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书瑶 《法制博览》2013,(5):254+236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对刑事诉讼规律认识的提高,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从立法上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我国目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刚刚确立,与国外先进法律制度相比,存在着诸多不足。本论文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对非法证据的概念、类别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概述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以审判中心主义为重点的司法改革背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非法证据的排除更是重中之重,大多数的冤假错案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刑讯逼供问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可以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权威。基于此,本文简要说明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和价值,简述了该规则在我国的确立和完善过程,并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3.
刘洋 《法制博览》2013,(1):155-156
"两个证据规定"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确立了以非法言词证据强制排除规则、非法实物证据自由裁量排除规则、瑕疵证据补正规则为基石的证据排除体系。实践中,要做到恰如其分的运用这些规则,前提是要正确地区分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瑕疵证据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独特的规定,它的规定适应了我国当前刑事诉讼的实际需要,有其规定的合理性。理论上,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在违法程度、侵犯权益、对案件事实的影响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在检察院的审查起诉实务当中,我们可以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审查案卷材料等方式来正确区分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虽然在立法上严禁以非法手段取得证据,但是并没有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明确规定,相关解释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并且我国在2012年3月14号通过的刑事诉讼法最新修正案也对非法证据排除做出了相关有效规定,这证明我国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的构建在慢慢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王锦民 《法制博览》2015,(7):191-192
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实体和程序规则的详细规定在我国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得到最终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既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规范检察机关的工作,同时也给检察机关反贪侦查工作带来挑战。本文从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入手,提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检察机关反贪侦查工作的影响,继而提出检察机关反贪侦查部门应对新刑诉法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郭昌明 《法制博览》2013,(11):168-169
从1996年刑诉法规定到2010年两高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再到新刑诉法细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经历着缓慢的发展过程。本文试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操作程序提出建议,希望对检察环节排除非法证据起到帮助。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出了明确规定。分析研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可以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更好地贯彻执行这项内容。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修订后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含和意义、界定、诉讼阶段与排除机关、启动程序等几个关键环节,加深了对新修订《刑事诉讼法》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非法证据排除乃是各法治国家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的内容,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任何规则,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也同样如此。我国在构建和完善适合自己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借鉴其他各国的经验。希望能通过分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目的、意义、价值、局限性等问题,勾勒出该规则的内部机理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希望我国能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该规则,并在未来建立适合于自己的体系。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作为非法证据排除的主体之一,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得以确立。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构建以检察机关为主体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逐步加以完善,有助于在最大程度上发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和功F能。  相似文献   

10.
尚昊 《法制博览》2022,(7):145-147
司法制度的确立是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其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更是司法系统伟大的结晶,不仅有利于维护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遏制违法取证行为,为保障法律公平提供基础.但是由于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存在排除范围不明确以及制度设计欠缺等相关问题,需要有关单位进一步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相关内容,以...  相似文献   

11.
王优敏  张捷 《法制博览》2013,(11):191-192
新《刑诉法》、《高法解释》明确了非法证据的相关规定,但较为原则,有待细化。本文从非法证据概念、非法证据排除启动程序、审查程序、证明责任、标准、救济程序等角度,对非法证据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理解,并对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梁晓莹 《法制博览》2015,(3):138-139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施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在审判的过程中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仍面临很大的困难。本文从审判阶段该程序启动主体的权限、启动标准的要求、启动结果的说明三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为更好地施行非法证据排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政情     
《南风窗》2012,(25):18-18
最高人民检察院新刑诉规则明确排除刑讯逼供得到的证据为确保新《刑诉法》正确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11月22日公布了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新增条文240条,一些章节的新增、修改内容多达80%。新《刑诉法》已经明确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原则,此次修改规定了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具体操作程序:非法证据排除制  相似文献   

14.
汪波平 《法制博览》2013,(6):211-212
检察机关的侦监部门在审查逮捕阶段排除非法证据,应当拓宽发现非法证据的渠道,对非法证据线索及时调查核实并作出正确处理,对于处理有异议的还应设置相应救济机制。如此才可以有效运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  相似文献   

15.
谢易 《法制博览》2013,(8):109+108
2010年《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确立了一项新的证据排除规则,即瑕疵证据可补正的证据规则。同时司法过程中存在对补正适用的误读以及自由裁量的误用,通过分析可补正的证据范围,实物证据的排除与瑕疵言辞证据应作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6.
胡征南 《法制博览》2013,(3):106-107
新刑事诉讼法的顺利出台取得了一系列的立法成就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应。它进一步明确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并补充、修改和完善了各种配套的制度。本文以新刑诉法引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一亮点为视角,先分析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合理性,再来探讨新法在引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过程中凸显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问题,以求抛砖引玉,引得学界对此展开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纪良才  张冰峰 《法制博览》2013,(10):123+107
非法证据排除却远远不是字面上涉及的这些,它包括打击犯罪与尊重人权的平衡问题,包括刑事案件侦查手段问题,亦包括我国刑事案件处理一系列制度的建设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因"非法证据"往往却是关键证据,以致执法人员对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的认识,常常对案件的处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证据的合法性,作为证据资格的特征之一,相比证据资格的客观性、关联性,不仅最富争议,而且也最为复杂、技术性最强。证据的合法性不仅直接涉及证据规则中的核心制度——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而且直接影响证据资格和证据证明力两个层面地判断能否合适地衔接,甚至直接影响证据制度的立法模式。本文从刑事证据合法性问题的本质开始探讨,并结合英美法系中证据可采性的规定,在我国证据排除规则视野下,分析该规定原则性的偏差以及内在逻辑的混乱,以明晰现行刑诉中证据排除规则对证据合法性判断的减损。  相似文献   

19.
路倩 《法制博览》2013,(7):115-116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否应该引入民事诉讼法,多年来在国与国内都颇具争议。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发展如火如荼之际,不免疑问,难道在民事诉讼中实体正义比程序正义更重要,公民的权利保障要让步于事实真相的发现?难道被私权利侵犯的基本权利价值比起公权力侵犯的基本权利价值而言,微不足道?本文中对民事诉讼中是否应该引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出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是基础与核心,没有证据,一切诉讼活动都将成为无本之木。但是我国的证据立法却比较落后,在我国的刑事法典中,更是没有设立系统的证据规则,尤其是在证据的财政标准方面和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上,所以在司法实践中,证据的获得是否规范就会出现混乱的情况。本文结合实际,对刑事诉讼程序外证据效力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说明,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做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