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毛泽东的青年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整体教育思想及其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理论特征,其主要是:相比工农群体偏科技理论教育而突出的实践性;相比干部、知识分子被动性教育而彰显的主动性;对毛泽东早年关于青年教育认识的复归性;基于现实和未来予以综合把握的双维性;从属政治任务而变动的政治性。概而言之,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毛泽东的青年教育思想,是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是发展性和复归性的统一;是现实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大国宪制》试图重新解释历史中国的政治建构实践,同时也旨在改变宪法学研究的惯习。基于研究“整体中国”的学术抱负,作者聚焦于对国家治理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重要制度,具有深广的学术视野。该书将宪制视为地方性知识,对宪制持有实用主义、后果主义的功能观。在提供社科法学研究的新概念、新思路的同时,该书也存在着稀释价值标准、忽视社会等级、模糊人权概念,乃至将政治存在合理化等问题,被大量批判性阅读,恰恰证明该书的思想分量。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其中蕴涵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仍然有着长久的指导意义。“大民主”是毛泽东在晚年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民主理论,存在严重误区。考察“大民主”的思想及其实践,总结其得失,对探究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20周年之际,中央党校哲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许全兴教授出版了《为毛泽东辩护》(当代中国出版社)一书。严格地说该书是本论文集,收集了作者近20年来学习、研究毛泽东的34篇文章,其大致内容有七个方面:(一)对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历...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交锋是最为重要的一条主线。蒋介石和毛泽东分别作为国共两党的领袖,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毛泽东与蒋介石的鲜明的政治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发展的走向和进程。本文通过两位领袖在西安事变过程中、解放战争战略问题上、具体作战指挥上的不同表现,对蒋介石与毛泽东的政治个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诸多思想中包含着审视和分析问题的全球性视角,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挥过巨大作用,至今仍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审视问题的全球性视角体现在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政治和外交方面突出表现于他的国际战略思想,经济方面主要集中在反对民粹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和利用外资,文化方面则蕴含于他建设民族、科学、大众的新文化主张。毛泽东的全球性视角有其历史局限性和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7.
民主政治是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潮流,而民主政治实现的形式可以不同。协商民主是同表决民主并列的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毛泽东是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的提出者和实践者。他对在中国发展协商民主的逻辑起点和制度安排做出了不懈探索并结成硕果。毛泽东的民主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但这并非主流。充分肯定毛泽东在协商民主建设上的历史功绩,实事求是地分析其在民主观上的局限性,对于当下中国发展协商民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毛泽东的经典著作中,有许多关于身体的著名论断。早期的毛泽东关于国民身体的话语是从进化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毛泽东的身体哲学发生转化,他将身体改造与中国革命结合起来,在革命中锻炼身体,使身体适时、适境、适情;毛泽东的身体观具有三个特点,即阶级性、实践性和可改造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过程中构建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体系,成为理论武装青年、思想引领青年的最权威政治文本。政治文本的青年阅读并不必然导致政治认同。实现政治文本阅读向青年政治认同转化,关键在于将政治文本阅读嵌入青年的需求结构中,而政治文本自身的特性同青年需求之间存在着隐形的张力和鸿沟,这就要求共青团首先要以青年需求结构为中心,深度开发政治文本的功能形态;在此基础上构建政治文本青年阅读的响应机制、政治文本的青年化生产机制、政治文本的话语转译机制等制度形态,强化制度规范性要素在青年政治文本阅读实践中的支撑性作用。在开发政治文本的需求功能与构建政治文本阅读的引导机制的双重力量作用下,青年政治文本阅读被有机嵌入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观念的再生产系统中,进而增进和强化青年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0.
斯图尔特·施拉姆是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政治学教授,是国外从事毛泽东研究的著名学者,他的《毛泽东》一书的中译本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去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又推出了他的新作《毛泽东思想》。该书共242页,其内容取自《剑桥中国史》丛书的第13卷和第15卷,并增加了作者为本书专写的导言和结论。该书阐述了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各个阶段,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现实结合起来及其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等思想的积极价值,也  相似文献   

11.
论毛泽东对个人崇拜问题的认识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坚持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是毛泽东长期倡导和遵循的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然而,在其晚年,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对他的严重的个人崇拜,毛泽东对个人崇拜问题的认识也先后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和看法。循着毛泽东对个人崇拜问题的认识轨迹,展示毛泽东复杂的政治心理,探索其认识变化的原因,可以更好的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经济伦理观是在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研究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形成的毛泽东经济伦理观,其基础是共同富裕,其核心是人民利益至上,其目标是经济活动中的平等和人格高尚。毛泽东经济伦理观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群众观点和实践性,对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民主观极大地影响了今天的民主制度设计和建设,为中国政治民主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民主观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民主观的重要内容和深远影响,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的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同盟军,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体现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真知灼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对我们做好新世纪统一战线工作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具有两千多年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是中国革命的特殊背景,在此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毛泽东,其思想认识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坚持批判性继承的态度,吸收其中积极合理的成分,从而使他的政治观体现了深厚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的内核。剖析他的政治观,能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民胞物与”等思想根源,这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们今天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外交评论》2010,(4):157-158
赖洪毅:《中国外交政策的国内根源:体制、领导人、政策重点和过程》。劳特利奇出版社2010年版。 Hongyi Lai, The Domestic Sources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 Regimes, Leadership, Priorities and Process, Routledge , 2010.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迅速提升,理解中国国内政治因素如何影响其对外政策变得尤为重要。本书认为,从毛泽东时代后期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国内因素深刻地塑造了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中国15年的人世谈判、石油外交等主要案例,也充分说明中国外交政策是如何受到其维护政治经济体制的需要、领导人的政治生存和他们对外部事务的看法及处理外交事务技巧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涵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产生,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同盟军,阐述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理论原则,体现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真知灼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对我们今天做好新世纪统一战线工作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论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伴随了毛泽东的整个政治生涯。毛泽东从调查研究中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点 ,从调查研究中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联接点。在中国革命实践中 ,调查研究从一般的工作方法到成熟的理论 ,从自发的个别人的工作方式到全党自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经历了在实践中萌发 ,又在实践———理论———实践的交替作用中发展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内涵极为丰富 ,其精髓是坚持实事求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 ,对全党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评价和政治定论。但是,在这个涉及中国根本发展道路的问题上,仍然有许多错误的言论。重温邓小平关于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论断,有助于回答各种错误观点的挑战。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对维护党、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伟大形象具有重大意义。邓小平关于评价毛泽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世界各国评价其领袖人物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