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微 《法制与社会》2010,(17):85-85
索马里海盗因其对国际物流体系的咽喉——亚丁湾造成的滋扰而备受关注。目前,响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保护国际航运安全、打击海盗行为,多国的军舰已在亚丁湾海域护航,取得丰硕成果也引发众多争议。本文分析了各国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国际法权责依据,辨析对海盗的审判权界,以期为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提供国际法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索马里海盗,是一群专门在海上抢劫其他国船只的犯罪者。1991年索马里内战的爆发,令亚丁湾这一带海盗活动更趋频繁,曾多次发生劫持,暴力伤害船员事件。面对日益猖獗的海盗行为,需要国际社会积极予以重视和打击。本文试从国际法角度分析打击索马里海盗和挽救损失的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3.
《检察风云》2008,(24):51
索马里海盗11月25日又在亚丁湾海域动持一艘也门货船,一些分析师指出,海盗频频得手,可能鼓励恐怖组织成员效仿,导致更多的军火船和巨型油轮遭劫持.……  相似文献   

4.
2009年1月6日上午,中国海军护航舰队已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预定海区,顺利完成了首次护航。索马里地区如何看待中国的这次护航?护航能不能起到打击海盗的作用?时代周报就此采访了索马里驻华大使馆大使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阿威尔(以下简称艾)。  相似文献   

5.
杨漪 《法制与社会》2010,(30):279-279
自2008年以来,索马里以北亚丁湾地区的海盗事件频繁发生,他们不仅针对他国途径该海域的他国商船下手。由于索马里海盗的日益猖獗,海盗问题一度成为时下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在1991年以来的17年间,索马里几乎从未间断过内战,这种游离于无政府状态下的国内秩序无疑是滋生海盗团伙的温床。索马里海盗仅仅在2008年就制造了近40起劫持外国船只事件,收取赎金总计数千万美元,索马里海盗问题已经成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国际性问题。2008年联合国通过了多项决议倡导各国通过派出海军军舰护航的形式来打压索马里海盗的气焰,确保亚丁湾海域的海运安全。中国于2008年末也派出了自己的海军舰队为中国(包括港澳台)商船保驾护航,然而中国的举动却面临着各种不同的眼光和声音。本文以索马里海盗和中国海军军舰出征为视角,依托海权论进行分析,得出一些关于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方法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国际法视角下的索马里海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海盗出现以来,规制海盗问题的国际法经历了从国际习惯法到国际协定法的演进。针对近年来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决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索马里过渡政府的同意为一些国家出师亚丁湾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安理会此次针对索马里海盗的授权只是一个特例,并不视为订立国际习惯法。打击索马里海盗授权对国际法,特别是对国际海洋法形成了不小的冲击。但是要修改海洋法的相关规定绝非易事。就目前而言,整合各国海军力量,在联合国框架内采取具体行动合作打击海盗是最有可能迅速见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索马里海盗是今天国际社会"耀眼的明星",因其对国际物流体系咽喉(亚丁湾)造成的滋扰而备受关注.本文的思维集中于全球化背景下索马里海盗的诱因以及个体、国家、国际社会三个层次行为体应对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苏伊士运河、亚丁湾和北印度洋构成了世界航运的主要水道之一。据称,每年利用该水道通行的商船超过20 000艘。但是,索马里海岸和亚丁湾也因其频繁出没的海盗以及海盗在劫持船舶和人质后获取高额赎金而声名狼藉。如此猖獗的海盗袭击无疑给国际航运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租约履行以及海上保险的承保和理赔等产生严重影响。从法律和实务的角度就海盗对租约履行的影响加以研究,特别是对船东在租约项下拒绝船舶穿越亚丁湾的权利、穿越海盗频繁出没海域与额外费用分担、船舶在海盗劫持情况下的停租及租约解除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任玲 《法制与社会》2011,(2):281-282
近来世界范围内海盗活动频繁,特别是在索马里海域,海盗频频袭击过往商船,严重阻碍了世界航运的安全,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鉴于这种情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会员国在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的同意下,派军舰进驻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  相似文献   

11.
军舰护航涉及国内法和国际法双重依据问题,其中联合国安理会的相关决议和索马里政府的同意,构成军舰护航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国际法依据。随着打击海盗行动的深入发展,法律合作成为打击海盗国际合作中亟待加强的重要领域。各国应尽快订立或完善刑事罪名,确立对海盗的普遍管辖权;协议海盗疑犯的移交、审判和监管安排,为军舰护航打击海盗提供法律基础;加强对索马里海域沿岸国的援助,帮助其加强国内司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索马里海盗     
《法制与经济》2009,(3):9-13
目前,活跃在索马里海域的海盗主要有四大团伙: 一伙叫“邦特兰卫队”(PuntlandGroup),他们是索马里海域最早从事有组织海盗活动的团伙; 一伙叫“国家海岸志愿护卫者”(NationalVolunteerCoastGuard),规模较小,主要劫掠沿岸航行的小型船只;  相似文献   

13.
在2009年之初,扰乱世界和谐的不只是国际争端、恐怖分子、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又新增了一个全球奋起抵御的不和谐因素:索马里海盗.当你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中国、英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的海军已经开始了新年最重要的任务,驶向索马里海域,去打击那些我们仍认为只会出现在影视中的坏人--海盗.对于那些遭遇海盗绑架的商人和游客来说,海盗无异于恐怖分子,因此,打击海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打击索马里海盗所涉法律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益猖獗的海盗行径使得索马里海盗问题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焦点之一.联合国安理会就此问题通过了多项决议,国际社会包括美国、俄罗斯、北约、欧盟、印度、中国等已派遣军舰前往索马里附近海域执行打击海盗任务.对于国际法在打击海盗问题上有哪些规定,各国的护航行动是否具有合法性,是关系到能否打好组合拳的关键问题.因此立足于国际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确认打击行动的合法性,为实现各国在联合国框架体系下的协调合作,促进海洋和谐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打击索马里海盗中的国际合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索马里海域海盗活动猖獗,危及国际海运安全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影响和破坏国际海运安全的问题之一,构成了严重危害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罪行。联合国通过决议授权后各国纷纷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从国际法学角度通过对打击海盗行为的依据、目的、各国的普遍管辖权、免责以及国家主权原则的例外等国际法律问题的分析,可以厘定打击海盗行为的性质、方式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背景: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根据总参、总政领导指示,总政宣传部牵头成立护航新闻宣传领导小组,并派人随舰组织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17.
曲波  刘芳 《河北法学》2011,29(5):2-9
海军护航打击索马里海盗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盗行为的定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索马里海盗的打击。短时间内,修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盗的定义并不现实,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又具有临时性,通过双边或区域协议的方式对海盗的认定达成共识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由某一主权国家审判索马里海盗存在一定的困难性,国际社会可采取特设法庭的方式来审判索马里海盗。我国应制定惩治海盗的国内法。  相似文献   

18.
索马里位于“非洲之角”,扼守红海入口处。经红海穿越苏伊士运河前往欧洲和北美的货轮.都要穿越索马里海域,每天大约有250艘左右的货船经过,是一条重要的商船航道。但是,该海域如今海盗猖獗,被国际海事局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之一。仅2008年8月20日一天,海盗就劫持了3条国际船舶,10月1日又袭击了4艘船只,而9月25日劫持乌克兰“法伊尼”号军火运输船之举,可谓“登蜂追极”。不仅索要赎金高达2000万美元,而且挟持人质与多艘外国军舰对峙。  相似文献   

19.
<正>傅晓东1963年10月出生。1985年7月厦门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特招入伍。现任海军军事法院院长,大校军衔,二级高级法官。先后参加汶川抗震救灾、首批索马里亚丁湾护航等多次重大任务。普法脚步遍及万里海疆,其清新幽默的法制教育风格,热情专业的法制服务,深受官兵欢迎。依据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2008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批护航舰艇编队从三亚起航,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次军事行动对于充分展示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和更好地  相似文献   

20.
对国际社会来说,海盗仍然是一种严重威胁,尤其是在索马里地区,海盗异常猖獗。由于海盗对国际贸易和世界安全的破坏,对海盗罪的普遍管辖权已得到各国的普遍承认,但现行国际法关于海盗罪的规定却存在许多"空白",普遍管辖权不能涵盖所有的海盗行为,因此,国际法应该进行相应的变革以应对海盗的威胁。这些变革应包括对海盗罪重新定义,建立危险海域的护航机制,推动区域性打击海盗机制的建立及由安理会提供必要的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