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发展是根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手段,产业融合不是一二三产业的简单相加,是三层次产业融合促进的交叉乘数发展。通过研究城乡居民消费的新需求,规划农村产业融合方向,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技能,加强现代农业配套改革等措施,共同推进农村的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2.
我国乡村有着辽阔的土地、丰富的地形地貌,还蕴含着时间沉淀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下,目前对于乡村景观规划和开发还存在一定误区,很多乡村地区的景观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充分的体现.文中重点从地域性特色、产业融合和乡村景观整治的角度来分析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理论上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乡村有着辽阔的土地、丰富的地形地貌,还蕴含着时间沉淀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下,目前对于乡村景观规划和开发还存在一定误区,很多乡村地区的景观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充分的体现.文中重点从地域性特色、产业融合和乡村景观整治的角度来分析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理论上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任务。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传承发展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认真对待处理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正确处理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关系到乡村文化的兴盛,也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然而,当前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工作面临着观念意识存在偏差、人才队伍力量较弱、创新发展可持续不强等现实困境,制约乡土文化的新时代发展。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应从文化认同强化、传承队伍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治理体系完善等多维度发力,激发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内外动力。  相似文献   

5.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生态产业化和产业化生态化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毕节市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实践起步较早,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发展模式,但总体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也不均衡。文章以毕节市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实践为例,针对各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在探索全市生态资源供给的基础上,提出毕节市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统计年鉴关于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各产业增加值数据,对比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利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法进行建模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南京都市圈城市可划分为3个梯队;根据区位熵分析,得到各城市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提出都市圈产业跨区域协同和集群化发展重点方向。根据上述结果,从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视角提出以下建议: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产业发展雁阵格局;聚焦重点布局跨区域产业,形成产业发展集群效应;建立完善协同发展规则体系,形成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思想。对于乡村振兴而言,决不只是乡村经济兴旺,更重要的是乡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在乡村不仅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还要留得住乡愁。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生民的根与魂,是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加剧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造成乡村文化的撕裂和痛苦,造成大量乡民精神家园的迷失,致使乡村文化生态失衡。因此,在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与碰撞中,保护乡村文化、重构文化认同成为提振乡村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湖南乡村景观在发展中迎接挑战。湖南乡村景观作为湖南乡村社会人与自然互利共生的体现,对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文章分析湖南乡村景观的典型表征及问题,结合“共生伦理”分析湖南乡村景观共生界面的耦合条件,从生态、空间、文化、产业等方面探究湖南乡村景观保护发展共生的恰切路径,借助“互惠共生”模式解决乡村景观发展融合问题,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乡村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且突出强调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乡村振兴肩负着缓解城市人口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缓和社会主要矛盾等诸多问题的重任。但乡村振兴并非一帆风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解决乡村产业多功能性丧失、农业产业链单一薄弱易断裂、产业发展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必须从产业发展入手。针对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多样化产业链、发展优势产业等措施来探索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新发展阶段,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但当前中国乡村数字化转型处于初级阶段,仍然面临着产业信息化基础不健全、缺乏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数字化转型所需资金不足、乡村企业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因此要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搭建乡村引才聚才平台,加强政府扶持与金融支持,构建乡村产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部署,农村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的农民合作社,在产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学者们对农民合作社与产业发展的相关文献,梳理了合作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对农村产业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打破了两大产业的产业边界,使得原来基于产业分立下的商业模式难以适应这种产业发展态势,同时也带给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相应的价值主张、业务系统以及盈利模式都必须进行相应的创新,从而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依赖不同的产业融合平台,可以有不同的商业模式创新途径。但是如何利用产业融合机会,根据自身的优势,寻找合适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则还需要注重商业模式创新的领先性、差异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巩固产业扶贫成果作为产业兴旺的重要部分,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云南省N县集山区、边远、民族、贫困于一体,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比较突出。作为山区县,其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探索极具代表性,对于全国组织开展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对接乡村振兴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本研究通过对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结果发现,农民生产能力培养、村集体产业梯度发展、技术平台搭建、惠农政策激励、组织引领与保障这五个核心范畴对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着显著影响,但其乡村产业振兴的方式和路径并不一致。本研究构建了上述五个核心范畴的乡村产业振兴作用机制模型,并阐释了模型中各因素内涵的相互关系,可以为政府在制定乡村产业振兴的政策时,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指导依据,也可以进一步丰富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国最大的化纤塑料绳网生产基地,惠民县李庄镇绳网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绳网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土地和资金问题、专业人才缺乏等都严重限制了李庄绳网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李庄镇绳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剖析该镇绳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力图为李庄绳网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农民合作社凭借自身的资源聚集、规模经营优势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和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枢纽,在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抓手,从主体维度、目标维度、路径实现维度来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与乡村组织振兴目标的实现相契合。但当前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面临着组织程度不高、人力资本弱化、运营效果欠佳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合作社的发展规模和质量受到各主体对合作社的认识程度、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厘清农民合作社发展逻辑的基础上,亟须构建党组织引领、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助力和农民群众参与的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格局,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心在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我国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人才、信息以及技术等要素短缺;区域产业趋同;第三产业吸引力不强;乡村产业融合不足;产业化联合体机制不够成熟等。基于新结构经济学中的“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理念指导,并通过对三个具体案例和其他一些实例的研究,可以得到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一般规律性认识,并提出如下优化路径: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业态创新,避免产业趋同;大力引导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乡村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航空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已经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我国航空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主要集中在航空科技、航空设计制造、航空运输等领域,而且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航空高端业态缺失、政策和制度制约、人才短缺等问题。大力发展航空文化产业,必须注重融合服务平台的建设、良好外部环境的打造,以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促进产业链延伸,增加航空产品的文化含量,丰富文化产业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