),其所在关押地乃看守所而不是普通人想像的“监狱”。北京市第一看守所地处京北六十多公里的小汤山,因为曾经关押了江青等一些政治犯而被人知晓的秦城监狱就坐落在小汤山脚下,所以大多数人错误地认为刘晓庆就被关押在秦城监狱。其实,第一看守所的驻地是向公安部借用的房子…  相似文献   

5.
朋友     
朋友是磁石吸来的铁片儿,钉子,锣丝帽和小别针,只要愿意,从俗世上的任何尘土里都能吸来。现在,街上的小年轻有江湖意气,喜欢把朋友的关系叫“铁哥们”,第一次听到这么说,以为是铁焊了的那种牢不可破,但一想,磁石吸的就是关于铁的东西呀。这些东西,有的用力甩甩就掉了,有的怎么也甩不掉,可你没了磁性它们就全没有  相似文献   

6.
时下。“人脉”一词在一些党员干部口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经常能听到某人“自谦”道:这些年谈不上有什么成就,倒是攒了不少人脉。言者常常带有自得、炫耀之意,有的听者也暗生自卑、羡慕之心。因为,说这些话的人大都是一些“活动能力”较强的人。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税务出版社出版的《地方税收法律问题研究》一书 ,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学术专著 ,它填补了我国税法研究的一项空白。《地方税收法律问题研究》一书 ,从法学角度对地方税收领域进行了综合、系统、多项学科交叉的研究 ,这在我国税法研究史上还是个尝试。长期以来 ,由于受“非税论”的影响 ,我国对税收领域的研究不够重视 ,对税法的研究自然也无从发展。近年来 ,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深入 ,对税法的研究逐渐活跃起来。但像该书这样对税法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系统研究的 ,还是头一次。可以说…  相似文献   

8.
有话直说,快人快语,这是圈内圈外对刘晓庆共同的断语。可以说是优点,也可以说是缺点。在春城昆明一番无遮无拦的谈话,终于让刘晓庆出现了不快,并使其无奈地走上了被告席……  相似文献   

9.
我在工作中发现,当某些人犯了罪,在公安机关逮捕或在法院判决前后,总会有一些“说客”接踵而来。有的请求,有的说情,有的递条子,其目的是使罪犯大罪化小,小罪化了,使罪犯得到不应得到的从轻处理。这些“说客”的活动干扰了司法机关对一些案件的正常审理。“说客”中大部分是政法干部,或是和政法干部有关系的熟人,甚至有的领导干部也纷至  相似文献   

10.
新春伊始,《新闻记者》又给新闻界送上一份厚礼,那就是继2001年评选出十大假新闻之后再次曝光了去年见诸报刊的十大假新闻,而且有几条竟出自赫赫有名的大报刊。白纸黑字,“警”(世)钟齐鸣,以昭告天下:这些“天方夜谭”式的报道是创作出来的,而不是通过采写出来的;其后果不仅愚弄了读者,还严重地污染了社会舆论。无征不信,且援引其中一二:有几家报纸同时报道刘晓庆在狱中住单间并拥有空调、卫生间和淋浴器,俨然“贵宾”一个。说得有板有眼,且是有劳记者大驾“乔装探秘”采访而得。更有甚者新浪网居然报道“三千年前的木乃伊出土后怀孕”的奇…  相似文献   

11.
凭在《小花》一片中的出色表现而跃身为国内一流影星、后又借成功塑造荧屏中的慈禧太后和武则天等角色而晋升为“影后”的刘晓庆,叱咤风云20余年间,作过被告当过原告,官司对她而言,有时候还是一种非常必要的炒作方式。而对于《我把刘晓庆送上法庭》的作者王建中来说,此次状告刘晓庆完全是出于一种愤怒、一种无奈。王建中并非律师王建中是《策划亿万富姐——刘晓庆经纪人浮出水面》这本书所描述的主人公。王建中曾于1995年至1998年任刘晓庆的经纪人,现任建中集团  相似文献   

12.
《检察风云》2012,(23):41
"看守所"、"拘留所"、"劳教所"、"监狱",都是对相关当事人实行强制羁押的场所,但是被羁押的性质和对象各有不同,不能混淆。"看守所"是对未经法定机关作出处罚或判决的犯罪嫌疑人实行临时强制羁押的场所。进入看守所的人,未必就一定会成为刑事诉讼的被告,更不必说最终被定罪量刑。而"拘留所"、"劳教所"、"监狱",是分子。而劳教所,则是根据《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的规定,对那些违法犯纪而不宜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劳动能力的人进行劳动教养,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处所。著名电影演员刘晓庆涉嫌偷税被立案侦查后,有的媒体在报道中称她进了"监狱",还有人赶出了一本题为《谁把刘晓庆送进监狱》的书。这些表述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刘晓庆虽然因涉嫌偷税被羁  相似文献   

13.
某局长,任职多年,颇有政绩。后来,由于平时在廉政方面要求不严,对中纪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置若罔闻,经常吃吃喝喝或收受他人的礼品。组织上对其批评后,不但没引起他的重视,反而还不以为然地说:“无非是吃点喝点,朋友送点,又不是什么大问题,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久而久之,思想逐渐滑坡,行为越来越出格,终因挥霍浪费和受贿问题而丢了“乌纱”,并被“请”进了“铁窗”。这时,他才痛苦地认识到,这正是“大不了”的思想种下的“不得了”的祸根,但为时已晚矣。 时下,这种“大不了”之说,在我们身边常常听到,有的领…  相似文献   

14.
说话无遮无拦,行动直来直去的刘晓庆近来遇到了她人生中最大的麻烦:她和她的企业涉嫌偷漏税而被依法逮捕!于是,她的麻烦又再一次成了各种媒体的头号新闻,也成了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本来这是不足为怪的事情,毋需我来凑这个热闹说三道四。只是因为在这热闹的背后,我看到了媒体的偏激和社会的偏见。这种偏激与偏见,也让我感到法律思维在国民意识中的缺乏和缺失,已经到了不能不提笔一吐为快的时候了。目前所看到的有关刘晓庆的报道,有不少“丑行”、“骗子”、“一个邪恶的人”等从人格角度妄下结论的语句,甚至连刘晓庆请求“一头上…  相似文献   

15.
靳伟华  曹参 《检察风云》2003,(19):10-11
福布斯为什么会选择上海?面对提问,福布斯总裁兼CEO史蒂夫·福布斯微笑地回答道:因为中国的发展速度既让人羡慕又叫人嫉妒,因为上海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是中国最能诠释企业家精神的城市。于是,在上海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潜力的企业家城市”之际,2003年9月16日至18日,“福布斯全球CEO论坛”,在上海如期召开了。《财富》之后《福布斯》,这不是巧合,而是上海的魅力。本次会议是福布斯历届会议中与会人士最多的一次,有逾400名全球知名的总裁和官员出席论坛,有境内外350多名记者到会采访,用史蒂夫·福布斯的话说,“差不多是可以…  相似文献   

16.
罪状和罪名是法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关于这两个概念,目前在我国的法学著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说法,似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 一、什么是罪状?这个概念,目前各书说法不一。有的说:“罪状就是犯罪行为的状态或状况”;有的说:“罪状就是对犯罪的情状的描述”;有的说:“罪状就是犯罪行为的具体状况”;有的说:“罪状就是对罪行的名称和犯罪构成特征的叙述”;有的说:“罪状是对某种犯罪构成特征的描述”等等。这些不同的说法,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状态”、“状况”、“情状”等概念来解释罪状,另一类是用“犯罪构成的特征”来解释罪状。我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正确,前一种说法不那么明确,不易掌握。  相似文献   

17.
近期,笔者在下乡调研与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接触中,听到他们反映一些村干部不廉洁的情况,主要是想方设法捞钱。把自己见到的和听到的东西作一整理,竟归纳出少数村干部“发财”的十大“秘诀”:一、倒卖粮食。收粮期间,群众要把粮食挑到粮店去交。由于交粮人多,往往一天交不上,得两天甚至三天。群众为此吃了不少交不上公粮、费时误工的苦头。于是,一些地方群众怕麻烦,不愿自己去交。一些村干部就趁机压价收粮,借倒卖粮食赚取差价。二、高息放贷。每年村里要按季度上交各种税费,有的村一时难以全部收讫,有的即使收齐了,可交完了村里开支就没钱了。…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吕叔相先生写文章,要《大家都来关心新词新义》。他说:“现代词语,应该最受重视,可是最不受重视。”这里所说的现代词语,主要是指“每天都在出现的”新词新义。吕先生还说:“这些词语,有的我懂,有的我能猜想它的意思,有的连猜都猜不出。”连一位著名语言学家都要“猜”,甚至有的猜都猜不出,这就点出了新词新义为什么需要大家都来关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杰文津 《中国监察》2009,(16):50-50
进入8月份,国务院规定的每年一次带薪休假制度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中央领导同志也陆续开始休假,给广大上班族做出了表率。可是,我们仍然会经常听到有的人说:“今年假又休不上了,领导说工作忙”。这些话初听起来像是“领导”们对工作很负责任、不容许员工有丝毫懈怠。但从更深的层次上看,这其中折射出的却是“领导”们制度意识的弱化,因为事实上,工作并没有忙到无法休年假的地步。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税法研究过于强调税收的“权力性、强制性与无偿性”,因而使税法异化为侵犯(私人)财产权的“侵权法”,与作为“维权法”的私法形成对立。然而,从依法治国之宪法意旨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看,税法与私法本质上应为统一,并具有内在、广泛的联系,其本源就在于“对(私人)财产权的确认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