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审议民法总则草案,意味着已实施近30年的民法通则即将步入历史,我国民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更是公民私权利的指南.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制定民法总则,作为中国民法典的第一编,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旧法新修.人们期待,民法总则能够集中构筑中国民法典的精神之维,能够成为中国私权立法的铸魂之旅,开辟一个权利神圣的法治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民法通则》是中国的“权利宣言书”,那么,民法总则作为它的升级版,更是“民事权利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是最贴近社会生活的法律,它伴随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从白天到黑夜.民法典又分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总则是从民法典分则中提取的“公因式”,即各法领域均适用的规则.所以,民法总则是民法典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也是制定难度最大的一部分.它的颁行,意味着民法典编纂迈出了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正因为民法典关乎我们每个人,民法总则的编纂就不只是法律界的盛事,而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活动,争议的问题也比较多.民法总则历经反复讨论形成草案并三次公开征集意见,其体例结构、规范内容、条文取舍等都经过精心斟酌、打磨和调整,最后达成最大限度的共识.它在1986年《民法通则》的基础上,结合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创设了契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人生活的制度和规则,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创新和亮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未来民法典与其传统伦理、传统法文化的重要渊源——民事习惯之关系问题在民法学界基本没有深入展开讨论.日本民法典制定过程中对民事习惯所采取的从排斥到吸纳甚至给予极高地位的反复经验对中国未来民法典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可能具有重要的启示.日本民法典有关民事习惯的制度安排及其后续遗留问题的处理模式对中国未来民法典民事习惯位置的讨论提供了生动的个案.中国当下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程度需要将来的民法典必需慎重对待中国固有民事习惯,以便保障民法典的伦理基础和惯行定式.  相似文献   

4.
彭真强调立法工作的三条准则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以后,我()国家紧接着就启动了一项伟大的()工程,那就是新中国第一次民法典的起草.1954年年底,在西南政法大学任教的金平,被指派赴京从事新中国民法典的起草工作,这是他与新中国民法典结缘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民法的理念与中国民法典制定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振国 《河北法学》2005,23(8):13-19
民法的理念是民法典的灵魂,一部好的民法典,必须深蕴着完美的民法理念,而完美的民法理念及运行又建立在适合民法存在的社会基础之上。但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礼治社会”、“乡土社会”的特点,以及建国后形成的社会主体一元化、权利结构国家化、社会关系身份化的社会结构特征,目前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制度建设。因此,在制定我国民法典的过程中,必须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基础与观念进行再造与更新,应逐步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民法典的制定至少要同这种社会基础再造与观念更新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6.
陈绍松 《法制与经济》2013,(12):68-69,71
文章坚持应该制定一部属于中国的民法典,反对对制定法典的怀疑,但认为在当前还不具备制定法典的条件,并对此从两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即制定民法典的理论准备不足;尚不具备制定民法典的社会条件。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文章对制定民法典的时间作了大胆的预测,认为制定民法典的时间应当在30—50年后。  相似文献   

7.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民法典》的通过,对于规范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建设法治社会以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民法典》颁布施行以后,我国法治建设另一件急迫的大事就提上了立法日程.这件大事就是编纂《行政基本法...  相似文献   

8.
焦富民  盛敏 《法学家》2005,10(5):142-148
1992年新荷兰民法典在广泛参酌两大法系国家成功的立法经验与有益的判例和学说的基础上,顺应社会进步和法律发展潮流,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革新,充分展示了该民法典的开放性、融和性与现代性,被包括法德在内的许多国家誉为"法典化体系中最具现代化的民法典".加强对荷兰民法典的研析,可以为正在制定的中国民法典提供科学的思路与深邃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一、《巴西新民法典》的翻译与拉美民法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在今天,拉丁美洲的三大模范民法典:《智利民法典》、《阿根廷民法典》和《巴西新民法典》终于都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智利民法典》是在2002年,《阿根廷民法典》是在2007年,《巴西新民法典》是在2009年的今天,我自豪的是,这三部民法典的中文翻译和出版,都有我的参与。我特别要提到,这一系列工作的设计师是在座的桑德罗·斯奇巴尼教授,我们中国人习惯把他称为中国与拉丁美洲之间的桥梁,通过他,我们先走到意大利,然后继续前行,到达拉美。  相似文献   

10.
梁慧星的“中国梦”,是《中国民法典》的颁布和施行. 作为一位著名的民法学专家,随着“编纂民法典”的内容被写进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梁慧星的梦想正在一步步靠近现实. 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召开了三次与民法典编纂有关的座谈会.这意味着此前几度被“搁浅”的民法典编纂工作有望再度起航. 作为我国民事法律领域的领航者之一,梁慧星参与了多部重要民商事法律的起草,《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重要法律中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作为这些重要法律的起草者和出台的推动者,梁慧星虽然拥有了很多法学家一生都无法拥有的成就,但是,没有任何成就可以替代“民法典”的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