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行政诉讼中的立案难、行政诉讼和解与行政审判白皮书等若干现象,映射行政诉讼运行中存在权力博弈与妥协、法律规避与界限、政策考量的基本机制。从我国转型社会法治的特殊性、法院在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司法政策的导入方面阐释,可以对行政诉讼性质的双重性、行政诉讼方式的多样化和行政法治路径的多元化等进行理性展望。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的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法治道路发展的缩影,见证了我国"人治—法制"、"法制—法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历史性跨越。行政诉讼是公民表达自己诉求和寻求救济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公权力的新要求,在行政司法实践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化行政诉讼解决纠纷的功能、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确立了公权与私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模式。《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对行政诉讼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完善,是法治国家建设中的标志性工程,必将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法治国家的建设必然要求行政诉讼的建立和完善,这是由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而要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构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和允许行政诉讼和解都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法学教研部共有教师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法学博士1人、法学硕士3人。负责宪法学、法理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法律社会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学、人权法学、比较法学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教学工作。近年来在党校主体班次先后开设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行政、当代世界法律格局、职务犯罪预防、法治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行政强制法的基本问题、行政许可法的基本问题、行政处罚法的基本问题、物权法的基本问题、当代世界法律格局及其发展趋势、当前社会法律热点问题评析、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公务员法的制度创新等教学专题。  相似文献   

6.
法治思维是一种新的法治理念,对于中国改革路径选择具有深远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法治建设的状况,深入阐释法治思维、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及与依法办事之间的关系,指出法治思维是与人治思维、特权方式相对立的观念行为,其核心要义是用法律限制权力的恣意行使.然而受传统人治、权力本位和重实体轻程序等历史因素影响,我国法治思维从一个行动指南到实践规则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因此,探析在法治理念教育、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和落实法治考核实绩等方面构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的制度机制和模式体系,形成从思想到行为、从权力到责任、从制度到能力的可行路径,为凝聚改革共识、培育法治精神、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环境以及积极稳妥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奠定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重点培育对象。培育法治思维,有利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社会治理、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大学生法治思维是一种合法性判断思维,体现规则至上的思维,以权利义务为中心,以程序正义优先为保障。针对高校"形式化"的法治教育、社会的负面现象、传统家庭教育观等法治思维培育所面临的问题,要通过提升高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治理社会法治大环境、夯实家庭法治观等途径来促进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对于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法治思维内涵而言,其指在法治理念的指导下,自觉运用法律规则和原则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从而得出合乎法治逻辑结论的过程。具有从形式合法到实质合理、从理念要求到行动规范、从规则运用到实践理性、从法治精神到习惯思维等特征。就领导干部来讲,具备法治思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领导干部获得最大凝聚共识和认同并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迫切需要。法治思维体现在底线思维、规则思维、权利本位思维、权力控制思维、程序优先思维五个维度上。  相似文献   

9.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既是从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提出改革、发展与稳定难题的破解之道,更是从弘扬法治精神的深度提出了领导干部开展领导工作的新思路、新要求。充分认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时代价值,深入分析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努力探寻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基本路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新论断、新举措、新观点。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不仅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加快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笔者认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适应我国法治建设从器物到观念的转变,我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的题中应有之义。领导干部应正确处理好党法、权法、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同时从树立法治理念、完善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政绩考核和选拔任用标准等方面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和解制度是近年来行政诉讼领域讨论较多的话题,从我国目前的法治建设状况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当暂缓建立这一制度,待条件成熟时再予以确立实行。  相似文献   

12.
法治是国家发展的可靠保障,关于法治思维的现代性思考,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现代性思维模式下,准确掌握"法治思维"的含义,对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充分发挥法治思维在推进我国法治建设中的影响力、巩固社会主义法治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在新形势下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打破传统视域下"就法治文化而建设法治文化"的思维定势,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人民群众的社会生产生活、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和维护、矛盾纠纷的化解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其深层次问题,为在实践中开展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论行政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的相异及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并且存在较多衔接关系 ,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正确识别之必要。它们的相异主要表现在 :性质、目的、范围、证明对象、调查取证的阶段等方面。二者的衔接主要表现在 :行政诉讼的一部分证据来源于行政证据 ,二者都具有证据的基本属性、种类划分基本相同。区分行政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 ,不仅适应了法治行政的潮流 ,而且有助于树立现代法治和正当程序观念 ,促进行政程序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从行政诉讼法来看,诉讼监督是我国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主要功能.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该功能定位暴露出诸多缺陷,不能适应检察监督实践的需要.在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过程中,有必要重新界定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功能.检察机关的功能定位,受制于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行政诉讼的功能.随着行政诉讼功能从救济法层面向组织法层面的过渡,检察机关不仅应当继续发挥救济法的诉讼监督功能,而且也应当承担起组织法上的法律监督功能,即代表国家通过行政诉讼实现对行政组织及其运作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法治中国新时期,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从严治党具有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法治与从严治风具有价值契合与时代统一性。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抓作风建设,既要遵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党性观念与法治理念的时代统一;更要用法治思维来分析作风建设常态化体制机制,注重作风建设工程、体制、具体制度与行为规范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还必须努力学会用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致力于作风建设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这将有助于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实现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7.
五大发展理念历经一个演变过程,在法治政府实践过程中其作用力一直存在。找准这一关系后,通过对五大发展理念与法治政府建设对应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得出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宏观方面,用法治改革观统筹多元发展目标,既守住法治思维的底线又具有包容性;微观方面,处理好政府自身、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用多元指标框定法治政府建设范围,指引中国的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8.
法治思维在本质上与法律思维的含义是一致的。法律思维的要义是对法律方法的把握。法律方法论的核心是法治原则之下的法律思维规则。然而,人们主要是从政治功能意义上界定法治思维,而对法治思维的法律方法论基础视而不见。法治中国建设需要改变偏重权力政治的思维方式,这是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组成部分。在推进法治的战略措施中,法律思维水平的提升相对容易做到,这是搞好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法治思维被确定为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要求后,确定法治思维的定义,对训练法治思维和提升法治能力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对法治思维定义需要在对政治理想与法治现实、法治的历史与未来、政治功能与专业素养、法治理念与实现方法关系的思考中把握。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诉讼类型化理论和制度体系是推动我国行政法治进程的重要一环,然而我国现有法律对行政诉讼类型并未作明确的规定。从现实审判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违反法定程序的撤销诉讼判决种类过于简单、客观诉讼和规范审查诉讼标准尚无体现、诉讼类型与判决种类尚未衔接等问题,可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完善行政诉讼类型且主张法院只能针对特定的行政诉讼类型作出特定的判决种类,以构建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类型化理论和制度体系是推动我国行政法治进程的重要一环,然而我国现有法律对行政诉讼类型并未作明确的规定。从现实审判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违反法定程序的撤销诉讼判决种类过于简单、客观诉讼和规范审查诉讼标准尚无体现、诉讼类型与判决种类尚未衔接等问题,可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完善行政诉讼类型且主张法院只能针对特定的行政诉讼类型作出特定的判决种类,以构建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