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时对自己的魅力非常自信的张秘书看上了文印室漂亮的打字员小高。但不知怎的,却碰了不少软钉子,小高对他总是不冷不热的,这令他大伤脑筋,决定要下一番狠功夫。一天,他趁只有小高一人在的上班时间来到文印室,借故打印文件,与小高说长道短,东拉西扯,小高很有礼貌地应承着。突然,张秘书右手一拍前额:“哎呀,你看我这记性,差点忘了,现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我回老家过年,正巧表妹所在的党支部在春节前发展了一名女性新党员,我随口问了一句,她(新党员)还可以吧?"离党员标准差一大截."表妹一脸不屑,"和支部书记不干不净,强拉入党."这样的人,党员大会怎么能通得过呢?表妹的解释是:会上支书坐阵,她本人也在场,谁能、谁敢不举手同意!  相似文献   

3.
话因: 周末,编者到某大学看望正在读大学二年级的表妹欣欣.她暑假没有回家,为了赚点儿零花钱就在学校附近找了个兼职.中午我请她到肯德基吃饭.  相似文献   

4.
正23岁的表妹最近跟一个"中年男人"略有交往,说是中年,其实不过三十出头。不过在年轻人眼里,这把岁数已经足够"老了",就像我30岁在她眼里也是不折不扣的老女人一样,想掐住她的脖子说我才不是,人家根本懒得理你。年轻就是狂妄得叫别人无法呼吸。表妹交往一个中年男人的想法是,比起没钱的男朋友来,总归还是有钱的男朋友比较好用。中年男人有车,有自己的房子,并且声称没有老婆。不过两人交往了一阵,发现对方都没有爱得死去活来的意思时,好像双方都有点失望。表妹恶狠狠地下了车,说你不要再来找我了。男人也就顺从地踩油门走了。你想都想不到我表妹是怎么说的,她说,摔车  相似文献   

5.
王晖与方青于1993年12月登记结婚,婚后生有一子.1998年9月,王晖与方青经法院调解离婚.半年后,两人未办理复婚登记手续又共同生活,并开了一家小百货店.在同居期间,王晖以表妹林云的名字存款1.5万元,定期2年.2001年10月,王晖外出进货途中遇车祸身亡.王晖生前未将存款之事告诉表妹林云,方青在王晖死亡前也不知道此事.林云在清理王晖的遗物时发现一个账本,看到上面记有以她名字存款1.5万元的情况,认为此存款是王晖生前赠与给她的,便向方青索要.在遭到方青拒绝后,便以上述理由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王晖以她的名字存入银行的1.5万元归她所有.  相似文献   

6.
我的表姐任晶晔是一位俄籍华人。她是我姐夫的姨表妹,以前我们并不相识。上世纪80年代,我调到北京工作以后,经过姐夫、姐姐的引见,与她、特别是与她的母亲王一有了较多交往。在接触中.我逐渐了解到她的一家以及她的父辈们革命而坎坷的经历,使我深受震撼和教育,感慨良多,不由得对这个“国际共产主义大家庭”,产生了崇敬之情,同时也萌发了同情之心。  相似文献   

7.
对于四师六十四团十四连70岁的维吾尔族老人伊米阿娜木来说,她是不幸的,丈夫早逝,身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2011年又患脑梗偏瘫.但她又是幸运的,三个儿女个个孝顺,尤其身边的小女儿和小女婿无微不至地照顾她.提起女儿女婿,老人抹开了眼泪:"是我的孩子们让我觉得生活有了希望."  相似文献   

8.
毛利 《廉政瞭望》2014,(17):77-77
23岁的表妹最近跟一个“中年男人”略有交往,说是中年,其实不过三十出头。不过在年轻人眼里,这把岁数已经足够“老了”,就像我30岁在她眼里也是不折不扣的老女人一样,想掐住她的脖子说我才不是,人家根本懒得理你。年轻就是狂妄得叫别人无法呼吸。  相似文献   

9.
定期思想汇报是党的组织制度之一。在当党小组长的工作经历中,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它一直告诫我:不要轻视任何一次思想汇报。当时,我们党小组一共9个人。小高在小组中并不显眼,性格既不外扬也不明显内向,属于偏乎"中庸"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21,(8)
正案例小故事:老高晚年丧偶后,一直由保姆杨嫂照顾。为了感谢杨嫂,老高将自己名下的房产为她设立了终身居住权。同时,老高也立下遗嘱,声明该不动产由儿子小高继承。老高百年之后,小高回到老家,要卖掉房子。杨嫂拿出设立居住权的合同,说自己有权一直居住到去世。  相似文献   

11.
亲情"护工"     
舅舅得了阿尔茨海默症,表弟大海和表妹晓红商量,由晓红辞职照顾父亲,大海支付她报酬. 为了照顾舅舅方便,晓红一家搬来与他同住.前年,舅舅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出现了幻视幻听,常常闹着跑出去"抓坏人".虽然晓红给舅舅身上佩戴了身份信息卡,也携带了定位器,可她还是不放心,每天紧跟着舅舅,寸步不离.  相似文献   

12.
彭秀勤 《学习导报》2013,(14):19-20
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那个给予自己爱、宽容、微笑的启蒙教师,因为喜欢她,我和小伙伴们轮着扮她、扮她的学生,过老师的瘾,做教师的梦,记得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那个给予自己爱、宽容、微笑的启蒙教师,因为喜欢她,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找来木板,涂上墨汁,弄来粉笔,轮着扮她、扮她的学生,过老师的瘾,做教师的梦,乐此不疲,这个梦干净得让人舒服、纯净得让人向往。  相似文献   

13.
未婚妻是朝鲜族姑娘,我俩谈恋爱半年后,她让我去她家吃饭.临行前,我向她打听朝鲜族的习俗,了解到除了吃食上和我家有些不同外,别的区别不大.我安慰自己,只要能和准岳父喝到一起、吃到一块,估计这关便过了.  相似文献   

14.
妞妞3岁的时候,一天她正提着小凳子玩耍,一不小心,小凳子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妞妞急得大叫:爸爸,爸爸,小凳凳摔跤了,快点!妻在一旁说:小凳子不是摔跤了,是倒了……我急忙接过话茬:孩子这么富有诗意的一句话,竟让你给破坏了。我赶紧问妞妞:妞妞,小凳凳摔跤  相似文献   

15.
正我叫吴松旭,老家是河南省唐河县的。七年前,我还是新发地市场的一名小保安。如今,我是新发地双桥市场的常务副总经理。北京,不仅以她宽广的胸怀容纳了我这个外乡人,还让我在这块土地上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我叫吴松旭,老家是河南省唐河县的。七年前,我还是新发地市场的一名小保安。如今,我是新发地双桥市场的常务副总经理。北京,不仅以她宽广的胸怀容纳了我这个外乡人,还让我在这块土地上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前些时候,凤凰网上提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胡济邦,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回忆。我是20多年前在北京见过她,一个小老太太,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毕季龙的夫人。当时她刚刚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回国,却主动联系了我,让我晚上去她家采访。我已经记不清是在北京哪一个城区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找到那个地方的。  相似文献   

18.
夫妻情     
人物:丈夫——小兰单位职员,居家型男人.积极,热情.妻子——小兰总经理,女强人,直爽、大方、果断丈夫:(哼着歌曲端饭菜上)今天老婆要回家,我心里乐得笑哈哈.早早市场去买菜,回家先把鸡来杀.丰盛饭菜摆上桌,老婆一准把我夸.老夫老妻追时髦,吃满喝足飞三亚.唉——你看我容易吗?自从老婆当上公司总经理,我就成了宾馆服务员兼家庭保姆.她把家当成了宾馆,想回来就回来,不回来一个电话就完事儿.我是又洗衣又做饭,一切都得围着她来转.要说我老婆也不容易,她从咱们农场出去,考上大学,在乌鲁木齐从小做大,现在又当了总经理,今天去考察,明天去投资.上次她回来我就给她说了,我说:你也考察一下在咱们农场投资建厂,让咱们农场人发家致富多增加点收入.她同意了,但一直都没有落实.刚好她今天回来休几天假,我专门订了机票夫妻双双飞三亚,我给她再说说这事儿……(电话响)肯定是老婆快到了.(接电话)亲爱的老婆,你到…噢,是老张呀!……机票订好了……到机场直接拿票?……好来,谢谢你呀,三亚回来给你带点海鲜回来!好,再见.(面对观众)你还真别说,这一想到和老婆去三亚我这心里还真有点跳,感觉新婚蜜月一样…(电话响)这次准是老婆电话.  相似文献   

19.
《周末》1998年2月13日7版刊载了浙江仲向平的文章《周恩来的嫡亲表妹王去病》一文.其实王去病不是周恩来的嫡亲表妹,史实如下:其一,周恩来父亲一辈只有嫡亲兄弟四人,没有女性.1996年,周恩来大伯父的孙子、周恩来侄儿周华章同志曾寄给我一份他祖父周嵩尧写给总理办公室何谦秘书的一封专谈周恩来亲属的信.信中明确交待“总理没有胞姑母,也没有胞姐妹”.现在该信内容已收入党建读物和中国青年两出版社联合于1998年2月出版的《周恩来家世》一书.其二,据周恩来嫡亲侄女周秉宜同志写的周恩来的《姑母周桂珍和姑父王子余》一文说:“周桂珍(1873—1913)是周恩来大伯祖父周晋侯的女儿,按大排行,她应是周恩来的二姑母.”“ 1894年,  相似文献   

20.
如果学习过程戕害人的性灵,让人体验不到乐趣和美,还不如不学。春节期间,带小侄女去香港游玩。在太平山顶,看到维多利亚湾内有很多船只来往,船尾拖出一条条白色的波浪,在碧海蓝天下分外耀眼。四岁的小侄女兴奋异常,她用稚嫩的童声大声地叫道:“快看那些浪花,多像一条条飘动的哈达。”她的话惹来周围一片笑声。一路上,她的小嘴儿说个不停,用词生动,联想丰富,还很有独特的想法,英语口语也很流利。望着她炯炯有神、灵光闪动的双眼,让我觉得儿童简直个个是天才。她妈妈问我该让她学些什么?由于她幼儿园的同学大多学了钢琴,妈妈也想让女儿学钢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